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熳
由瑞宝(北京)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与旅游卫视环球DIY栏目组联合推出的圣象·瑞宝“创意艺术生活之旅”活动,当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次活动由参赛者根据活动主题设计出一个为期8天或2天的风景线路或人文与艺术、生活融合的线路方案,将个人对意大利历史,文化或艺术,生活等方面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在旅行线路方案中,同时,还要在设计方案中详细地标明景点的玩法以及相关的各种安排。
著名撰稿人欧阳应霁应邀担任“创意我的艺术生活——意大利之旅”专题栏目的外景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体验意大利的设计与艺术文化。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他。
由网友设计路线的提案阶段已经结束了,您作为评委,感到什么样的出行方案让您比较满意?
我目前看到的方案还不多,但已经感觉到有些震惊了。看来是有很多专业玩家参与这个活动的,大家对于意大利的了解,对于旅行线路的创意和思考,令人眼前一亮。不过,意大利可以有更多的主题,除了艺术和设计,不晓得还有多少朋友会牵扯到电影,文学或者其他种种,就算只是看历史遗址也看不完。如果一些网友对以上几个不同的领域都有了解,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提炼出几个领域里的组合主题,就可能形成一次高端的出行。但这个行程,需要考虑到让参与者都能于其中得到满足。这次去意大利,除了网友设计的路线,您是不是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每次我都会先考虑自己的身份,因为这次不是我自己的DIY。最要搞清的是大家怎么理解,怎么看这趟旅行?我一直强调,没有人有权去设计别人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跟方法,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就是给出一些意见。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方案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度,让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弹性。
我去过很多次意大利,我觉得几乎每一次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东西,有一些是累积的,有一些是完全独特的,还有一些是很轻微变化了的。如果你真的对那个地方有一种迷恋,你肯定不止一次地去。意大利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在一生里头不停地去。
你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一座城市?
我会认真听取朋友们给我的建议。比方说,有的朋友到了一个城市会先去买一份报纸,无论那个地方使用什么语言文字;有的朋友会去找一家当地的电影院看场电影,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感受周边的环境;有的朋友一定要去坐公汽,要坐几线的公汽走来走去。我也常常会这样,这里面的关系很微妙。
至于我,几乎每到一座城市,都一定会去找它最老,最大的菜市场,这样我就觉得我好像和这个城市的人每天买什么,吃什么直接有联系了。甚至观察某个人今天买了什么菜?他会怎么煮?他的家人是什么样的?这个也很像一场游戏。看着这个人的长相就会想象他的厨艺如何,逐渐形成自己对这个人,甚至对一座城市的一种印象。
我觉得依据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经验,总是会寻找出他平常已经很在行的一些看东西的方法,然后对号入座地跟那个城市发生关系。但你必须清楚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体系,你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个人,所以之前就要有这种心理准备,这样就比较好进入。
在行走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发现什么?注意什么?以你的经验给大家谈一些建议。
我们总会有各种限制,如时间上的限制和资源上的限制等,而且我们这是一个团体活动,里面会有各种矛盾,对这些大家要先搞清楚,否则落差会很大。
其次,因为每个人对不同的东西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大家也要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形成互动。
另外,大家还需要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尽量在出发前将自己整个身体状态调整得好一点)。旅行这个事情,其实应该在旅行之前就准备好。
有些时候,你跑去老远的一些地方,以为自己会看到些什么,其实这些东西早已在自己的身边存在了。所以对于这个我也要提醒:我们要出门去看意大利,就要带着自己想象中的意大利出去跟真实的意大利去碰撞,看到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都会接纳,当你回到家,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时,就可能以此为依据做出一些调整,做一些改变。这就是跟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一步步接近的过程。
您走过这么多地方,对中国和意大利,还有香港的家居设计,您认为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另外,对中国整体家居设计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意大利是一个不大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的一个省。香港也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环境里发展到今天,而中国这么大,不能简单地进行类比,但我们应该去关注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里头究竟有什么样的经验?整个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这些才能慢慢地了解,帮助我们跟他们有很好的沟通。
像我们这趟去意大利,会在短时间里有很多资讯进来,但是如何保证我们吸收的东西是正面的,而不更多是负面的,从而形成全面的认知,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份,不只是一个导游。我会更多引导大家,但不会说这个不要看、那个不要看,但是看了之后,怎么让东西进入自己的系统很重要,而不是什么都塞进来,这会吃坏肚子。
我喜欢你的漫画,你的漫画里有些比较负面的情绪。我很好奇,一个很颓废的人为什么会乐于发现生活里的美,而且会参加这样开放的活动,把美介绍给大家?
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但我也必须接受自己就是这样的。或者我更乐意说,我是一个悲观到极点,又持乐观反弹回来的人,我自己可能在很早就已经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喜欢用漫画创作来表达。其实画漫画的欧阳才是比较真实的欧阳。但我觉得,无论如何人们之间沟通还是更重要的。我已用漫画做了一段时间的沟通,但总是有它的局限,所以就开始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大量地写和搞设计,务实。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更好地跟大众沟通的平台。但现在我又慢慢觉得,就算是这样的文字,也可以用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写。也许我还只是带大家进入一些陌生的世界的,以比较导览的身份,里头没有牵扯到太多很强烈的批判观点。
不过漫画我还是放不下的,一直在做着准备,我会重新开始。因为这种准备已经做了好几年了,我希望新的东西出来让大家更能看清我的矛盾和分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