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安
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两本中国青年学生最喜欢的外国小说:一本是法国的《红与黑》,作者是司汤达;另一本也是法国的,叫做《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就是我要谈的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年出生在法国中部涅夫勒省的小镇克拉木西。他的父亲是公证人,性格开朗,乐观知足;母亲是一个忧郁而富于幻想的人,笃信天主教,酷爱音乐,母亲的这两种激情对罗曼•罗兰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罗曼•罗兰14岁的时候,父母为了能让他在巴黎上学,全家北上巴黎。他很喜欢读书,20岁的时候,经过两次失败,终于考上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罗曼•罗兰把巴黎高师叫做“人道主义的修道院”,紧张而繁重的课业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智力基础。3年之后,他从历史系毕业,提出了毕生遵循的誓言:“不创作,毋宁死。”他顺利地通过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未来的生计有了保障,但是,他最头痛的就是面对几十个眼睛盯着他的学生讲课。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天上掉下一个馅饼:设立在罗马的法国考古学校有一个研究生的空额。他欣然前往罗马,虽然他对课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罗马灿烂的阳光,温暖了他的心胸,青年罗兰第一次感受到友谊和爱情的魅力。他在那里结识了已经70多岁的玛尔维达•封•梅森堡夫人,他有了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他对两个女孩产生了烈火一般的感情,可是他的感情并没有得到回报,年轻的罗兰失恋了。他写了一篇小说《罗马的春天》,激情得到了宣泄。
1890年3月,罗曼•罗兰在罗马郊外的雅尼古尔丘陵漫步。突然,在落日的照耀下,他瞥见一道“灵光”:“四周像大海一般,托浮着它。天上的眼睛吸引我的灵魂。……我的眼睛睁大了。远远地,我望见了祖国……生平第一次,我意识到我的自由的、赤裸裸的存在。那是一道‘灵光。”这道“雅尼古尔的灵光”就是他在心中已经开始酝酿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英雄形象。
回到巴黎以后,罗曼•罗兰于1892年结婚,9年之后离婚,其间于1895年完成了论文《现代歌剧之起源》,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但是,他的志向并不在学术,他久久不能忘怀的仍然是文学创作,他终于放弃了生活的保障,做了一个靠稿费为生的作家。离婚之后的罗兰租了一套简陋的公寓房,深居简出,埋头写作,1904年发表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卷,又过了8年,于1912年出版了全书。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童年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为此他到贝多芬的故乡去巡礼,以期获得创作的灵感。他说:“在雾气朦胧的莱茵河沿岸,我独自和贝多芬在一起,向他倾诉衷曲……他的强有力的手,把跪在他面前的我扶起。这只手,也给我的新生婴儿《约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礼……”罗曼•罗兰在起草《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卷《黎明》时,突然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拿起笔来,《贝多芬传》的文字像清凉的泉水,喷涌而出,一气呵成。罗曼•罗兰写过许多名人传记,例如《弥盖朗琪罗传》《甘地传》《托尔斯泰传》《贝玑传》等,但是,在此英勇的队伍中,他“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贝多芬传》发表之后,法国读者很快注意到这位年轻的作家,人们传诵着书中的句子:“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约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脱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是一个“靠心灵而伟大的人”。罗曼•罗兰说:“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的主导思想就是:“真正的英雄所以伟大,由于他有伟大的心。”约翰•克利斯朵夫终其一生并没有完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他自始至终保持真诚淳朴的品格,不屑与鄙俗猥琐的市侩之流为伍,在罗曼•罗兰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姓克拉夫脱,“克拉夫脱”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力量”,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力量来源于他的心。这部长达十卷的小说以宏大的交响曲的方式叙述了一个德国音乐家的一生。“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小说的第一句话预示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将像莱茵河一样,千回百转,冲决一切障碍,奔腾向前,最后汇入安详平静的大海。它歌颂了纯洁的友谊、真挚的爱情和追求自由的反抗,鞭挞了实利主义弥漫的市民社会(包括所谓上流社会)的庸俗和虚伪,表达了法、德人民和解所代表的国际主义理想。《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曲贝多芬式的辉煌壮丽的交响乐。
1916年,瑞典科学院不顾法国政府的反对和阻挠,把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约翰•克利斯朵夫》和《超乎混战之上》的作者罗曼•罗兰,他立刻把奖金分赠给法国几个救济战争难民的民间组织和日内瓦的国际红十字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曼•罗兰坚持人道主义,反对战争。1914年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反战的政论《超乎混战之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民众受到沙文主义的影响,反而把罗曼•罗兰看做“祖国的叛徒”,一些著名的知识界人士也纷纷发表声明,要与罗曼•罗兰“划清界限”。但是,他不顾个人的安危,继续坚持反战的立场。1919年,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号召世界各国的知识界联合起来,抵制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曼•罗兰在沦陷的法国闭门写作,写下了《贝玑传》和《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在那些年月里,纳粹特务焚毁了罗兰的书籍,法国傀儡政府禁止学校使用罗兰的作品,但他不为所动,坚信黑暗势力不能持久,光明一定能重回人间。1942年出版的《内心旅程》是罗曼•罗兰留给后世的一份精神遗嘱。1944年8月,巴黎光复;同年11月,罗兰赴苏联大使馆参加纪念十月革命和庆祝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典活动;同年12月30日,罗兰与世长辞。
罗曼•罗兰的作品充满激情,往往使读者陷入沉思,觉得这个作家襟怀宽广,气度豁达,有一种面向全人类、面向未来的目光。他说:“我何所求?我所求的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种种规律获得胜利。而且我现在比过去更亲切地感到,这些规律无论如何是会胜利的……我对于我国和世界的前途,充满信心。”是的,罗曼•罗兰是一个对人类命运抱有信心的理想主义作家,他在弥留之际能够像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样慷慨高呼:“我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倒下了,年轻的人们,踏着我的躯体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