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媒体使者”项目启动
由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和汉堡媒体学院合作进行的记者交流计划“中德媒体使者”已经启动。项目旨在赢得两国记者更致力于促进中德相互了解的工作,为此,自2008年起每年颁发给年轻的中国和德国记者10份奖学金。获颁奖学金的中德记者将被邀请到对方国家三个月时间,每月的奖学金金额为1000欧元。
中国记者在德国停留期间,将在汉堡媒体学院新闻学系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课程,并在著名的出版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编辑部实习两个月。汉堡媒体学院的课程将介绍德国国情和总体的新闻呈现风格。随后在编辑部的实习,旨在让见习记者深入了解德国媒体体制以及新闻工作的方式。同时也将安排中国记者与政界、新闻结合社会各界的人士会面、交谈和研讨。获颁奖学金的德国记者在派往中国之前,先在汉堡参加一个密集准备班,以便随后能于北京和上海的编辑部一同工作。
除了相互了解和广泛地认识外,该项目设定中德记者经过在其东道主国家三个月的逗留后,能够用其亲身经历来报道对方为最高目标。
美国大学捐款下降 留学学费将提高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一直是美国发展强劲的产业。然而,金融危机已波及美国高校,使整个教育产业蒙上阴影。有专家预测,尽管已经有不少学生抱怨学费高、贷款难,但高校仍可能继续大幅提高学费。
路透社10月30日说,在当前金融危机中,人们口袋里的钱变少了,给学校捐款也不再大方。那些“富裕”高校目前尚可依赖捐赠资金,但对其他学校而言,数额不多的捐赠很快就会被花光。美国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副总裁罗杰·格德曼说:“我们最关心的是小型的、捐赠资金不足的私立学校。”他说,这些学校所获得的捐款总额下降了30%。
一般认为,学校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不会太大,因为很多人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回校读书,借机“充电”,学校的招生人数会相应增加。学生人数增加,加上拨款减少,最近已有一些高校宣布提高学费,并表示会密切关注财务运行状况。事实上,美国高校学费增长率已连续几年高于通货膨胀率。
去年中国获美签证44万创历史之最
美国驻中国使馆日前发出统计资料,2007年发放给中国公民的签证总数达到44.4万,为有史以来发放签证数量最多的一年。发放的签证中,旅游访问签证的数量达到33.2万,在诸多种类签证中增长数量最大。
据介绍,2007年美国驻华大使馆发放给中国公民的44.4万赴美签证比2002年的28.8万增长了54%。自2002年以来,美国使领馆发放给中国的签证逐步稳定增加。2007年的签证,其中33.2万份签证为B1/B2旅游访问签证,占签证总数的四分之三。
除了旅游签证外,美国驻华使馆在2007年签发了4.2万份学生签证,比2002年增长62%。另签发访问学生签证2万份,签发工作签证1.5万份,签发跨国公司调派人员工作L签证3500份,以及18000个C和D类别的过境签证。在美使领馆签发的所有签证类别,这些类别的签证数量均呈稳定增加。
据分析,在2007年美国驻华使馆所签发的签证类别中,学生签证和访问学生签证的大幅增加,就其主要原因是愈来愈多中国学生及家庭具备在美留学的经济能力。其次,9·11事件后,美国实施过紧的签证策略令其流失了不少留学生源,当政府于2004年放宽学生签证后,美国知名学府和先进的教育系统依旧吸引了大量中国的留学申请者,而且数量年年大幅度增加。
此外,中美经济贸易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增加,也令往返两国的人员不断和频次增加,导致工作签证和跨国公司调派人员的签证发放,也呈逐年上涨趋势。
留法学友俱乐部启动
10月18日,法国驻华大使馆为曾经在法国学习及实习进修过的中国留学生启动了“留法学友”项目。留法学友项目旨在聚集留法学友人气,延续中法民间友谊。应邀出席活动的来宾包括:800余名前中国留法毕业生,众多法国高校代表,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及多家法国驻华企业集团代表。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触中国留法归国人员群体,留法学友建立了互动网站www.clubfrancechine.org,为留法学友们提供的多项功能服务包括:针对留法学友的新闻资讯、招聘信息、学友名录,可以通过分类搜索和电子地图检索学友信息、学友论坛、订阅留法学友新闻简报等。留法学友向前1000名注册成功的会员免费提供优待卡,持卡人可享受订阅法国工商协会的杂志Connexions、享受与法国工商协会人力资源顾问的个人面谈等优惠服务。
法国驻华大使馆希望通过留法学友项目,加强法国同成千上万的留法归国人员的联系。法国大使馆下属机构法国教育服务中心负责该项目运行。
中澳加强国际教育领域的合作
中国和澳大利亚教育部日前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中澳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研讨会”,探讨了在国际学生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最佳实践。
中澳两国都把教育国际化作为各自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两国目前都已成为国际学生的主要留学目的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2007年有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9万国际学生在华留学。同时,澳大利亚已成为提供国际教育的第三大英语国家,目前有40万左右的国际学生,其中25%的学生来自中国。
