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冠男
《声现象》一章中要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主要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体振动与声音的关系,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速,探究发声体振动的实验,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回声,音调及影响音调的因素,响度,音色,声音传递信息及应用,声音传递能量,噪声的定义等.下面用知识结构图(概念后括号内数字为该知识在2007年全国82份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次数)的形式将本章知识点加以梳理,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
例1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振动大于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例2 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的.
分析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同一物体的频率可以调节,如鼓皮、琴弦绷得越紧,笛子内部的空气柱越短,它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这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我们能辨别对方是谁,靠的就是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答案:音调音色
例3 小明家对面的住户正在装修房间,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影响,小明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
A. 将门窗关紧
B. 用棉花塞住耳朵
C. 将门窗打开,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
D. 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
分析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这三条途径可以同时采用,也可以不同时采用.如果能同时采用,减弱噪声的效果会更好.故答案为D.
练习
1. 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___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到学生的耳朵.
2. 文娱委员引领大家唱歌时,发音太高了唱不下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 速度B. 响度C. 音色D. 音调
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参考答案:1. 振动 空气 2. D 3. A
责任编辑 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