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才 陈国兵
共同部分
一、选择题
18.旧石器时代用作工具的石块与天然石块的主要区别在于()
A.更加经久耐用B.有人为加工痕迹
C.靠近考古遗址D.更加圆润细腻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特定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旧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与天然石器相比,根据生产和生活所需进行打制,明显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圆润细腻”是新石器的特征。正确答案为B。
19.四位学生在看完一场战争片后展开议论()
甲说:我反对战争,发动战争的人应该受重罚。
乙说:我也反对战争,销毁一切杀人武器才是最要紧的。
丙说:我想最关键的是要消除战争根源。
丁说:我认为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要轻言战争。
以上与孙武观点相吻合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孙武战争观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回顾孙武关于战争的主张。丁同学的观点与孙武所说“非危不战”及兵是“死生之道,存亡之道”相近。孙武主张“慎战”,他在《孙子兵法》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虑的。孙武又警告国君不可因愤怒而兴兵,将帅也不可因恼火而交战,一定要高瞻远瞩,以国家利益为尺度作出决策。正确答案为D。
20.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了解情况,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推断的历史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依据是“统一王朝”、“最先……推行了郡县制”、“中央集权”,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只有秦朝。正确答案为B。
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解析】本题以网上帖子入题,时代性强,考查考生对科举制的评价和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引言,帖子关于科举开始和八股考试开始的时间是错误的: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八股取士开始于明朝;科举制产生之初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文化传播,一味贬低否定科举制也是不妥当的。正确答案为C。
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
A.议会B.三级会议C.教会D.大陆会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政治状况的认识。英国从13世纪就存在的国会是资产阶级与国王斗争的主要场所;“三级会议”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出现的立法机构;教会是宗教组织;“大陆会议”是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的领导机构。正确答案为A。
23.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解析】本题以文学家的名言入题,考查考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这段材料形象地描绘了工业革命对旧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秩序的冲击:工业革命诞生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他们拥有着巨额的财富,引领着社会潮流,确实造成了“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的状况。正确答案为A。
24. 1870年由法国人主动发起的在历史上被称为“最愚蠢的一场战争”的是()
A.七年战争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与法国相关战争的认识,题干的限定条件有二:一是“1870年”,二是“最愚蠢的”,符合这两项的只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之所以被认为愚蠢,是因为这场战争既削弱了法国,又为德意志实现统一提供了机遇。正确答案为B。
25.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体现了现代化史观。通常认为,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社会的开始。解题的关键是把握“19世纪70年代”这一信息,此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期间,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正确答案为A。
26.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情况。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其实质是资本的高度集中。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垄断”既是管理组织,又体现了资本的集中程度,B项体现了这两方面的要求。A项着眼于科技与管理手段,D项着眼于企业形式,C项明显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B。
27.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意,“专制”是树的下部,“立宪”是树的上部,中间是断开的,二者截然分开。A、B、D项说法明显有误:君主立宪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由于保留了君主,不能说与君主制毫不相干。正确答案为C。
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解析】从材料中的“青岛归来”、“国贼罢黜”、“学生复课”、“商店开门”等信息可推断出此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缘起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还我青岛”是运动中的著名口号;迫于人民的压力,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惩办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所以有“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的说法。正确答案为B。
29.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把握,曲线图主要反映了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19世纪7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之后随着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但由于日本的侵华和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据此,表达最为准确的是A图。正确答案为A。
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淮海战役”这一信息。淮海战役的中心战场在徐州,徐州是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中心,所以B项正确。A项中“沈阳”与辽沈战役有关,C项与平津战役有关,D项与解放南京有关。正确答案为B。
31. 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说:“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德罗·威尔逊的理想。”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D.国际联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近现代国际组织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三十年前”和“宪章”,即《联合国宪章》,由此可以联想到威尔逊提议建立国际联盟的史实。正确答案为D。
32.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三个世界理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D.国家主权理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日内瓦会议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掌握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周恩来话语中的核心内容“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这种判断正反映了这一时期形成的重要外交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33.下页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
圣枝图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解析】该题以高昌古城壁画为素材,考查考生进行历史探究的能力和技巧。第(1)问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准确地解读图片中的历史信息,找出“景教”传播的依据。解答的关键是弄清楚哪些因素可以作为历史证据。第(2)问要求考生回顾所学知识,寻找支持题目结论的史实。第(3)问要求学生谈探究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落实到“怎么做”上来,如“查阅”、“发掘”、“参考”等。
【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解析】该题通过诗词赏读考查俄国农奴制的罪恶和农奴制改革。要求考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准确地判断和合理的阐述。回答第(1)问时可以依据诗中的一些信息,如“牲畜”、“奴隶”、“贵族”等。第(2)问考查的核心是作者的态度,作答时要深刻体会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答案】(1)农奴制。
(2)批判的态度。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35.美国建国以后,棉花种植不断地扩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棉花王国”。棉花的种植对于美国意味着什么?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概述棉花产量和奴隶人数的变化情况。
(2)这种变化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为什么图表中的年代只列到了1860年?
