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与CPI价格传导关系研究

2008-12-15 05:07郭眉悦
北方经济 2008年22期
关键词:背离篮子变动

郭眉悦

摘要:PPI与CPI广为人们关注,也常被人们联系在一起。从长期来看,PPI与CPI将趋于一致,但短期内两者有可能背离。我国的PPI近几个月节节攀升,这增加了原本已在回落的CPI上行的风险,抑制通胀仍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PPI与CPI价格传导背离全面通胀

一、PPI和ePI的指标内涵

PPI,是英文词组ProducerPrice Index的缩写,直译成中文就是“生产者物价指数”。在我国,PPI实际上指的是我国价格指数体系中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该指数的简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指标,其调查范围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生产资料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生活资料,具体的调查产品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据工业企业的普查资料和年度统计资料来确定。目前,计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即PPI)的“商品篮子”中有调查产品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的共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因此,PPI指标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当前工业品的价格总水平。

CPI,是英文词组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直译成中文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在我国,CPI实际上指的是我国价格指数体系中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该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指标,它由国家统计部门根据按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其中,城市近5万户,农村近7万户)的消费支出资料,选定了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作为调查的“商品篮子”,通过现场采集,搜集到“商品篮子”中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幅度资料,再按其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由于该指数的调查范围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服务项目,因此该指数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当前消费领域的物价总水平。

二、审慎对待PPI与GPI的价格传导关系

(一)PPI与CPI价格传导关系的理论分析

PPI素来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标,“先行”是价格先行的意思,意味着PPI的上涨将带动CPI上涨,PPI的回落将使CPI也随之下降。这是因为PPI反映的是工业品在生产领域的价格,该价格是它们在进入流通领域前最初的一个价格,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此价格将沿着产业链向下游产业传递,最后传导到消费领域,反映在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上,而CPI恰好衡量的是最终消费品的价格水平,这样PPI价格就传导到了CPI数据上,形成价格传导效应。上述价格传导中的产业链或短或长,主要有两种传导可能:一种是由工业品生产资料层层传导至最终消费品,另一种是由农业生产资料最终传导至最终消费品。

此外,从PPI“商品篮子”的具体构成来看,它有四分之三是生产资料,属于能够形成价格传导效应的上游产品;另外的四分之一是直接用于居民最终消费的生活资料,它们同时又是CPI的调查内容,其价格对PPI、CPI的影响应是一致的。这就是说,PPI本身具备向CPI进行价格传导的条件,它为价格传导效应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以上分析说明,PPI与CPI的价格传导关系能使PPI对CPI产生价格传导效应。该效应的最终表现是:PPI水平上升的时候,CPI水平也随之上升;PPI水平开始下降的时候,CPI水平也随之降低,两者的变动将呈现出一致性。

(二)PPI与CPI价格传导关系的实证分析

图1是PPI与CPI的一个长期走势图,是根据自1990年以来PPI与CPI的各年年度数据资料绘制而成。图中的PPI曲线与CPI曲线紧紧交织在一起,几乎是平行的。每当PPI曲线向上波动时,CPI曲线随即跟着向上波动;而当PPI曲线向下开始回落时,CPI曲线也紧跟着回落,使得PPI与CPI的变动方向和幅度极其一致,这正好验证了上文有关PPI与CP!价格传导关系的理论分析。此外该图还揭示在价值传导规律的作用下,PPI与CPI的长期变动趋势是两者趋于一致。

然而,近期的PPI与CPI走势却显示两者在短期内并非如此。图2绘制的是PPI与CPI在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这个时间段的走势,在这30个月里,PPI曲线与CPI曲线多次背道而驰,且变动幅度也常不一致。整体而言主要有两段明显的背离:第一段是在2007年2月前后的若干个月份里,PPI曲线在波动后开始回落,而同期的CPI曲线却不断上扬,它先与PPI曲线相交,然后将PPI曲线远远抛在了下方,形成一个张得很开的“剪刀”口;第二段出现在2008年2月,当PPI曲线仍在向上攀升时,同期的CPI曲线掉头向下开始回落,也是形成了一个“剪刀”口。上述背离走势说明PPI在背离月份未能对CPI产生实质性影响,即价格传导失效或者传导效应不明显。当PPI与CPI数据变得没有什么联系的时候,两者走势出现背离也就毫不奇怪了。

造成PPI与CPI走势相背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PPI与C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是一种严格的对应关系,据此计算出来的数据本身就有可能会出现不一致,形成两者相背的走势。其次,能促使PPI与CPI变动一致的价格传导效应在实际中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在短期内无法显现,这其中包括:

1“商品篮子”中各调查项目权重的影响

PPI与CPI都是平均数,要对各调查项目的价格变动进行加权平均,权重的大小就决定了PPI对,CPI的价格传导能否充分地体现在CPI数据中。比如在2006年,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并继而影响到成品油等下游产品的价格,这种价格的传导能在当年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统计表里清楚地看到。如“车用燃料及零配件”项目,价格上涨12.8%;“市内公共交通费”项目,价格上涨4.8%;“城市间交通费”项目,价格上涨5.6%。尽管这些项目的涨幅在同期是居前的,但由于它们只是“交通”子项下的3个小项,分配给它们的权重相当低,在和其它项目加权平均后,最后反映在“交通和通信”这一大项下价格指数仅为99.9%,这意味着该项目价格变动实际上是使当年CPI下降了0.01个百分点。像这样由于调查项目权重过低弱化甚至于掩盖PPI对CPI价格传导的例子并不鲜见。

