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邢 亮
摘要: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机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在外部灌输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2-0038-03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深刻变革、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视野。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的基本教育方针。高校以育人为本,而育人的核心工作是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大学生,能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这就要求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大学生塑造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保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要求,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就必须在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上下功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机遇。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外部灌输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社会思潮,这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立足国内现实,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当今时代,大学校园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争夺的主战场之一,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借机而入,毒害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扰乱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干扰了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科学的、核心的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的社会思潮,使师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高校抵御各种不正确社会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力武器。大学校园各种思潮是整个社会思潮的“晴雨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校园社会思潮,往往就牵住了整个社会思潮的“牛鼻子”,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引导着整个社会正确的主流价值取向。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机遇。
1.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一方面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取向。高校要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就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方向,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价值尺度,她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4]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方面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方向,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二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的强大理论武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5]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多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首先必须确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底线。第二个层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把握改革与创新这个时代最强音,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第三个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当今中国人民最根本、最现实的利益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奋斗目标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第四个层面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虽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要在大学生中普遍开展“共产主义ABC”教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3.在外部灌输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直接产生于并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观念形态,与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不可能在人们的思想中自发产生出来,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6](要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宣传、“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动机,才能行动起来。”[7]事物的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必须经过大学生主体的选择和确认,形成坚定的自我行为理念,内化为个人的品行特征。因此,要在提高“灌输”艺术魅力的同时,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积极寻求外部“灌输”与自我体验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外部灌输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尊重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尊重大学生的自觉自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思路。
4.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当前,我国大学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大学校园中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和社会思潮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互联网的普及、国际教育合作的增多,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异国宗教文化和行为习惯、生源地亚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冲击、充斥着大学校园,这使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就要坚持“和而不同”的辩证原则,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使校园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独立的特点,同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思想理论课程教学必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大学生中最大程度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念和坚定信念。[8]只有真正在差异和多样中才能更好地凸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性和整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06-10-19:(1).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10-15(01).
[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5]曾庆红.关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J]. 新华文摘,2007(10).
[6]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345.
[8]李斌雄,张俊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3):9-13.
[责任编辑:陈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