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妍
“互联网在今年选战中的作用,我们以前连想都没想过。发展速度快得像超光速,彻底打破了以往惯例。”曾在现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两次总统选举中担任高级顾问的马克·麦金农说。
俯瞰历届美国政治竞选。不难发现,每一个胜出者都是擅长利用媒体营销的大师。从美国成立之初,坐着马车巡回各州散发政策传单的林肯,到上世纪利用广播向全国宣传的罗斯福,再回顾自60年代起,令肯尼迪、尼克松激动不已的“电视辩论”。然而这次。与布什总统对立的奥巴马阵营利用“网”就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纵观此次美国总统选举的全部过程,47岁的奥巴马的“网络智慧”远胜72岁的竞争对手麦凯恩。据了解,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利用的新媒体平台包括在大型门户网站投放广告、在YouTube网站发布视频、发送手机短信等。事实表明:互联网成为此次奥巴马赢得大选的重要利器,它显示出的巨大影响力让政治家们始料不及。
此次美国大选中,网上广告和手机短信的投放频率、使用力度大大超越了4年前的克里(民主党候选人)与布什间的总统宝座之战:连续数月网民可以在网站上看到奥巴马的广告;选举前一天,给奥巴马阵营留了手机号的支持者们纷纷收到敦促他们投票的短信;MySpace和Facebook上的奥巴马的专题网站,聚集了数以百万计的忠实Fans,他们活跃在各个社区,为奥巴马摇旗呐喊,这部分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网络社区的舆论“风向”。此外。奥巴马宣传团队还投入了巨额经费在各大搜索引擎上,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文件披露了这一信息:奥巴马今年1至4月投给Google的广告费至少有280万美元。
除了在互联网的宣传上大手笔撒金,奥巴马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美国总统选举不能没有资金支持,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奥巴马顺利展开筹款工作,为他迈向白宫的道路上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规定。美国总统候选人可选择接受公共竞选资金,但接受后不能再使用私人捐款。奥巴马阵营没有选择接受8400万美元的公共竞选资金。而是转向互联网开发“草根”捐款者。奥巴马阵营利用互联网开发出数以十万计的“草根”捐款者。这些人50美元、100美元的捐款积少成多。截至10月15日,奥巴马总共筹集竞选资金6.415亿美元,而麦凯恩加上公共竞选资金才筹到3.58亿美元。奥巴马多募得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互联网上草根捐款人的贡献。
作为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创造了历史,也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留下传奇的一笔。事实上,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情形下。谁抓住了互联网,谁就抓住了民意。也就抓住了选票。对此,《纽约日报》有着更明白的解释:“2008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