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吉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改革开放,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应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为了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规定了很多战略性的政策和对策。世纪之交,中央更明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本文就这种差距的成因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比较优势原则区域经济差距成因
一、差距成因的一般理论分析
地区经济差距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当人们谈到这个问题时,国家的地区倾斜政策几乎总被视为最重要的因素。人们往往认为国家将全国资金过多投向东部地区是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根源。其判断国家地区政策倾斜重点和程度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投资在地区间的分配。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国家投资必须始终在全国总投资中占绝大部分,其他投资来源始终居于次要地位,各地区的投资效益比较均匀。但是,国家地区政策倾斜说不成立。
首先,我们考察地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差=国民收入使用额一国民收入创造额。一个地区国民收入差小于零,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主要是上交给中央政府了;如果一个地区国民收入差大于零,则表明该地区创造的国民收入小于其使用的国民收入,存在外部的国民收入净流入,一般主要是国家通过转移支付或直接投资将其他地区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转移到该地区。“一五”以来,东部地区国民收入差始终小于零,而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差则始终大于零,‘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仍大体与“一五”时期持平,中部地区国民收入差则比较稳定。但也一直高于东部地区国民收入差。这说明东部地区对中央财政的贡献最大,始终是资金净流出地,在这方面国家并不偏袒东部地区,相反国家始终在向西部地区倾斜。其次,从“一五”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及预算外资金支出情况不难看出,“一五”以外,1958-1975年地区政府与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之比均在60%以上,1975年以后这一比重上升到超过100%。另外还存在大量企业、居民和境外投资者等非政府投资。国家不能确保自己的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绝大部分。因此国家投资的地区分配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事实上,真正决定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变动的因素是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是指国家、地区经济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后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一般而论,区域差距取决于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之不同来解释的。每个地区既有其资源和技术强项,亦有其短项或不足。这就意味着每个地区在生产各种产品与劳动时机会成本的差别就产生了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地区在生产某种物品时机会成本比别的地区低,就可以说这一地区在生产这种物品时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每个地区都只是从事自己具有强项的生产,然后地区之间互益,那么,在资源与技术既定条件下,就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而每个地区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比较优势的产品与别的地区互易从中获利。这正是比较优势说明的问题。资源的空间配置,遵循这一原则是资源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最优的必要条件,也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违背这一原则必然导致区域差距的扩大。为了增加剩余,加快经济发展,无论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都要求低投入高产出。因此,每一个地区均应从事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活动,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活动。资源配置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同样有效。只是在市场经济中更容易得到遵守。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市场行为,但各级政府的行为也并不完全一致,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经济发展中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是它们的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建设项目以较小的投资发展起来并具有生存能力,地方政府才能从这些项目中得到最大的好处,支配尽可能多的经济剩余。而且,由于耗资巨大的重工业项目一般由中央政府计划控制,地方政府也无权干涉,只好重点发展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和当地资源密集的项目。国家为了更多地掌握全国的剩余,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目标,有时也不得不向比较优势原则让步,允许或容忍地方发展比较优势的项目。通过比较自“一五”以来东部五省与中西部地区重工业投资比重,可以发现国家在资源空间配置上长期严重违背这一原则,资金密集的重工业布局偏向中西部地区,主要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加3232业多数却布局在东部地区。这种资源的控制格局直到改革开放才有所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中央政府认识和利用各地区优势,相反常常违背了这个原则。然而,中央政府并未控制全部资源,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较高的信息成本,加上中央政府需要地方兴办一定的事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地方政府和城乡基层组织千方百计突破中央政府的限制,利用本地的比较优势。当国家放松了对资源的控制时东部地区可以迅速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轻纺、日用品工业,即使是重工业,在封锁的情况下,国内地区比较优势也往往属于东部。但是因为价格扭曲,中西部地区没有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而价格被认为压低的农业、轻纺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积极性,却热衷于发展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加工业,特别是资金密集性的重工业,因此经济效率低下,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滞后于东部地区,加上价格改革迟缓,扭曲的价格体系没有及时调整过来,抑制了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以至丧失了发展机会,许多中西部地区具备比较优势的经济活动或者因为东部地区同时具备绝对优势从而被东部地区抢先发展或者因为对外开放和长期经济发展,地区资源结构和比较优势格局发生了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变化,已经丧失比较优势。这才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真正原因。改革开放使我国整体比较优势凸现出来,东部地区投资项目只要属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即使从国内资源配置角度考虑,中西部更具备比较优势,也可以充分利用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有利条件抢先发展占领市场,并因为国内没有来自中西部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和相对于国外具有比较优势而获利,这是东部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区域差距成因的战略分析
事实上,我国始终坚持地区平衡发展战略,即国家主持的投资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向中西部倾斜,力图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上世纪80年代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地区倾斜战略也只是对改革开放前期以牺牲东部地区正常的发展机会和潜力为代价,甚至将资源过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地区平衡发展战略作些调整和校正。然而国家实施这种战略时严重偏离了比较优势原则,区域差距反而扩大。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向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起星罗棋布的现代经济发展点,但也同时将计划体制深深植根于中西部地区。国家长期奉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集中于重工业,其中
又以军事工业为主,并鼓励地方政府发展重工业。中西部地区重工业比重长期高于东部地区,直到80年代末东部地区开始重工业化才发展逆转。资金密集、技术尖端的重工业并不是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以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更不具备这方面的比较优势,以至中西部地区重工业经济效益普遍很差,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好处又因价格扭曲而流失到东部地区,加上这些重工业大多是国家直接控制,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很小。如果国家的投资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源密集的中小型民用项目上,并且更多地考虑到与当地的经济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至于如此之大。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并不是因为国家执行了偏向中西部地区的地区平衡发展战略,而是因为在执行这种战略的过程中忽视了比较优势原则,没有发挥出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计划体制对市场经济的替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虽也抑制了东部地区的发展,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市场化趋向的制度创新走在了中西部地区的前面,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由于国有企业积累了相当严重的政策性负担,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国有经济短期内难以承担起提供企业和企业家创新活动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企业和企业家创新活动的沃土是非国有经济。东部地区具备了这种沃土,而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力量十分薄弱。这是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以后遇到极大困难、趋于衰落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计划经济的松动、瓦解,中西部地区不但不能吸引外地资源,而且本地资源也要流向东部地区寻求更高报酬。随着改革的深化,资源流动性越来越强。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会使生产要素流向报酬较高的地区。中西部地区过去依靠计划手段建立起来的不具备优势的产业在价格体系逐渐理顺后,更加没有竞争力。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中西部地区资本和劳动力流入东部地区的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使东部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不同地区出现经济发展差距,要素的地区流动会使差距长期存在。东部地区要素报酬率相对较高,吸引中西部地区资源流向东部地区会进一步刺激东部地区的企业创新活动,促进东部地区经济更快增长。中西部地区资源流向东部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加上在产品市场上受到东部地区越来越强大的挤压,经济增长放慢,中西部地区越来越落后。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扭曲价格体系、违背比较优势原则、依靠计划经济手段、在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中西部不具备的比较优势的重工业,是区域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创造条件凸显中西部地区的优势,理顺价格体系,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具备的比较优势产业。其次,加强中西合作,建立区域特色经济,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强中西部内部强项开发建立优势产业,从而显现出来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东部地区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的起点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