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调”的流年

2008-10-08 07:10罗雪挥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36期
关键词:曲艺天津

罗雪挥

天津这个水旱码头,南来北往,五方杂处,催开了曲艺的万紫千红,但时调是俗歌俚曲,难登大雅。新社会,时调翻身,王毓宝功不可没,她说新唱新,把市井小调净化为革命样板,“天津时调”应了景,过了关,还扎了根,待到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是民间的调

王毓宝一辈子忘不了高五姑。

上个世纪20年代,高五姑享誉津门。她唱时调,高亢激昂,内里却凄楚悲愤,“一出风尘便不凡”,当时的新老茶园子都争着聘请她去演唱。高五姑乘坐的豪华包车,光照明的灯就有四盏,车夫在场外伺候着,远远地看见亮光过来,便知道是五姑唱完了夜场。只是高五姑被人教唆,抽上了大煙,声容顿减,三十一过老板就不买账了,她被撵出了舞台,逢了严冬,在一家白面儿馆里冻饿而死。同行赶来收敛尸骨,已经晚了,她已经被排子车拉到野地里埋了。

王毓宝为艺人的前途心惊胆寒。父亲安慰她,咱不打算一辈子唱时调,你帮爸爸挣几个钱,以后选个好女婿走就完了。王毓宝还是唱了一辈子,也红了一辈子,她13岁登台,到今年8月,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正好82岁。

“蜻蜓虽小,够多么样儿的玲珑”

时调就是“时兴小曲儿”,盛于清末民初时期,主要包括天津土生土长的靠山调、鸳鸯调、大数子和一些从外地流入的民歌小曲,如《拉哈调》《后娘打孩子》等。起初是搬运工、轿夫、绱鞋匠以及剃头匠等穷苦人的自娱自乐,后来才出现了专业艺人,比如王红宝,被誉为“时调中的谭鑫培”,有人形容她的声音“像笛箫一样晶莹透体”。时调也有传入烟花柳巷的,成为妓女傍身的技艺,被称为“胶皮调”“窑调”。虽有反映时事的曲目,如《民国六年闹大水》《直奉战》等,时调里多的还是俚俗小曲,像《情人顶嘴》《单顶嘴》《双顶嘴》《从良后悔》《跳槽后悔》《妓女悲伤》《寡妇托梦》《嫖客收心》等。

王毓宝入行就是为了“一口饭”。1926年,王毓宝落生在天津市河北大街石桥西胡同的一户手艺人家,六七岁就开始走票,以票友的身份演唱时调。父亲王振清,是大宅门里的油漆匠,酷爱演唱靠山调,老年失业后,每天拿着弦子给人家去“溜活”。家里除了当就是卖,只得教女儿唱时调,维持一家八口的生计。父亲没文化,讲不出“出字归音”的道理,只在口型上找,每当王毓宝唱对了,他就说“字正了,口型就别动了,一动,字就跑了”,要求王毓宝将那些坑坑洼洼的小腔都唱准了。王毓宝的父亲爱惜这个曲种,从来不肯向女儿传授那些坏段子,靠父亲口传心授,靠听别人唱时照葫芦画瓢、死记硬背,王毓宝出了师。小小年纪便崭露头角,受到行家夸奖。她嗓子又冲,唱得字眼又清楚,人们说,这嗓子算没“挡儿”了。1946年的《天津中南报》记载:“盛况空前,座无隙地,捧者如狂。”

只是在旧社会,曲艺演员都被统称为吃开口饭的下九流,时调地位更低。天津著名的歌舞楼“小梨园”,观众多是所谓上流社会的人。听说王毓宝的时调没有那些乱七八糟,才破例让她上场。结果一场比一场叫座,时调总算登了回大雅之堂,王毓宝再也不用为“唱一段一打钱”的小茶社演出而拿包银了,日子也就不为难了,能坐包车,也能置新褂子、新鞋。但时调毕竟是小曲,比不了京剧是国戏,买房子置地还是不敢想,也就是一个小康。

“一夜金风扑面吹”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只用了1天时间,就攻进了天津城。天津军管会文艺处成立了旧剧科,专门负责戏曲、曲艺方面的工作,还给艺人办了学习班。艺人们恢复了演出。王毓宝仍旧赶场谋生,还是一粒散砂。直到1953年,经人推荐,她加入了天津广播曲艺团,听说这里挣死工资,看病能报销。王毓宝从此正式成了公家的人,一天8小时,一半学习,一半搞业务。她还唱,但都是对着电台的话筒唱,因为当时录音设备简陋,基本上都是直播。

