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最高级的考试一“高考”,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京城隆重举行。据统计,中国古代书生要背诵《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0845字;合计407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灯谜的起源
灯谜与民间的谜语一样,最早起源于古时隐语和谀词。至于灯谜的问世,则可追溯至南宋。宋乾德年间曾下诏上元点灯,整夜开放。那一夜百戏奇术、异能斗智,猜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元夕灯品》中首先提到了灯与谜的结合:“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对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可见南宋杭州(旧称“武林”)元宵节开了猜灯谜用灯之先河。“灯谜”的命名始于明代。据明王蓥《姑苏志》载:“上元灯节,藏谜者日‘弹壁灯”。又《江震记》云:“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灯谜,亦曰‘弹壁”。所谓“弹壁灯”,是指灯笼一面靠壁,三面粘贴谜条。由于在灯上粘谜,所以叫“灯谜”。因为是元宵佳节的点缀,所以也叫“春灯谜”。
明清龙袍是怎样制成的?
明清时代,南京进贡的云锦会依照“九五之尊”的身材尺寸,被制成衮龙袍。制作龙袍的织工都经过严格的挑选。拼接时要做到金彩衔接,花纹合一,一定要天衣无缝。另外由于制作龙袍的时间跨度大,织工们还要充分考虑温、湿度对织物伸缩率的影响。制作龙袍的难度非常大,举例来说,一块5丈多长的袍料,由18000根经线和12万根左右的纬线组成,制作完成需要3到5年的时间。
古代的“官倒”——皇店
皇店主要是指为皇室经商的商号。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都指使手下的太监或官吏经商开店,这些皇家店铺资金雄厚、货源充足,而且不用上缴税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官倒”。明万历年间,北京的皇店有6家,由提督太监主掌,每年所征白银约数万两,除正项进贡朝廷外,余者皆提督内臣公用。到了清代,尤其是清末时,皇店有增无减,并且发展到金融业一钱庄上了。
“青楼”原指帝王家
“青楼”,自唐宋以来多代称妓院。其实,这是一种误传。“青楼”最早是指帝王的住所。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可见,“青楼”原先乃是帝王之居。故三国时曹植有诗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最早称妓院为青楼则出自南粱刘邈的《万山采桑人》一诗,内有“娼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句中的“青楼”就因袭前人而误传。
小品的由来
“小品”一词的来源,是出自古老的佛教经典。因为在佛经中,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之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二十七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文学中的“小品”,便由此而来。我国古代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中的一员。因为小品具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文章短小,写来容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报刊上经常可以见到“知识小品”、“科学小品”等栏目,舞台上的“喜剧小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中国最早的养老院
中国最早的养老场所的雏形出现在奴隶社会。到了唐代出现了“悲田院”,设在长安,是专门收养贫穷且没有依靠的老年乞丐的。这时才算正式形成了养老院制度,由佛教寺院负责具体管理。北宋初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东福田院和西福田令,各路(相当于目前的地市)要设立济众院,收养鳏寡孤独、残疾不能自养的老人。明代初期,诏令各府县设立养济院。清代康熙年间先在北京设立普济堂,要求其他地方政府仿效,收养年老贫民。
毛笔溯源
笔的名称始于秦代。相传泰始皇的大将军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见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因此,后人尊奉蒙恬为“笔祖”,素有“恬笔伦(蔡伦)纸”之说。其实,在秦统一之前就有毛笔了。崔豹的《古今注》记载:“古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可见蒙恬只是把古笔改良成毛笔而已。
天安门名称的变迁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时命名为“承天门”。在城楼上悬挂有“承天之门”的匾额,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喻示明朝皇帝是“受命于天”,理应长久统治下去。清军入关后建都于北京。天安门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出于巩固统治的目的,清政府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包含了“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初意,又增加了“国泰民安,长治久安”的意思。天安门匾额在清初时共刻有满、蒙、汉三种文字,由满语转译为“天安之门”。此后不知何时,匾额上的蒙文被除去,汉字则改用楷书书写,并掉了“之”字。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革命党人又将匾额上的满文铲除。至此,匾额上就只剩下汉文“天安门”三字了。
古代的履历表
古代的履历表“脚色”,始见于隋朝。隋炀帝时,虞世基执掌考核选拔官吏的大权,“受纳贿赂,多者超越等伦,无者注色而已。”也就是说,贿赂多的就给以提拔,无贿赂的只在其名册表格上“注色”作记号,因而得名“脚色”。到了宋代,仍沿用“脚色”之称。宋人赵升在《朝野类要》中载,凡进入官场的“入仕者”,都要填写一份自传式文书,称为“脚色”或“脚色状”。宋代“脚色”所要填报的项目和内容,系朝廷统一规定。首先是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有“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即祖宗三代的功名官衔)、出身履历”等项目。其次是填写社会关系和政治立场,其内容与当时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密切相关。如宋宁宗庆元年间,斥朱熹等人所倡导的道学为伪学,规定凡入仕者“脚色”中必须写上“不习伪学”,否则不给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