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的数据分析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2008-12-29 00:00:00何慧荣
中国市场 2008年27期


  摘要: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独立的计价模式,在我国目前主要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使用,而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评标方法又多种多样,各地都在摸索之中,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基于统计原理,提出了评标补充方法,以提高对工程量清单中报价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评判,从而维护正常的招标投标秩序。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数据分析法;标准差
  
  工程量清单是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时,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按照《计价规范》规定的统一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的,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以往各投标单位自行计算工程数量而导致竞争起点不一致的结果。在统一工程量清单的条件下,由各投标人自主报价,并按照经评审的合理范围内低价中标。工程量清单招标,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工程量清单招标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一般都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使招标工作顺利完成,稳妥保险起见,评标人员最后确定的中标往往就是最低报价,于是,某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那些实力弱而又急于中标的施工企业有了过度压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抢标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那么,如何识别和证明这种不良行为呢?
  《建筑经济》2007年第8期中,张巍、王戈和钟博文提出了《建设项目评标中存在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法》, 文中说,“李建峰、袁受权、饶楚锐等研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评标办法对报价合理性的分析不够,往往只注重总价的高低,而不关注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是否低得合理、低得有依据,从而大大增加了以低于成本价竞标者中标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问题的提出和定性分析上,缺少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文中“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来评判投标报价是否低得可行、低得合理,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劳动定额制定原则,提出了施工资源评定法和劳动生产率评定法”。这里,我们再补充一个数据分析方法,为解决这个问题再添一种思路。在工程量清单招标中,可以有多个投标人进行投标,他们的工程量清单总价可能是报价一致的,因此,难以从价格上评判出优劣,但是,他们的工程量清单细节,不会是一致。这么多清单,在极短的时间内,要找到典型的工程量清单来关注,并且要仔细研究,这要有一个可行的定量方法。有根据地去评判。我们可以采用定量的标准差方法。
  
  一、定量的标准差方法原理
  
  只要有多家进行投标,总投标价可能是基本一致的,难以分辩出高优劣。多个投标者中,总有多个类型一致的工程量清单,那么,总存在类型一致的而数值不同的数据。设有 m个公司,每个公司有n种清单,就有n*m种个数据,写成矩阵的形式,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