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被一款奇异的设计吸引住了,提出要见见设计者。没想到设计者竟然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胡铃心。温总理跟胡铃心交谈了5分多钟,语重心长地鼓励他今后要再接再厉,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可能很多人更想不到的是,胡铃心从小时候起就是个有名的“调皮孩子”,他中小学时成绩平平,高考时离福建省的重点本科线还差8分。那么,他是如何成功的呢?
爸爸和儿子一起搞发明
胡铃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胡爸爸是一家工厂的技术人员,母亲是企业管理人员。因为父母都非常忙,胡铃心小时候,妈妈给他买来一只下面可以滑动的学步车,把小铃心放在里面就不管他了。让胡妈妈不理解的是,小铃心只要站进学步车,就自己滑向阳台,有时候阳台的门关上了,他就又哭又闹。时间一长,胡妈妈才明白,原来因为胡家当时住的地方离机场不远,经常有飞机飞过,小铃心到阳台上是为了看飞机!
胡爸爸经常会在家里设计一些东西,小铃心长大一些后,就经常跟在爸爸后面看。有一天,小铃心忽然对爸爸说:“爸爸,长大后我要设计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飞机,比外国的还要好?”胡爸爸高兴地说:“好啊,我的儿子真有志气!”
谁知小铃心说到做到,从那以后,凡是天上会飞的东西他都特别关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小铃心放学后很长时间也没有回家,父母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找到,这可把父母急坏了。直到晚上9点多,小铃心才在交警的帮助下找回家。原来,小家伙怎么也想不通飞机为什么会在天上飞,他放学后想到机场去亲眼看看,结果一下子迷了路。
如果是一般父母,可能会因此大发雷霆,因为小小的孩子不好好学习,管飞机怎么飞干什么?再说还给父母添了这么多的乱,但是,胡爸爸不是这么想,因为他知道,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孩子有爱好就要想办法发展,将来说不定会在那方面做出成绩,因此,胡爸爸不仅没有批评儿子,还鼓励了他。抽个星期天,胡爸爸把儿子带到机场,父子俩带着面包和矿泉水,坐在机场的护栏外面整整看了一天的飞机,然后胡爸爸把飞机在天上飞的基本原理告诉了小铃心。小铃心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回到家后,小铃心开始进一步琢磨起飞机来,一天中午,胡妈妈喊儿子吃饭,但喊了半天也没有动静,刚才小铃心还在院子里玩,他会跑哪儿去呢?就在这时,忽然,胡爸爸发现儿子爬在五六米高的一棵树上,他吓了一跳,连忙问他爬那么高干什么。小铃心却连连向爸爸摆手,让他小声点儿。胡爸爸仔细一看,原来那棵树上有个鸟窝,小铃心爬上树,是为了仔细观察小鸟是如何飞行的。邻居们说:“这孩子太调皮了,长大之后怎么得了?”胡爸爸却说:“不,其实小时候‘调皮’的孩子,说明他们思维活跃,长大以后才会有出息。”
吃饭的时候,小铃心忽然问爸爸:“小鸟在飞的时候翅膀都会扇动,飞机的翅膀为什么不扇动呢?”胡爸爸一下子被这个奇怪的问题给问住了,他一时也说不清楚,然后他又抽了个周末,带着儿子到区图书馆泡了半天,终于让儿子搞明白了这个问题。小铃心说:“原来,飞机也不是不能扇动翅膀飞行,只是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攻克啊!我长大后就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胡爸爸高兴地对儿子说:“好啊,爸爸就等着你的好消息!”爸爸给儿子买来每期的《航空知识》和无数的飞机模型、航天玩具。
胡爸爸不光鼓励儿子对飞机的兴趣,还带着儿子一起做各种实验。
小铃心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胡爸爸拿回一张市局颁发的技术革新奖状,谁知小铃心见奖状的纸张特别好,竟然把它裁剪后折成了一架纸飞机。但是,那架纸飞机飞不多远就会一头栽下来,小铃心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向爸爸讨教。胡爸爸不光没有生气,还跟儿子一起认真研究起那架纸飞机来。后来,他们给纸飞机糊了一条长长的尾巴,那架纸飞机便再也不会中途栽下了,一下子能飞40多米远,成了全院孩子中纸飞机飞得最远的。
胡爸爸知道,要想让儿子将来在研究飞机上有所作为,光有兴趣还不行,首先得让他懂得一些机械原理,所以他平时有什么设计想法,都会跟儿子一起研究。在小铃心小学五年级时,胡爸爸开发设计了一款“可升降晒衣架”,晴天可以伸出窗子晒衣,下雨自动收回,产品展销时很受欢迎。但是,胡铃心却摇头说,还有局限性!原来,小铃心想到,很多居民住房都安装有防盗网,对这样的家庭来说,这种晒衣架根本就不能用。于是父子俩在一起又琢磨了很长时间,后来在胡铃心的主导下,他们发明了另一种“自动晒收衣机”,带有光敏传感器和湿敏传感器,下雨时卷在轴上的蓬布会自动展开并覆盖衣架,雨停时湿敏传感器的电路断开,蓬布又重新卷起,大获成功。
胡爸爸输得心服口服,冲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尽力就行,门门通不如一门精
在小学五年级时,小铃心就设计出“可旋转汽车”,刚进初中时,又发明了“盲人电话”“真空保鲜桌”等。但是,毕竟兴趣爱好要占用很多时间,再加上小铃心的爱好有些“偏”,所以进入初中后,他的学业上也开始出现了偏科,理科成绩非常好,但文科成绩却平平甚至还会不及格。这一下,胡妈妈不干了,她对丈夫说:“都是你干的好事,整天让儿子弄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现在才初中,他就偏科到这个程度,将来要是几年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大学,我跟你没完!”