新政权下,旧艺人的改造提上了日程。戏曲界明确提出了“改制、改戏、改人”的“三改”方针,不变也得变。

解放前红透天津卫的小彩舞,即后来的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天津文化局的干部亲自去看她,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不唱新节目”。干部再次动员她时,她说,“我从三轮上摔下来,把脑子摔坏了,记不住新词”。但她不久就进了步,演了志愿军英雄吕松山,也演了《新事新办》的妇女主任,还赴朝鲜慰问演出。

王毓宝也得改。组织安排王毓宝改唱单弦新曲目《罗盛教》。结果群众提意见,说王毓宝唱单弦全是时调味。王毓宝当场撂了挑子,“我不唱这个了啊,你不要我唱时调我走了,不干了!”领导只得同意她继续唱时调,但必须改,而且不能新瓶装老酒。

可人们的观念当时还比较保守,骆玉笙创新的唱腔曾被许多人讥讽,认为是非驴非马“四不像”。王毓宝顶着巨大的压力,与祁凤鸣、马涤尘等著名弦师合作:放弃了场面桌;取消了每番最末一句必加“哎咳呦”的老套子,改编了新曲目,比如《摔西瓜》,内容是看情人,买了半斤螃蟹十两虾,怀抱一个大西瓜,没留神就摔一马趴,螃蟹跑了,虾也蹦了,还摔一身稀泥。这个憨厚活泼的新时调,得到了满堂彩。此后,《提意见》《制寒衣》《绣荷包》,新鲜的小曲一段接着一段。时调正式更名为“天津时调”,老树开出了新葩。1957年11月29日《新晚报》一文说:“时调由于解放前一度流于低级趣味,解放后遭到人们摒弃,然而现在的时调在天津遍地开花,天津职工汇演中最普遍的节目就是时调,这不能不说时调革新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清浊分流,还要分咸淡”

1958年,王毓宝赴福建慰问演出“天津时调”,观众看不懂了,为什么这个“好听的女高音”只是徒手站在那里唱,这是时调的老传统,多少老艺人就是背着手,站在舞台上,以唱取胜,唱完一鞠躬就下台了。但群众提出了意见,王毓宝就上了心,她半路出家,开始学习动作,解决了“手往哪里搁,眼睛往哪里看”的问题。

“天津时调”还得变。1958年,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成立,著名作家赵树理当选为曲协主席。他撰文《我们要在思想上跃进》,“在今天,已经没人怀疑自己不是主人了。当了主人,就要问一句:我为社会主义服了什么务?大家都在大跃进,我们曲艺界要配上步子。”

曲艺界的“改进运动”渐渐演变为反映新时代、新内容的“说新唱新”运动。要赞美新社会新生活,歌颂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欢呼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重大事务,如《婚姻法》的颁布等等进行宣传。1958年,王毓宝以《翻江倒海》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这个曲目是反映天津人民根治海河事迹的。小调唱出了大气魄,“见无数的大标语,颜色真鲜艳,上面写清浊分流,还要分咸淡,好几十万大军,那干劲冲破天。铁锨翻上下,土车似火箭。红旗在满天飘,平地开大川。”汇演期间,不少知名歌唱家登门求教,有人连夜抄写《翻江倒海》的歌词。

王毓宝同期作品还包括《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毛主席送我上讲台》《红岩颂》《常青指路》《清华参军》《重上井冈山》《刘主席来到花明楼》等。由她演唱的天津时调《大寨步步高》,更是红极一时,唱响了全国。1972年,王毓宝推出了《军民鱼水情》,出现了满街传唱“红旗飘飘,歌声阵阵”的盛况。

“丹桂开花不大自由”

文革期间,“天津时调”被视为“出身不洁”的黑五类文化,开始在舞台上销声匿迹。王毓宝也在劫难逃,“说我是特务,其实我嘛也没有,都是别人咬的,我说我从小干这个,我要有那能耐我不干这个。”王毓宝被关进了“区别对待组”,团里还有“坚决打击组”,寒冬腊月,这些“牛鬼蛇神”都得上外面去捏煤球,包括拉坠琴的瞎子。王毓宝被放出来后,去买月票,才知道日子不短了,已经八个来月了,82岁的老母亲不见了闺女,天天坐在家里哭。