【解析】该题以独立后美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为素材,考查了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要求考生解读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回答第(1)问时要准确地表述“变化”,如“持续增长”。回答第(2)问时,要在奴隶制扩张和南北经济政治冲突之间建立起联系。
【答案】(1)棉花产量和奴隶人数持续增长。
(2)奴隶制不断扩张;南北两种不同制度的对立加剧;美国社会走向分裂。
(3)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1861年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随后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奴隶制度被废除。
36.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
【解析】该题从某个史学家的某个观点出发,考查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和评价。要求考生调动所学知识对不同角度的问题进行合理解读。回答第(1)问时要突出鸦片战争前我们的闭塞无知和“锁国”政策。对第(3)问作答时,要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再给出相应的历史依据。
【答案】(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
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
37.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
【解析】该题从一个完全崭新的角度考查了对法国《人权宣言》的评价。提供的角度是法国女作家对《人权宣言》的“女权版”阐释。解答时需要学生从当时社会对于《人权宣言》的感受出发,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部宣言的进步性与反映出的时代印记。评分标准给出了五种不同的得分层次,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全面”、“历史”地评价历史事物。
【答案】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38.
“中国的1978”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的学者说,这是中国的重新出发,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历史为什么选择了1978年,这既是那个时代一批人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集体思考,也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
站在30年后的今天,以“中国的1978”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展开论述。
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通顺流畅
【解析】该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中国的1978”的认识和评价,属于开放性论述题,要求考生独立地、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物提出看法,并进行论证。回答时,首先挖掘题目隐含的信息:1978年是新时代的开始、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改革大舰起航等都是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就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在评分标准中,对“观点突出”、“史实典型”、“论证充分”和“文字流畅”有特别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突出对这方面技能的培养。
【答案】本题旨在了解考生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评判能力,驾驭、运用史实的能力以及历史叙述与论述的能力。本题可以选取一个视角,也可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本题每卷至少应由两人评阅,各人独立打分,以所得平均分为最终得分(有小数出现则4舍5入);如果两人给出的分值之差等于或大于阈值,应由中心组重新评阅。
(1)主题:能够依据题目要求。
(2)观点:观点突出。
(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
(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
(5)叙述:文字通顺流畅。
Ⅱ试题特征及复习建议
今年的上海高考历史单科试题平实而不平凡,灵活而不离谱,简洁而灵动,新颖而自然,非常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历史探究意识的考查,很好地贯彻了考试大纲的意图,是新课程高考理念又一次成功的实践。其与往年命题相比,又表现出了如下新的特征。
1.考查内容方面
(1)特别注重对历史事物特征的考查。
