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行社市场竞争的SCP分析

2008-12-29 00:00:00张若阳
中国市场 2008年27期


  摘要:旅行社是旅游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旅行社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旅行社小散弱差情况严重,对其进行SCP分析有利于找出旅行社存在的问题,帮助其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关键字:旅行社;市场竞争;SCP分析
  
  旅游社在旅游业中起到一个重要的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作为旅游业中的龙头,旅行社起着把其他各种单项旅游产品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的重要职能,是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旅行社是一个自负盈亏、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通过开发自己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赚取利润求得发展。目前我国共有旅行社一万八千多家,数目惊人,但是发展状况却是小、散、弱、差,企业过度竞争造成恶性循环,打价格战,竞相压价,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很少见。
  20世纪中叶,梅森和贝恩汲取了马歇尔、张伯伦和琼•罗宾逊等人关于规模经济、竞争与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运行绩效”为分析框架(即SCP框架),研究特定市场中企业之间垄断与竞争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企业行为、组织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变化,创立了产业组织理论。从短期来看,市场结构变化不大,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从长期来看,市场结构也是在变化的,三者是互相影响的。但是普遍认为,市场机构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是主要的,而其他则其次。运用SCP框架对我国旅行社业的过度竞争进行分析如下。
  
  一、旅行社业的市场结构
  
  旅行社业的市场结构是指行业内各旅行社间以及旅行社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决定旅行社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水平、产品和服务差异、进入和退出壁垒等以及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
  1.规模经济。我国的旅行社一直有小散弱差的特点,除了传统的三大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和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之外,其他旅行社数量虽多但是经济实力差,资本少,竞争力差。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我国旅行社业的集中程度有所提高,大企业数量少但无论从利润还是税金等其他市场指标都占了绝大份额。
  2.产品和服务差异。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品异质是导致同类产品不完全替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企业提高市场地位、构筑进入壁垒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旅行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产品和服务。
  3.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和退出壁垒主要是指企业在进入和退出一个行业时面临的阻碍和限制。对于旅行社来说,进入壁垒主要有:1、行业中原有企业的竞争。我国旅行社业本来企业数目就多,而且老企业在市场资源、产品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此新企业进入以后形式严峻。
  我国有关部门对旅行社业的有关要求,诸如注册资本、从业人员资格等,但是这方面的进入壁垒在不断降低。另外,随着我国旅行社业的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始构建自己的网络,整合自己的资源并且注重科学管理,提高自己员工的素质等。这也就为新企业的进入设置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关于旅行社业的退出壁垒,我国的情况也比较特殊。一般说来,旅行社业的退出壁垒应该是比较低的,旅行社业中的购销合同多是短期或者一次性,长期合同比较少,所以合同结束时,旅行社即可退出市场。但是我国旅行社退出机制不完善,对于退出企业员工的保护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有些地方出于当地财政经济利益考虑也会限制旅行社的退出。所以我国旅行社行业的退出壁垒也是比较高的。
  4.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对于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但是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在旅行社行业的法律发挥和产业政策都有了改进。产业政策上,对于政策性门槛不断降低,对于旅行社的管理上,注册资本、质量保证、营业场所和设施、从业人员等方面的要求,相关注册和审批程序逐步完善。同时,政府放宽了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旅行社业的限制,从而为旅行社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旅行社业的市场行为
  
  指旅行社基于自身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适应旅行社业市场竞争的一种市场反应。也就是说,旅行社采取什么行为使自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得到利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策略和行为:
  1.价格策略。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的定价行为,我国旅行社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差异不大,特色产品较少,所以各旅行社就在价格上大下功夫。对于热门或者黄金线路通过打价格战进行激烈的争夺,竞相压价,使整个旅行社业利润水平降低甚至陷入恶性循环。但就我国目前市场来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价格战仍然会是一种最主要的竞争手段,这也应该是我国旅行社业很无奈的一点。
  2.以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非价格行为。主要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行广告宣传等。旅行社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开发新线路,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新产品的设计,适应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再如进行大力的广告宣传,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创立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效用,在消费者的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或者通过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达到使新客人成为回头客等。
  3.进行企业组织调整。企业间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组织行为调整,例如控股兼并或者契约兼并,这样可以达到互相间资源的协调利用,扩大企业规模。同时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管理,对企业进行组织调整,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使企业的资源达到最优化的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我国旅行社业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大规模绩效好的企业数量太少、小散弱差的企业数量过多,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战是主要的方式。企业间的竞相压价使整个行业利润偏低,市场绩效差。这也是SCP范式的表现,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对于我国旅行社业的过度竞争现状,我个人有以下建议:加强对行业的监管,促使行业结构合理化。国家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大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的发展,促使小散弱差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自然淘汰,控制旅行社业的企业数量,促使行业结构合理化。加强立法,使旅游行业管理有法可依。我国目前仍然没有一部专门的《旅游法》,单靠几个管理条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管理要求。因此,专门的旅游行业法律已经成了迫切的要求。加强对行业市场秩序的监管。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市场秩序相当混乱,无序、过度竞争一直存在,要加强对该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控制和取缔过渡压价的不正当竞争,提高行业效益,促进市场结构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提高我国旅行社业的风险意识,提高应变能力。旅游行业对市场变化、自然灾害、社会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要提高我国旅行社业的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制定对于各类危机和风险的应变措施,使整个行业能够稳定和平稳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苘茂兰,孙平。旅行社经营管理[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5.
  [2]王德刚。旅游学概论[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