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来的都是客”等

2008-12-29 00:00:00言等
中华家教 2008年1期


  也谈“来的都是客”  张 言
  
  几年前,台湾一个民间团体的代表来京,交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经验体会,笔者听到他们讲了这样的例子:一对中年夫妇外出观光旅游,留下两个读中学的孩子在家,另外还有一对学舌的鹦鹉。一个月后夫妇二人返家,发现鹦鹉会讲脏话了,原因是孩子的朋友来家聚会时“出口不洁”,被鹦鹉学了去。面对家长的责问,孩子搪塞道:“来的都是客人”,意思是不便拒绝。
  好客,岂止是孩子,成年人也好客。好客无过,交友亦无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张海迪幼年随父母去农村居住,村里的大朋友、小伙伴是家中常客,因此而使她品尝到了人间真情与淳良。而无客或少客的家庭,无友或少友的父母,其子女难免孤独,也失去了许多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对于孩子而言,成年人的朋友或客人,每每是家庭的一道风景线,是不挂职的老师——客人们、朋友们在交谈的时候,孩子难免在一旁听,在一旁看。对于不谙世事、世界观尚未确立的孩子,成年人的言谈举止是“教材”,是“模式”,往往于不知不觉中被孩子“学”了去。如此说来,这道“风景线”,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既可贵也可怕。
  可贵抑或可怕,关键是成年人(孩子的父辈或隔辈人)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有着怎样的人品、谈吐和仪表。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有责任心的家长都十分注重择邻、选友,严于谈吐与仪表。这方面的卓识不少,如:“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染自黑。”说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吧!
  为了避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成年人首先要把住交友关。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不仅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对成年人本身也很重要,被朋友带坏,甚至“拉下水”的事并非鲜见。如何选择朋友呢?苏浚在《鸡鸣偶记》中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昵友”尤其是“贼友”恐怕不应该交吧?即便是对关系正常的朋友、登门造访的客人,也要讲究原则,拿准分寸,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君子之交淡如加淡极花乃香,讲的是一个“淡”字,名欲要淡,利欲要淡。不图名、不逐利,朋友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清爽了许多,言行也会端正。另外,有些孩子尚难理解的“正经事、正经话”,也不应“口无遮掩”。总之,朋友间应是一种健康的氛围。为了孩子,要把这种氛围营造好。
  
  节俭、感恩与钱财  翟俊宇
  
  培养孩子有节俭习惯和有感恩意识,已经摆上了许多家庭的教育日程。通过成年人的言传身教,孩子们在这方面多有可喜的表现。但是,有些家长的有些做法,却值得商榷:
  例一,某家长让孩子去买菜,告诉孩子如何跟小贩讨价还价,并且开出奖励条件 如果比家长买的菜还便宜,余款归孩子个人所有。为此,孩子大费口舌,甚至顺手牵羊……
  家长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能省会花”懂节俭。
  例二,逢年过节,孩子从亲戚那里获得一些压岁钱,但却不断地被父母讨了去,名曰感恩钱——父母操持家务不容易,孩子应当有回报。孩子不情愿,便瞒报自己的私房钱。
  第一个例子中的孩子,少了些童真可爱,第二个例子中的孩子,少了些诚实坦白。而父母的初衷——让孩子学会节俭,懂得感恩,却没有实现,真乃是南辕北辙。
  养成节俭习惯也好,培养感恩意识也罢,似乎都要通过钱来体现,钱是硬通货!也许本文开头提到的例子属于“个案”,而教孩子理财,却是许多家长都在做,这当然不能算错,更何况,社会物质化,是不争的事实,就此推论“人钱化”也是顺理成章了。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钱活不了,为了钱活不好”。如果时时事事讲钱、为钱,生活还会快活吗?那么,作为不惜世事的孩子,该怎样看待物质的钱?钱在孩子的头脑中应当占据怎样的位置?很值得考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一句古训,我们今天仍然应当遵循,即便是出于节俭或感恩的目的,亦应这样做,此其一。其二,对于钱财的使用,则应当“用之有道,”比尔盖茨创造了当代个人财富的神话,然而他是怎样对待自己钱财的呢?他说:“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要找到更好的方式使用它。”我国有一个贫困学生,身患沉疴,支付不了大额医药费,好心的人们纷纷捐款救助。他出院后,将未用完的钱全部款捐给需要救助的人,他说:“我没有权利随便动用这些钱。”无论是盖茨是这位贫困学生,在钱财面前表现得如此高尚而完美,我们应当引为榜样。
  节俭抑或感恩,钱财确是表现方式之一,但不是惟一,尤其是感恩,更多的应属于精神范畴,不能过于物质化。同样,即便是教孩子理财,也应当以德为先,精神至上,否则,非但不能养成节俭习惯和感恩美德,还可能掉入钱眼里,那就事与愿违了。
  
  贫穷·当家·孝道  廖禹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贫出孝子”,亘古以来,这话一直流传。无数事例佐证,确乎如此,几成真理。然而,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这个真理并非绝对,也就是说:“早当家”(亦即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未必一定家里很穷;同样,孝子也不一定全从贫穷家庭产生。问题的关键并非全在“贫”字上。那么,关键何在呢?我们不忙做结论,先来看一种现象——
  笔者居住的小区,时常出现一道“风景”:保姆们用小车推着各自主人的小孩,在花坛前聚谈,她们述说着各自的见闻趣事,偶尔也说到远在老家的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时,她们脸上每每溢出幸福与牵挂的神情。其中一位保姆伸手给别人看:“这是我女儿给我织的手套,指尖露着,让我干活方便。”另一位保姆指着主人孩子手里玩的“核桃车”说:“这是我儿子做的,现在的城里娃没见过。儿子说,把它送给主人的孩子吧,他们会对你好的。”两位保姆的家境还算宽裕:夫妻俩在城里打工,每月共计3000多元,孩子的爷爷奶奶在老家侍弄几亩经济作物,收入不菲,孩子免费读小学,代他们夫妻孝敬父母。与一般乡下人相比,他们不算穷,但是他们的孩子都是小小“当家人”,都比较孝顺。这两个孩子可以说是颠覆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贫出孝子”的亘古不变的“真理”。
  诚然,笔者无意否认逆境对于孩子成长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也无意掩盖“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现象的弊端;只是想说,孩子的能力及对长辈的亲情和孝道,与家境的逆或顺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着力培养。笔者经与那几位保姆交谈得知,孩子的爷爷奶奶,始终“绷紧”孩子与其父母的“情感线”,告诉孩子要关心体谅在外工作的父母,并且教给孙女织毛线,这才有妈妈手上的那副露指尖的手套;帮助孙子用自家产的核桃制成“核桃车”,这才有主人孩子手里玩的那个嗡嗡作响的小玩具。在这里,孝道变得触手可及。同样,在外打工的父母,时不时地捎回问候和鼓励,捎回家用钱,从而提高了孩子自学、自理和帮助爷爷奶奶料理家务的能力。一他们的经历说明:孝道和亲情是培养、感化出来的;能力是着意锻炼出来的,并未因家境比较顺利而削弱这种效果。
  是啊,贫穷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正在“渐行渐远”,我们不必也不应当把贫穷当作磨炼孝道与能力的惟一宝石。只认真培养,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有能力、守孝道的好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