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6题 20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3分)
头晕目眩() 瞬()间
骚()扰 猝()然长逝
玷()污 犬吠()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zhù()立 洗zhuó()
zǔ()咒duò()落
梦mèi() qī()息
3.按课文原文填空。(4分)
(1)夏蚊成雷,_________。
(2)________,江春入旧年。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
(4)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
4.根据要求填写诗句。(6分)
(1)《观沧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奇特,他收天地于胸中,观宇宙之变化,胸襟阔大,气吞山河。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消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思乡”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对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颂。(2分)
6.仿照下面的句式,选择恰当的内容,写出一个句子。(2分)
例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7~23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卫灵公》)
7.《论语》是记录________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8.将文中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生活中我们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这正如上文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出自本文的成语很多,请至少写出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山永远在
李国文
①一群人穿着鲜艳的登山服,在白雪皑皑的安第斯山间艰难地行进着。很少见到这样大规模的探险队伍,后来听解说,知道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希望实现登山的梦想,正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攀登。那真是一次悲壮之旅。走出每一步路,度过每一分钟,完全以生命为代价。任何人看到这个画面。都不由得肃然起敬。
②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的走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实在在地感受这座大山。
③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为3000米。最高峰海拔近七千米,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做后援,但即便在可以使用驴子驮物的山路上,盲人们也是步履维艰,行进缓慢。那么,他们要想攀上最高峰,该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了。
④据电视台的报道,这支盲人登山队在短短的行程中,已经有好几位上了岁数的盲人,在风雪弥漫的夜间宿营后,一觉睡去,再也醒不过来,将生命留在了安第斯山。于是,组织者便决定后撤,将登山计划放到未来更合适的时候,做更充分的准备以后再进行。一些走得兴起的盲人队员,不免有些失望,最后,他们还是想开了。无论如何,他们开始了行程,尽管离峰巅还远,但是,终究迈出了第一步,是结结实实在安第斯山上的一步,是纸面上的计划化为现实的一步。他们对记者说:“山永远在,我们还会来的。”
⑤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未来,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很不一样的。有了一个奋斗方向,我们努力追求了,结果也许离那个目标尚远,但我们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有这句话,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
13.本文记叙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这个画面”指代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盲人们登山的艰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你怎样理解?(用原文的话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何理解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本文,谈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树 叶
①一场风雨过后,街旁的树下就落了一层叶子。
②这是故乡的初秋,叶子也该是这些早熟的叶子,从湛蓝旷远的天空悠然飘落,百转千回之后遗落于地,并没有什么生命遗失的痉挛和苦痛的挣扎,一如它们生时的超脱、潇洒和平静。这是秋叶生命的涅磐(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人以此称高僧逝世——编者注)。
③由生到死,由死回生,它们附着于树,是为了丰富母体,辉煌母体,并不是做寄生虫,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而它们成熟后离开母体也只在于一种使命的完成。
④用不着唱赞歌。只需那一场风一场雨,秋叶便可如风雨飘飘落下。
⑤这是自然之秋徐徐拉开序幕,把广阔的天地做背景,把生命飞旋成这大舞台上最真实的道具。
⑥树叶可为演员,一个人却并非戏子,再好的戏剧于他们也只是戏剧。然而他们还是被这壮观的落叶场面吸引了。他们观摩着这大自然最好的舞剧,感到身心俱清俱纯。
⑦一个远来的游子,被这舞剧所表演出的热爱生命的主题而深深感动。他拾起一片落叶久久看着,看着,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了噼噼啪啪的燃烧声。
⑧游子于寂寞无声的街道上走了。那身影在白杨潇潇的原野上越来越小,最后,终于也走成一枚秋叶,镶在了故乡初秋的风景里。
19.第②段画线句“它们成熟后离开母体也只在于一种使命的完成”,“使命”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是秋叶生命的涅檠”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人们看到“壮观的落叶场面”会感到“身心俱清俱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⑦段画线句“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了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的含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何理解结尾“终于也走成一枚秋叶,镶在了故乡初秋的风景里”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24.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这个乡村、城市、祖国乃至世界,一定有许多使你感动或令你自豪的人、事、情、景、物……请你先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选出其中一个,再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如文学、亲情、生命、宽容、理解,又如母亲、班级、祖国、长城、成功等),填入所选题目的横线上,完成题目,然后作文。
题目(1)____让我感动 (2)___让我自豪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命题人 李志红)
(答案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