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卡宁
摘 要:结合近年的经验和体会,在应用型人才视野下,认真研究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状况,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拓展活动开展的渠道,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社会实践;大学生
1 社会实践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1.1 加深和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让他们接触社会,亲自体验生活的艰难和不易,接受挫折的挑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实践的经验是大学生终生受益的珍宝。
列宁曾经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才干,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窗口,是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结构完善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专业学科知识,而这些知识主要侧重于理论的系统性和概述性。不过,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的、复杂的、非典型的。这难免会造成很多学生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却又不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尴尬局面。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准确定位,看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同时,这个过程也为他们创造了深入研究、勇于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机遇,从而有利于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增强和筑牢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现有的教学体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同时,社会对人才规格与质量的需求也有更高的标准。而社会实践无疑会将这些现实展示在大学生面前,使其加深对社会的全面认识,为他们创造了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的机会。
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在去年暑假期间到德庆县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体会到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气象和新面貌。一位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在实践日记中写道:“长了那么大,第一次了解了农村、农民、农业的真正含义,亲眼目睹着眼前的一切才使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自己肩负的责任。”社会实践给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而真实的教育课。通过了解农村与城市生活的差距,农民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激发大学生对农村问题的深深思索,了解到我国的民情、国情和乡情,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3 提高和锤炼大学生的发展能力
该学院学生赴德庆调研后,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发展能力既是事关个体的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事关整个社会及其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带队老师则坦然,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最优秀的老师也无法教给学生终身不变的知识,而传授给学生的应当是一种基本的知识结构和了解知识的能力。所以,学会学习,不仅是一个生存的手段,而且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发展的工具。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的发展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为其发展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首先,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之领悟到仅有课堂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继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得以生存与发展,这既是知识观的内容,也是发展观及其发展能力的内容。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文化素质、能力基础、动力机制、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等,这些都是大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第三,社会实践活动的渐进性和发展性,使大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他们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的主体,体会着社会实践活动对其发展能力的促进。第四,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平台,使他们看到了理论与实际,社会需要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差距,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这也为大学生发展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试验场。
1.4 重塑和凝炼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该学院学生在每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都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学生深入到农户、到田头,在家里、在地里、在村边杨树下与干部、村民拉家常、促膝谈心、畅谈未来。去年,该院学生到了一个较偏远的山村调研,该村多年没出一个大学生,当地村民很崇拜大学生,对他们大多存在敬畏心理。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与村民打成一片,放下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架子,没有任何狂妄自大、目中无人、骄傲自满的言行,而以村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沟通交流,用真诚对待真诚,用热情对待热情。临告别时,当地的干部群众仍依依难舍,那场面,既体现了干部群众对大学生的感激之情,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而大学生在活动中深入山区、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和老百姓促膝谈心的举动,表达的是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一种真挚感情,同时,这种行为也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了新一代知识青年的良好形象,让人倍感当代大学生的亲切。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探析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以生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内容,以形式多样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帮扶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应用型人才。
(1)发挥地方优势。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紧密与地方党委、政府、企业配合,齐抓共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设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全市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405万。东接广佛经济圈,西连大西南,地缘区位优势突出。地处沿海与内陆的交通要冲,距香港水路142海里,是沿海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横穿肇庆的西江是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全国第二大河,可东通广州、深圳、香港,西抵广西梧州,南达江门、珠海、澳门,北上韶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肇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肇庆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地区,盛产大米、松脂、玉桂、竹子、南药等。四会、高要、广宁、封开分别被评为“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肉桂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松脂之乡”。德庆皇妃贡柑被评为“中华柑王”。河台金矿年产黄金过万两,素有“北有烟台,南有河台”之称。有“广东绿”之称的广宁玉石,分布面积达10平方公里。肇庆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砚都”、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称号。肇庆具有的优势和潜力,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04年暑期,经济与管理学院就与肇庆市德庆县进行旅游方面和古村落开发方面的调研合作,写出了两篇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005年暑假,经济与管理学院又组织大学生服务实践队,到云浮市新兴县开展“学习'三个代表'、服务百镇千村”行动,对该县的龙山旅游度假区进行调研。2006年暑假,经济与管理学院又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到云浮市都扬镇,对当地的区域经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组织小分队参与肇庆市端砚行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调查报告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评为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挑战杯”大学生科技课外学术活动作品竞赛一等奖。2007年暑假,经济与管理学院与肇庆市德庆县政府合作,针对德庆县委、县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组织了35名大学生和17名老师对德庆县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的调研,最终形成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破解十大难题》、《政府组织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两本专著,该项调研报告,受到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同志的高度赞扬。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所到之处,师生为当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2)突出专业特点。高校具有科技优势,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这使得高校可以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重点放在突出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上。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至今仅十二载,已拥有近40名专业性强、基础扎实、善于科研、学科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6位,博士8位,学生人数近900人,分别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该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的发展,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在打牢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注重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倡专业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根据学院各专业的特点,该院党委领导和行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分别组成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旅游研发服务队、税法宣传队、经贸知识咨询队、社会状况调研队、营销策划队等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及肇庆、云浮一些县(区)。这既使学生担负起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服务责任,又使学校把教与学、学与用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和转化、吸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最优的社会效益,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观该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名列学校前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建立运行机制。斯坦福大学校长曾经说过,“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我要说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的斯坦福大学。”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区域经济与高校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看其能否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小康社会建设作出贡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为加强与社会、地方政府的联系,已建立了一整套教学、科研、生产建设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而且已经收到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认为,企业与高校合作,教育生产力较快地转变为企业生产力,生成经济效益,高校和区域经济实现了双赢和互动发展。近年来,肇庆市兴办了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但数量少,科技含金量低。未来,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计划在肇庆各县(区),与当地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合作,以此促进经管类人才和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把社会实践与当地社会经济需要相结合,才能防止老师教学的盲目性,才可以利用地方的有利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在学校中无法开展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应用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和现代化建设相联结的桥梁和纽带。
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产、学、研”、“文化服务”等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品牌,逐步锻造和构建了一个既稳定持久,又能频出新意的社会实践品牌活动系列,以品牌树形象,推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