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到了巴黎,当然要欣赏塞纳河。只是我没想到,在这条梦里曾多次出现的浪漫河边,最吸引我的不是旖旎风光,而是那些散发着独特韵味的书摊。
一只只破旧的木箱子,一排排悬挂在河边的石头围栏上。白天,书贩们从不知哪个角落钻出来,打开箱子上的锁,把书摆开。夜晚,一排排被雨水洗旧的箱子挂在河畔,就像一个个蜂箱。里面都是些旧东西,旧书、旧照片、旧明信片、旧唱片、旧CD什么的。
在靠近卢浮宫那一段,我们遇见一名女书贩。老太太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衣服,脸上皱纹密布,好像就是从她正在卖的那些色泽暗淡、有股霉味的旧书本里钻出来的一个小人物,巴尔扎克的邻居。我请朋友翻译,与她谈了几句:“你在这里卖书多少年了?”“我从1948年起就在这里卖书。”她淡淡地说。d4JV1NdngR+UNhgDa0CxQg==
在中国,你恐怕找不到一个从1948年到今天都在卖旧书的书贩。有几个人还愿意干自己热爱但无法富起来的事情?打一枪换个地方成为时髦,怎么干可以先富起来已经成为多数人的人生奋斗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忍受那些并不热爱的工作、只是为了挣钱的人们的怠慢和不耐烦。
老太太问我从哪里来,朋友告诉她我是中国人。她很高兴,又告诉我她之所以一辈子在这儿卖书,是喜欢前面塞纳河上的那座桥:“我喜欢看桥上那些云。”她说,她读过庄子的书,非常欣赏。看着她真诚纯净的双眼,我有些感动。庄子也感动了吧?我相信是的。■
(李冰荐自《苍梧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