一是考查考生依据历史事物的特征展开判断分析,并得出正确答案的能力;二是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素材,通过分析探究得出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如A组题中的第2、4、6、7、9、11、12等题,就依次考查了“法家思想”、“豪强”、“安史之乱”、“宋朝官制”、“元朝疆域”、“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的历史特征。在B组题中,第3、4、6、7、8、11、16、17等题,就依次考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端午节的风俗”、“中华法系的内容”、“黄帝部落的崇拜”、“信息时代的产业结构”、“唐宋时期的启蒙教育”、“农耕文明的政治制度”、“福利国家”等历史现象的基本特征。这种考查避免了思维力度较小的、简单的历史情节再现,使试卷的内容更具思想性。
(2)特别注重对历史探究意识和能力的考查。
由于试题减少了简单而直观的判断,应试过程中考生运用分析、推理和判断的思维含量便增加了,完成试卷的探究力度也就加大了。今年的选择题中几乎所有的题目都带有多种角度的限制条件。如A组的第3题,短短20多个字的题干中就含有了“断代体史书”、“志”、“两代人合作”等三个限制条件。此外,具有新颖的历史情境,需要依靠严密的推理方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也不在少数。如A组的第13题,考生要想得出正确答案,就必须熟知史料运用的基本常识,在对四则原始史料作认真的对比分析之后,才能给出正确答案。在四则史料中,根据时间看,与中共一大关联度相对较小的是“护照”和“汇报稿”;在“船票”和“合影”两个素材中,由于马林是出席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的代表,所以,在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内与马林的合影更能说明尼科尔斯基的身份。主观题中的探究性更为突出,如A组的第17题要求说出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著作结束的理由;共同部分第33题要求为景教传入高昌寻找依据;第34题要求从诗歌中读出俄国制度的变迁;第35题要求从棉花种植规模的变迁中分析出美国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革;第37题要求从《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作者的角度评价“人权宣言”等。
(3)特别注重历史教育的方向、史学研究的动态以及时事热点。
今年的试题仍然大量地考查了概念史、阅读史和心态史等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话题,注重对文明史观的渗透和考查,如B组的第16题。此外,试题也不忘记关注史学动态的渗透,并要求学生参与到其中,如共同部分的第36题。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试题对这些时事热点也给予了适当的关注,如共同部分的第32题考查了周恩来的外交贡献,第38题要求考生站在30年后的今天来评论这段不平凡的历史时段。
2.命题技巧方面
(1)设问角度灵活巧妙。
试卷的灵动总是通过各种巧妙的设问角度体现出来的。今年的上海历史卷就能充分地给人以灵动的感觉。比如,A组的第13题通过分析证据的合理性考查中共一大的历史;第17题通过分析选“苏联的解体”作为某个著作结束的原因来考查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B组的第11题通过唐宋蒙学教育的内容来考查儒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共同部分的第19题通过考生对战争片的议论来考查孙武的军事思想,并进而考查考生的社会观念;第23题通过对司汤达小说语句的理解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历史影响;第24题通过分析“最愚蠢的一场战争”来考查德意志统一包含的历史智慧;等等。这些巧妙的角度构思既改变了试卷内容的呆板,又提升了试卷的探究层次。同样的灵活角度还体现在主观题中,如共同部分的第34、37题,透过诗词抒发的情感考查历史上的改革,透过妇女人权宣言考查对人权宣言的评价。
(2)情境创设简洁明快。
这几年的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很注意“返璞归真”。特别是今年的试题,对材料的使用和情境的创设普遍着墨不多,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语言精炼、设问简洁,力求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清晰的思路。以“共同部分”的选择题为例,第18、22、24题的情境创设都只在20字左右,但考查的都是极为深刻的历史问题。除了第37题设置了两则材料外,其余主观题都只是提供了一个探究场景。
(3)素材选用新颖多变。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上海历史试卷对新情境和新素材的使用更加密集和频繁。根据分析统计,这份试题主要运用了10种不同类型的素材,具体如下表:
(4)能力要求梯度明晰。
上海历史试题总能给人以人性化的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试题能力设置上的梯度性。如主观题的问答设计,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进行设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有话说的基础之上,还能以较好的心境将该说的话说好。
以上这些特征都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改革成果,对我们平时的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在即将进行的2009年历史高考复习中要注意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注重对历史事物、过程基本特征的把握。
2.重视对历史学习和探究方法的掌握,注重对基本学科能力的培养。
3.注重对新题型命题特色和解题方法的研究。
4.更加关注历史研究领域新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