胡爸爸也有些紧张,他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转而开始辅导儿子的学习。但是,通过整整一个学期的努力,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当爸爸给小铃心讲一些枯燥的文科知识的时候,他甚至昏昏欲睡。
有一次,胡爸爸在给儿子大讲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小铃心忽然问:“爸,你说要是乘飞机过零丁洋会怎么样?”那个期末考试,小铃心的理科成绩每门都在95分以上,四门文科三门60多分,还有一门不及格。当时胡妈妈有些生气,在埋怨丈夫的同时还打了儿子的屁股。但是,一转眼,儿子又摆弄他的航空玩具去了。
这件事情引起了胡爸爸深深的思考,看来儿子对文科知识“不来电”啊!如果儿子能做到全面发展当然更好,但事实上他做不到,当年大禹治水都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像这样赶鸭子上架也不算个事啊,就在这时,胡爸爸从一份资料上看到,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对世界21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进行调查,其结果是,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国家中却排列倒数第五,这说明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是中国孩子的薄弱环节。胡爸爸心想,就算儿子门门课都优秀,但将来是个书呆子又有什么用?
为了支持儿子,胡爸爸干脆买来了一个巨大的工作台,上面堆满了杂物:开水瓶的空塑料壳、各种硬纸片、胶水糨糊,还有锤子、切割刀、扳手、卷尺各种工具,父子俩没事就趴在上面琢磨。
那时,小铃心已经爱上了图书馆,从一个好动顽皮的孩子,变成沉静思考的少年,有一天,他在一本《科技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的书中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个中国孩子,研发了一个在航天飞机里收集垃圾的装置,并在美国航天飞机中投入使用。这让小铃心吃惊不小,回到家他就把那个故事告诉了爸爸,他说:“爸爸,看来科技创新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小学生只要敢于想象,也可以与浩瀚宇宙相互关联。胡爸爸说:“是啊,但是,你最好还是从现在起把基础知识学好。”小铃心说“我将来要研究飞机,您放心,只要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知识,我一定学好。”
就这样,在爸爸的“纵容”下,胡铃心从初中时起,就先后发明创造了20多件新产品,其中有不少产品获得了国家和省级青少年发明创造奖,他设计的“高效率扳手”、“易拆卸订书钉”、“定量倒药瓶”等还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并在2001年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创新之星”电视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在父亲的鼓励下,小铃心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并敢于挑战权威的习惯,今天的胡铃心仍然有棱有角,上课时如果发现老师讲的和他的想法相左,会立刻举手发问。
胡铃心的高中是在福州第八中学度过的。高中阶段,当同学们都在为高考而奋战时,他却一点儿也没有放松自己的爱好。高二的时候,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了《卓越非凡的超级客机——21世纪空天飞机展望》设计方案,这个方案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创造一等奖,吸引了我国航空航天界专家们的关注。在这份洋洋万言的方案中,年仅17岁的胡铃心精心构想的“天鹰号空天飞机”,不仅外形独特,各项性能指标也都十分前卫。文章中他使用了大量专业术语,显示出广博的知识面。著名科学家、“飞豹”飞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对他的设计赞不绝口,并亲手把有自己签名的“飞豹”航模送给了小铃心。
破格录取,要克服中国孩子的缺点
但是,高考时胡铃心却败北了,因为文科成绩拖累,他的总成绩比,福建省当年的重点录取分数线低了,8分。幸运的是,胡铃心的发明天赋和执着的好奇心打动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当年胡铃心被南航破格录取,并如愿以偿地进入到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入校后,南航特别安排我国著名航空航天专家、原南航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昂海松教授担任胡铃心的导师。为一个刚入学的新生配备导师,而且是博导级导师,这在南航,甚至在全国和全世界都不多见。
入学不久,胡铃心就在昂海松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研制微型扑翼机。这是一种最接近鸟类的飞行器,它的机翼可以上下扑动,比常规飞行器有更好的机动性和隐身特性,这项研究当时在国外也刚刚起步,所以研制起来困难重重,胡铃心研制出几台样机,全都失败了。
不久,在爸爸的启发下,胡铃心再次作扑翼式飞机的实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把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微型扑翼机送上了蓝天。就在他和同学们一起欢呼的时候,忽然,胡铃心发现,自己的爸爸远远地站在人群的后面咧着嘴在笑。他连忙跑过去问爸爸怎么来了。胡爸爸说:“其实,你几次实验,我都来了现场啊!怎么样,我的儿子是最优秀的,你终于成功了!”看着头发已经花白了的父亲,胡铃心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从此,他的发明和研究一发而不可收:2003年,胡铃心和伙伴们以“微小型可控扑冀飞行器”参赛,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
2005年,胡铃心参加“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以新概念的航天器“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再拔头筹。
2006年,胡铃心和同学参加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超飞一号”空天客车设计方案,获得大赛专业组唯一的一等奖。同年9月,他参加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庆祝中国航天事业50年航天知识大赛”,从全国5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战胜众多航天专业技术人员,夺得一等奖。
凭借6次国家级科技竞赛最高奖,胡铃心同时成为“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和“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及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在校学生。
虽然胡铃心成功了,但是,他再三表示:“我并不是什么天才,这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从我小时候就没有事先给我设计好所谓的‘成功之路’,而是根据我的兴趣爱好来帮助我发展。如果我也像别的孩子那样一天到晚只知道读死书,肯定不会有今天……”而胡爸爸也表示,对胡铃心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做家长的,一定要发现孩子最佳的才能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