构建可持续消费意识环境

2008-12-29 00:00:00陈建国
中国市场 2008年27期


  摘要:可持续消费观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部分,是它的派生物,并对整个发展模式的实施产生巨大影响。消费价值观以及整个发展模式的变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两种不同质的发展模式,也是消费理念根本性的革命。消费理念的变革,必然直接反映为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换。我们应从消费习惯入手,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消费方式,确保可持续消费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理念
  
  一、当前影响可持续消费意识的现状
  
  消费的意义本来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而消费主义却违背了消费的本来目的,使消费和人的真实需求失去了联系,成为满足人们虚假需要和炫耀、占有心理的手段,成了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得利润的手段和刺激经济增民的手段。既然消费追求的不再是对需要的满足,那么,它也就不再追求消费品的使用价值。现代消费中,大量的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被抛弃、被符合时尚的新的消费品所取代就是消费主义背离需要、背离了使用价值,从而导致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表现在:
   (1)消费品的过分包装。从出售的食品、服装到大件的家用电器,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讲究,有许多消费品的包装己经到了主客不分,甚至反客为主的地步。
   (2)“一次性”消费品的数量剧增。大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等典型的一次性用品被生产和消费。名目繁多的一次性用品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人量的生活垃圾。
   (3)“深加工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当承认,有些深加工产品是必要的,但大量的深加工产品只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的形式下的花样翻新,没有实质性的新内容。这些产品的制造属于不同能量层次之间的转换,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产品的深加工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如各种添加剂、在运输中消耗的石油、在包装中消耗的纸板、塑料等,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4)购置的商品大量地被闲置或抛弃。在不断变换的流行时尚的刺激下,许多人购置商品主要不是考虑实用与否,而是考虑是否符合时尚,于是大量的耐用消费品在还可使用的时候就被闲置或抛弃。
  (5)野蛮性消费成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动物和植物一直是地球生命圈勃勃生机的创造者,人、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然而,一些人以动物“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为借口,以各种方式盲目捕杀野生动物和砍伐珍稀植物,致使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或己经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消费意识的内涵
  
  消费主义及其生活方式, 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 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 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意识。这种新的消费意识的内涵是:第一,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既不能否定或不合理地限制人们的物质消费,使之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也不能过分张扬物质消费的重要性, 甚至把物质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 使人异化为物的奴隶, 非人的存在。[1]第二,实现代际和代内消费的公正。在代际公正方面, 要求当代人的消费不能以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利益的牺牲为代价; 在代内公正方面, 要求一个人、一部分或一国的消费不能剥夺他人或他国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为条件。第三,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及二者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就必须使人类整体的消费水平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一致, 既要照顾人类的物质需要, 又要兼顾自然的需要。很显然, 这种新的伦理观念, 既不同于消费主义伦理, 也不同于禁欲主义伦理, 而是兼顾到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当代人的需要与后代人的需要, 以及同代人之间的需要、人的需要与自然需要的一种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伦理。
  
  三、可持续消费意识环境的构建
  
  1.加大政府作为,建立相应的制度。目前,世界上实现可持续消费政策手段主要是采取一些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力图通过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来改变生产模式、特别浪费型的消费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提倡适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要求消费者理性选购,企业积极经营,政府有效推动。其中政府有效推动又是前两者有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可持续消费最依赖政府,政府的决策在实现可持续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持续消费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支持:一是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我国的绿色消费已见端倪,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不污染的生态产品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政府应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推进绿色消费进程。要在生产领域中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可以预见,“绿色工厂”、“绿色食品”、“绿色技术”等的逐步普及,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意味着人与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谐,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迈进科学文明的新境界。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引领文明消费的职能。文明消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要发挥好引领职能,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和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征收消费税、生态税和运用价格调节机制等,引导社会及居民进行生活成本测算,实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公正消费,提高消费效益。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自觉地纠正不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倡导和形成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2]
  2.加强舆论作用,引导消费者树立可持续消费意识。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消费,加强国民的可持续消费教育。时下超前消费、奢华消费、炫耀型消费、浪费型消费是一些时髦的话题,从表面上看有两大好处:一是可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是可以使暂不具备经济条件的人提前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然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审之,超前消费在深层次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调和的潜在矛盾,不利于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建立。引导消费者和约束生产者向可持续消费模式转变,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利用电视、网络、杂志、报纸和其它媒体来进行可持续消费信息的宣传和消费知识的传播,从而使公众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使人们从过去那种铺张浪费、追求排场、而任何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内含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或者说,都是一种特定的文明观。我们需要借助媒体提倡绿色消费,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谐消费、以人为本的消费的四大可持续消费原则,来培育可持续的文明消费观。人的消费意愿是受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3]因此,要在全社会加大对建立文明消费方式的宣传教育力度,旗帜鲜明地批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以形成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大力培育和树立可持续的文明消费价值导向,一是注重理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既考虑积极的效果,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二是倡导适度消费。在消费中量力而行,从长计议。三是强调公正消费。充分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法则,在进行消费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人们的利益为代价;当代人要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妥善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4]
  3. 规范消费行为,建立相应的消费模式。消费者行为与态度是个人或群体认知、选择、购买、使用新业务(产品), 服务以及经验来满足自身愿望与需要的过程。消费者行为规范的建立便于消费者遵守和接受可持续消费观念,从而形成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传统的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研究重视消费者的行为表现、原因和结果,忽略了用户在消费过程中心理的变化。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它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消费运行的基本准则。因此,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具有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注重节约资源等基本特征。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就是既要发挥消费对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又要打破过分追求物欲的消费主义。要加快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以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良性互动发展。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品种,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结构变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鼓励教育、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等非物质消费,发展信用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社会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
   现有的消费价值观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工业社会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而工业化则为人们满足这种动机提供了有效手段。人们的生活方式被物化了。传统的发展观的症结就是强调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要市场需要就行,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好坏的主要指标。而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刺激消费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这种不断地创造出奢侈型消费的增长模式,是在自己不断毁灭自己赖以生存的条件中成长和运行的,因而是不可持续的。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芳英.论可持续消费目标下的消费方式变革[J].湘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