图2中2007年2月前后背离走势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权重的影响。那时,受蛋、肉等一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食品价格成为拉动PPI与CPI的最主要因素,并形成价格传导效应。由于食品在CPI“商品篮子”中的权重相当大(达到了34%),远高于它在PPI“商品篮子”中的权重,因此农产品价格上涨产生的价格传导对CPI数据的影响就远大于它们对PPI数据的影响,具

体反映为CPI节节攀升,反映在上图中就是CPI曲线在2006年11月份以后不断上扬;而PPI由于其“商品篮子”中权重最大(占75%)的生产资料价格保持了相对平稳,它决定了当期的PPI在回落后保持相对平稳,反映在上图中的PPI曲线上就是2007年1月至9月的那一段,它跟上面的CPI曲线相背离。

2产品所处市场环境的影响

PPI价格在通过产业链传递时,如果产品处于一个卖方市场,这意味着产品供不应求,生产厂商对其价格具有话语权,也就能够将上游成本(尽管它可能是一个上涨的成本)很顺利地转嫁至下游产品的价格中,最终完成PPI对CPI的价格传导;反之如果市场为买方市场,产品供过于求,面对销售压力,生产厂商不会贸然提高产品价格,而是通过压缩企业利润的方式来自我消化增长的上游成本,PPI对CPI的价格传导过程也随即中断,形成价格传导时滞。当时滞越来越长时,PPI对CPI的价格传导效应也就越来越不明显。

这种价格传导时滞也能从各时期的PPI与CPI统计数据中找到实例。仍以2006年为例,该年采掘类生产资料如原油、原煤价格维持在高位,其指数数月在120%以上;钢、木材、布料等原料类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出现了攀升,其在最高的月份是上涨了8.5%。不过在当年各月的CPI统计数据中,除了“车用燃料”等少数几个项目价格涨幅明显外,其他大多数项目的价格变动钝化。像这样高企的生产资料没有对其下游产品都产生有效的价格传导,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些生产厂商自行消化了部分甚至于是全部的上涨成本。价格传导的断裂使得较高水平的PPI对CPI影响不大,两曲线出现背离,其走势如上图2所示。

3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在PPI“商品篮子”中,水、电、汽油等价格属于公共定价范畴,政府出于某种宏观调控的目的,例如为抑制通胀,不允许生产厂商提高产品价格。政府的限价政策也是造成PPI对CPI价格传导断裂的因素之一。

因此,应该审慎对待PPI对CPI的价格传导关系,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也不能随意夸大它的作用;同时应该审慎看待PPI与CPI的关系,尽管两者从长期来看将趋于一致,但考虑到它们在短期内可能存在波动,因此也不能贸然在它们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

三、关系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PPI与CPI数据意义

PPI与CPI分别反映的是生产和消费领域的价格总水平,对于这一组数据,人们更多地关注CPI,这是因为CPI的变动幅度就是通货膨胀率或紧缩率。很显然,当CPI水平高时,通货膨胀率就高,通胀压力也就越大,这意味着人们为维持现有生活水平需要花费更多,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负担;恶性通货膨胀还将造成一国货币大幅度贬值、金融秩序混乱,引发一国经济、社会的动荡。因此,高通货膨胀常被视作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抑制通胀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由于PPI能对CPI形成价格传导,成为拉高CPI的因素,于是人们将关注的目光也投向了PPI数据。

(二)我国PPI与CPI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CPI与PPI水平高企:CPI自2007年年初以来持续走高,在2008年2月达到108.7%,创下11年以来新高。尽管它在此后的月份里有较大幅度回落,但2008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仍达到7.9%,远超3%的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水平,人们从猪肉、食用油、牛奶等一系列商品的价格上涨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PPI也在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下结束了平稳走势跳空增长,仅半年就超过了8%,2008年6月达到了8.8%的历史高位。

同时,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增加了CPI上行的风险,存在着由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胀的可能性。首先从国内来看,较快速度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对投资的旺盛需求,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年初百年不遇的雪灾、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大地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国内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最终拉高了钢材、水泥等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为PPI的价格传导创造了条件;而国际粮食匮乏,油价持续攀升引发的能源危机,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上涨,困扰世界各国的通胀,不仅不能缓解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反而使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为全面通胀再添诱因。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大多数产品的市场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总体上讲仍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我国政府也一直在做着抑制通胀的努力,如今年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汽油、电、煤实行价格管制等等。可以说,PPI对CPI价格传导在我国现阶段并不畅通,由PPI对CPI价格传导所引发的全面通胀应只是人们的一种担忧。但是价格传导的失效毕竟是违反价格传导规律的,在人们对高企的物价不能承受之前,在诸多厂商不能自我消化上涨的成本之前,我国政府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背离篮子变动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花帽子,小篮子
地方政府债务与瓦格纳法则的背离
职业选择与真实需求的背离——基于职业锚与工作特征匹配的调查
剖析货物流与资金流相背离的原因
税收与税源背离对区域协调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