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8年10月8日宣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祖籍浙江,1952年出生于纽约“科学世家”,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医学院院士)获得,因为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 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今生物学的重要标示工具,发光标记能够帮助科学家观察蛋白的运动、位置以及相互作用,借助GFP的“指南针”作用,科学家已经研究出监控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可实时观测细胞分子的活动。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1. 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为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了贡献,而荣获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因是()。
A. 他们的研究领域与化学物质绿色荧光蛋白(GFP)有关
B. 他们利用绿色荧光蛋白作研究近代生物学的重要标示工具
C. 他们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
D. 他们的研究技术深入到细胞的层次
2. 钱永健发明荧光染剂技术,利用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戏剧性改变荧光,可以观察活体细胞内钙离子信号的流动和变化,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他还找到了为钙质“上妆”的方法。如果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发生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已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核电荷数为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钙属于金属元素B. 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钙元素的中子数为20D. 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
3. 多色荧光蛋白技术可以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开发出特殊识别性能的荧光试剂或试纸,用于环境质量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利用生物发光现象可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4. 钱永健的主要贡献是利用水母发出绿光的化学物质追查实验室内进行的生物反应,并拓展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荧光蛋白,他的多色荧光蛋白技术使同一时间追踪多种不同生物细胞变化过程成为现实。绿色萤光蛋白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设想一下多色荧光蛋白技术的发展前景:______(至少2点)。
参考答案
1. C 2.D 3. D 4. 分子 追踪细胞内基因,观察并发现癌细胞,有助于治疗癌症的研究;用于转基因动物研究
责任编辑/侯秀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