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殷晓伟
我决定采用《假如我能活到5岁》这个书名,完全是因为一个孩子,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就是她帮助我度过了一个儿科神经外科医生的最初阶段。她叫内奥米,病危住进我们医院时只有4岁。她患了一种极为复杂的脑瘤,昏迷不醒。
这是25年前的事。第一次手术后,内奥米恢复了知觉,甚至在绷带还缠着她的头时,她就表现出孩子充满活力的神态。我第一次和她交谈时,她缓缓地抬起自己的脚,以挑战者的口气说:“假如我能活到5岁,我要学会骑两轮车!”
在等待内奥米恢复体力、准备给她做第二次手术的那些天,我每天都要到她的床边看望她。每次我检查她的病历时,她都要站在床上对着我修改她的计划:
假如我能活到5岁,我要学会用双扣系我的鞋!
假如我能活到5岁,我要学会读连环画。
假如我能活到5岁,我要学会跳绳———向后跳!
第一次面对这种可怕的肿瘤,我却发现自己从这个仅有4岁的小女孩儿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勇气和胆量。
成人们大都倾向于这样认识和评价孩子:他们是幼小的、脆弱的、易受伤害的。而在我的经验中,他们却是坚强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