研讨会邀请了30位中澳专家,围绕为国际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等重要议题交流经验。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约150名国际学生事务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就两国政府关于国际学生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举措、教育机构如何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教育机构如何制订国际学生管理和服务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国际学生服务(包括住宿、保险、医疗、生活和就业)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经验,探讨挑战与机遇。两国专家和国际学生事务工作者均表示对进一步开展两国学生的交流充满信心。
明年起英国18所大学将试行学位制改革
从2009年起,到英国学习英语、生物学,会计学和创作艺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获得学位时,将得到一份反映其高等教育成绩的报告(Higher Education Achievement Report,简称HEAR)。据悉,英国18所大学将试行该项新学位制度。
据介绍,在莱斯特大学校长罗伯特?伯格斯教授的主持下,英国学生成绩评估和记录工作领导小组建议试行“高等教育成绩报告”作为评定和记录学生的新方法。试行的专业包括英语、生物学、会计学和创作艺术学。有可能在2010至2011学年度正式推广到其他大学。
该报告能够显示学生在某个科目的表现和老师的评核结果,同时也包括例如学生在学期间的义务工作经历、撰写报告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目前新制度和传统的毕业成绩分级制度并行。
对此,专家分析说,此次英国高等教育学位制改革能更详细地展示英国学生的高等教育成就,能让雇主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英国留学的吸引力。
在传统的成绩分级制度下,英国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得到的成绩分为不同等级:一等、二等一级、二等二级和三等。近年来有太多毕业学生拿到二等一级或以上成绩,雇主很难通过毕业成绩对学生真正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做出全面真实的评估。
18所参与改革的英国大学有:曼彻斯特大学、纽卡素大学、圣安德鲁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莱斯特大学、诺桑比亚大学、诺咸顿大学、基尔大学、格林尼治大学、德比大学,以及韦尔斯的阿鲍里斯特维斯大学等。
“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清华大学、南都公益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论坛于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呼吁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发展并参与建立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效机制。
本次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职业教育专家探讨各自职业教育体制特色和其对推动社会就业的作用;来自国内各地职业教育学校代表探讨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介绍各自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尤其是当前因为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各国政府都面对着如何保证就业的强大压力。如何通过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更顺畅的就业渠道,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成为了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题目。
来自爱尔兰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关于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体制的介绍,加拿大魁北克职业教育模式的介绍,以及香港建筑业的技术培训体系的介绍特别引起与会者的兴趣。
论坛还同步推出《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论文集。二十多名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探讨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相关内容。论文集由清华出版社编辑出版。
澳废止全额学费制度 学校欲广招留学生
澳大利亚媒体日前报道,澳联邦政府作出决定,向本科毕业生收取全额学费制度将从明年开始逐年淘汰,今后将对澳洲学生免除所有学费。并表示,此举是为保证澳洲大学生是靠自身优秀入学,而不是比较谁更能负担学费。澳教育部长表示,政府将会在2009年投入1000万澳元支持那些有困难的学校机构。
为此,各大学纷纷表示,他们今后将更多依靠国际学生或再寻求其他的收入来弥补学费的减免。
Deakin大学预计,废除全额学位制度会让学校至2013年损失达5500万澳元,政府因此会在明年为其568个学位提供约190万澳元的财政补偿。
墨尔本大学表示,墨大多项专业将在明年受到政府补贴——如医药、牙科、兽医以及商科等。但大学也不得不因政策变化而重新修订明年的财政预算。
悉尼技术大学表示,新政策会让他们损失约700万澳元,但政府补偿只有300万。Booth教授说,希望通过增加研究生 量可以弥补损失。
新南威尔士大学发言人表示赞同其他学校的看法,政府现在取消毕业生全额收费制度是不合时宜的,但他也提到,大学希望政府出台一个针对高等教育的补助体系,“这将能让各大学保证有足够的发展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