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羽
想当年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每每跟父母闹起矛盾来,最常用的抗议词就是:我已经长大了,别老是把我当成小孩子!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可父母笑着对我说:“在我们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姜昆:孩子就该做孩子的事
可惜现在不流行听相声,否则,你也会像我一样喜欢上总是笑眯眯的姜昆。不久前在“2007年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中,姜昆以一贯的“好人”形象高居榜首。不过,随即有媒体报道,对女儿姜珊来说,这个老爸曾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
说起姜珊,很多和我一般大的人还记得,1992年的央视元旦晚会上,她和一位歌星联袂演唱主题歌《祝福明天》,一举走红。之后,这位刚刚13岁的初中女生开始演出不断,唱片销量高达数十万张。
可是不久,这位少女歌星却突然在公众面前消失了。
原来,老爸姜昆眼看着女儿声名鹊起,由最初的开心慢慢变成担心:这样下去女儿一定会荒废学业。于是,他非但不支持,反而利用自己在演艺圈的关系四处“堵”她的路。对此,姜珊很不理解:换了别的父母,高兴还来不及呢,您怎么能这样!
但老爸这次“恶人”做定,为了让女儿安心读书,他干脆强行送她去澳大利亚留学。尽管有老爸“20岁让你重返演艺圈”的承诺,姜珊仍然痛苦、伤心、怨恨,却也无可奈何。
时光荏苒,姜珊长大了,她找到了自己更喜欢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影视制作人。她对名人老爸说:“名人有名人的烦恼,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精彩!”
身为明星的姜昆,为什么当年要极力“扼杀”女儿的明星梦?我想,那是因为他更清楚,如果不把文化基础打好,就算进入娱乐界,也终究走不远。拔苗不能助长,今天的默默等待,是为了明天更好地飞翔。
小聪:孩子不应该“欣赏死亡”?
最近,西安初中生小聪(化名)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母亲的恐慌,最后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小聪的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你欣赏什么”,小聪在文章中写道:“我欣赏死亡。”
乍一看,我也吓一跳。一个好端端的花季少年,怎么会说出这种让人汗毛直立的话?第一感觉就是:这孩子心理有问题。
看过网上摘出来的作文选段后,我释然了。请看——“人人都要面临死亡,应该快乐地去面对死亡,不应该惧怕死亡这个词……”你从中读到什么?我读到的是一颗乐观、开朗、豁达的心。
随着媒体的采访,小聪同学的形象慢慢地具体起来。这位13岁的男孩子在学校是个积极活跃的好学生,与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从小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书,懂得多,也爱思考。据老师说,小聪经常会有一些和同学们“不一样”的想法,比如,一次班里讨论一件事:有同学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那位老人却连“谢谢”也不说。同学们普遍认为老人“倚老卖老”,但小聪却说,重要的是你让了座,老人的态度是他自己的事,不必计较。
引起小聪妈妈恐慌以及公众热议的,可能正是因为他的“不一样”。在我看来,小聪的“不一样”才可贵,它是个性,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强求“一样”才真正值得恐慌。哪怕你只是个孩子,只要心里充满阳光,就别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塑料袋:展现孩子的力量
你家里有菜篮子吗?别逗了,就算有也是老古董了,爷爷奶奶以前用过,我爸妈都不用了。说的也是,现在不管到菜场还是超市买菜都有免费的塑料袋,谁还用这个呀?
前几天我到上海出差,顺便到一家大型超市去买了点东西,结账的时候才看到一个告示牌:有偿提供塑料袋,大袋0.5元,小袋0.3元。不爽,十分不爽。
回头一看新闻,说国务院刚刚下发了一个通知,规定从今年6月1日开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我们都知道塑料袋是一种“白色污染物”,对环境破坏严重。国家出台这个规定,就是希望大家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多用能够反复使用的菜篮子和布制购物袋。
道理都懂,但是一旦没得用了,很多人都一下子觉得不习惯,甚至不舒服,就像我。
不禁觉得,这个规定实施的日子很有意思:6月1日,儿童节。虽然中学生已经不是“儿童”了,但是对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们无疑比大人更有优势。那么,就行动起来好不好,不用等6月1日,从自己做起,并督促父母把家里的“老古董”找出来,让它重新焕发青春。请展现你一个孩子的力量,也给我们这些陋习难改的大人一个榜样!
·有人说·
科学家和娱乐明星虽然作出的贡献不同,但一样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84岁的著名天文学家王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