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雯
地点: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
时间:中午
场景:“嘿咻!嘿咻!嘿咻!……”四个男生抬着一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走向校门口。
他们是谁?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原来,这是桐乡一中高一(16)班的学生们抬着他们从全校各个班收集来的饮料瓶,正要到校门口去出售给已经联系好了的废品收购点老板,班里还有几大袋要拿出来呢。他们中午时间不好好休息,为什么要忙着收饮料瓶卖呢?这事还得从他们刚进校不久说起。
倡议书与清晨的那对母女
记得刚刚开始高中学习生活不久,大家对高中的一切以及自己高中生的身份都感到新鲜有趣的时候,16班和学校其他的班级一起接到了来自学校另一个16班——高三(16)班学哥学姐们的倡议书,倡议大家把平时喝过的饮料瓶收集起来,由高三(16)班的同学归总出售,用卖瓶所得的钱资助一名校外清洁女工的女儿。那是怎样的一个小姑娘啊?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捐款给她呢?高一(16)班同学不禁想。
小女孩叫黄盈,今年才6岁,从三四岁起就跟随父母离开老家重庆来到嘉兴桐乡。黄盈妈妈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区做清洁工,父亲在建筑工地干活。收入微薄的一家租住在桐乡市郊一个小出租屋内,由于不放心女孩单独待在家里,母亲工作的时候就把她带在身边。每天凌晨4点左右,小黄盈就要跟随上班的妈妈出门去了。
了解这些的16班同学对小黄盈很是同情,但也有些迷惘——这个家庭的贫困不是还只是学生的我们改变得了的呀。但去年10月清晨的一幕让他们豁然开朗。虽说才到秋天,但早晚较大的温差使秋天的凌晨显得格外的清冷。到早上6点多的时候,黄盈妈妈的清洁工作进行到了小区靠近河边的道路上,小黄盈乖乖地跟在妈妈后面,不时和晨练的居民擦身而过。和妈妈一样,她穿着布鞋的脚上没有穿袜子,没戴手套的小手在不停地搓着,这时,一个晨练的奶奶叫住了这对母女,从口袋里掏出两副手套给小黄盈母女戴上……看到这一幕的高一(16)班同学深受启发——或许我们不能彻底改变她们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温暖她们。那一刻,高一(16)班同学一致的想法是要给黄盈小妹妹买双袜子。
“请相信我们!”
16班同学开始更加积极地收集塑料废品,同时也开始偷偷酝酿一个计划:高三同学即将面临高考,不能再让他们在这项活动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把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在16班继续下去。
班长钟伟良和团支书范婷婷代表高一(16)班向高三(16)班学哥学姐表达了自己班同学真诚的心愿,一句“请相信我们!”让高三的学哥学姐最后点了头。在正式接棒前,高三(16)班学长带高一(16)班的同学进行“实习”。高一同学诚恳踏实的实习表现很快得到高三同学的肯定。一个月后,两个16班完成了爱心任务的交接。
高一(16)班的同学开始2—4人一组拿着大蛇皮袋到各班收集饮料瓶。考虑到一大袋瓶子不太好拿,重量也不轻,班长安排男生来执行任务,这让同样渴望尽点力量的女生们有点小郁闷。不过,她们奉献爱心的机会很快来了。一次收瓶时遇到有个班的班长不在,那个班的同学要求等班长回来再说,几个男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善言辞的他们就拎着蛇皮袋杵在了人家班级门口。女生听说了这个消息,马上派了“救火小队”前来助阵,和那个班的同学积极沟通,一番商量下来,任务顺利完成。此后16班的收瓶、卖瓶活动中开始有了女生活跃的身影。
而采买衣物、玩具,看望小黄盈的时候更少不了女生,渐渐地,小姑娘和这群哥哥姐姐开始熟悉起来,跟着妈妈上班的时候会抱着哥哥姐姐送的玩具和妈妈说,哥哥姐姐这次又教了她什么。
我们所能做的
其实在接过资助小女孩的爱心接力棒的同时,高一(16)班也接下了校团委交给的与当地民工子弟学校——文华小学三(2)班结对助学的爱心任务。面对这些比小黄盈大些、也和自己一样在校学习的弟弟妹妹,同学们的感触更多。
“我念小学的时候,从来不曾为少一本练习簿或一支铅笔发过愁,可是这里有的小同学对新年的愿望就只是要一支新的自动铅笔。”高一(16)班的同学们开始了思考: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有的同学提议把自己已经不用的书籍、文具都捐献出来给结对班级的弟弟妹妹;有的同学提议大家向全校发起倡议,每个同学每学期从自己的零花钱里节约一元钱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购置练习簿……这样的提议还有很多,同学们都希望把温暖带给更多需要它的人。“能尽我们自己的力量给他人增添温暖,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高一(16)班的班长说。
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说:“其实,小黄盈和文华小学的小同学也帮助了我们!我们的高一(16)班这个大家庭在资助、帮助他们的爱心行动中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温馨了。”
结束采访的时候,记者在想,16班的同学们面对着繁忙的学习,还想着献爱心,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温暖的援手,他们辛苦并幸福着。相信等待他们的一定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明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两年以后,当这一届高一(16)班面临高考的时候,又会有另一个“16班”出现在他们面前,诚挚地要求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