王毓宝又开唱了,名气越来越大。一天夜里12点,王毓宝刚刚睡下,又被人拍门叫醒,说是首长接见。王毓宝匆匆赶到了干部俱乐部,等了好久,刚洗完澡,还穿着睡衣的江青出现了。江青要听天津当地的曲种,王毓宝为她演唱了《大寨步步高》和《秋景》,江青追问王毓宝,会唱老的吗?王毓寶回答,老词都忘了。看见王毓宝穿着土啦巴唧的蓝布褂,留着革命的“卓娅头”,江青责备她,说演员怎么能够打扮成这样啊?也不烫烫头发。演员就该有点特殊化,布拉吉也得穿,别打扮得男女不分。打那以后王毓宝就烫了头,因为是“首长”命令的。

王毓宝给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周扬等都唱过天津时调。粉碎四人帮以后,她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了《心中的赞歌向阳飞》,“我唱洪湖水,总理拍手随,我唱南泥湾,总理来指挥;再要往下唱,总理怕我累,站起身叫我坐在他周围。”每次唱到这里,王毓宝一字一泪。而对于江青的讨伐,则是“喜听大地响春雷,党中央斗战妖魔除掉白骨堆”。

“今年飞过去,明春转回”

“‘天津时调,它一直是跟随时代与社会发展而不断改革前进的。它的面貌日新又新,步伐不停,因而它才一直葆有艺术的青春。”这是天津市曲艺团原团长王济的总结。而王毓宝真正成了时调的大家。一亮嗓就先声夺人,穿云破石,拔地而起又急转而下,沉落低徊,常常落腔未毕便立即掌声如雷,更难得的是她唱出了“天津味儿、北京字儿”,“天津时调”唱开了,王毓宝走南闯北,唱了20多个省,“走哪哪儿受欢迎。”“悲媚脆亮”的时兴小曲,终于在王毓宝手里活泛大气,玩转乾坤。传统的《怯五更》曲调俏皮,新段子《熊熊之火》将之改变成了控诉不正之风迫害的悲壮之歌。上个世纪80年代,王毓宝演唱《梦回神州》,表现台湾游子的思乡之情,则采用了《老鸳鸯调》,“意蕴深沉,由低徊伤怀,渐转激越昂奋”。

只是随着时代发展,电视网络夺了观众。时代不同了,即使是像《军民鱼水情》这样的红色经典,演唱时也得把“贫下中农”改成“父老乡亲”。王毓宝的徒弟、天津市曲艺团演员刘迎告诉记者,如今,欣赏时调的观众少了,而且80%都要看传统曲目,那些紧跟时代的曲目逐渐被淘汰。她自己也应过景,比如奥运来了就唱奥运,反法西斯周年纪念的时候,还唱过《王二小》,但是刘迎最叫得响的新曲目,还是根据传统故事改编的《霸王别姬》,在第十三届津门曲会上,观众认可,反响热烈。王毓宝自己最喜欢的曲目也还是老腔调,她告诉记者,“我还爱我传统的《踢毽》,我喜欢这词,唱法没怎么大动。”

1997年,王毓宝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在心脏里装了支架,不得不告别舞台。她坚持传艺,徒弟高辉曾获全国鼓曲大赛金奖,一曲《春来了》赢得盛誉;最小的徒弟、6岁的李思彤则以《欢乐奥运》,获得了全国少儿曲艺大赛银奖。王毓宝的宗旨是“不下功夫就没有饭。”徒弟刘迎跟着王毓宝学了4年,得了3个字:“台上见。”得知师傅病重,刘迎妆没卸就赶到重症监护室,王毓宝鼻子上还插着氧气管,劈头就问:“你演出了,演得怎么样?”

如今,王毓宝是天津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的委员,继续奉献,退休工资和以前一样,还能定期休养。前不久,老艺术家们聚会,饭桌上,王毓宝又想起了高五姑,她特地找到了领导谈感想,要感谢党,感谢组织,感谢领导,对老艺人老有所养。王毓宝感慨新社会时调演员地位高,“人民的宣传员,党的喉舌,艺术家!过去管我们叫戏子,唱玩意儿的。”

2006年6月,“天津时调”和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等一起,当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原因为:其一,它是天津曲艺形成、发展、成熟、兴盛以及衰退的缩影;其二,它与当时民风、民俗有密切关系,是研究天津城市历史沿革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本文感谢安宝勇先生提供新闻线索及资料)

猜你喜欢
曲艺天津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曲艺泉城》
齐心聚力 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曲艺学科发展
《天津之眼》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从健康曲艺生态看曲艺学科建设的紧迫性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