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鉴赏

2008-09-17 09:00刘高伟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精卫沧海参军

刘高伟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最近两年来陶渊明的诗歌更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就考查了陶渊明《移居》(其二)诗的鉴赏与练习。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陶渊明,以便更好地备考,下面我们选取陶诗中有代表性的两篇诗歌供同学们欣赏。

原作精选

(一)《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鉴赏提示

我们知道陶渊明的诗大都是“浑身静穆”的田园风格,但也有反对使用暴力,宣扬惩治暴君的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作。这篇《读山海经》(其十)就是这类诗作的突出代表。

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诗人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顽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衔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差别多么悬殊,对比多么强烈,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就如愚公一担一担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不移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的一天!“刑天舞千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斧盾,刚毅的精神常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共有的这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是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的。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这两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沦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两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

掩卷深思

1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诗人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

2“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这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两句中的“固”一词的用法有什么妙处?请对此略作赏析。

4有人说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的自白之语,借精卫、刑天來反映自己的遭遇,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二)答庞参军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鉴赏提示

全诗十六句,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前八句,追忆与庞参军真挚深厚的友情。“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两句,说明两人不是旧交,而是新知。以下六句,追忆旧游。“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岡”两句,则是总述。“赏我趣”当然是谦虚的说法,反过来说,也是陶渊明所处的林园环境的情趣,陶渊明独立的人格力量、高雅的生活方式,吸引、感染了包括庞参军在内的客人,因此使他们经常造访,时时登门,终于成为“相知”。下面四句,从两个方面来谈“趣”,实际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两人交游的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一是谈圣之趣,“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说明淡话内容的格调、境界之高,不是一般碌碌之辈汲汲于名利的庸俗之谈所能企及的。二是饮酒之趣,“或有数斗酒,闲饮固欢然”,若能以酒助谈,则兴致更高,说明了交友方式的高雅、闲适,感情交流的自然、融洽。当然,这也是“陶渊明式”的生活情趣和交友方式。

“我实幽居士”以下八句是第二层,抒发依依惜别的情怀。正因为相交深、知遇厚,所以一旦分离,就无法扯断联络感情的纽带。诗人自己是守志归隐之人,没有俗务缠身,不会因公事鞅掌,东西奔走;而朋友却要远离自己而去,从此天各一方,因此希望别后能常通音信,以释遥念。“物新人惟旧”,意思是器物求新,而朋友间当以旧谊为重,但即使感情相通,不惧相隔万里,也终究无法改变天各一方、江山阻隔的现实,不复能时时谈笑宴饮。只能希望你在远方自己保重身体,以后相会,还不知在何年何夕呢!这一层诗人抒发的感情十分细腻丰富:分离在即,不免感伤、怅惘;感伤之余,又嘱咐要常通音信,叮咛保重身体,对分离后的“情通万里”,来年的重新相会寄托了希望,显得十分朴实、深沉。

掩卷深思

1读了这首诗之后,请你说说陶渊明与庞参军因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诗的最后两句“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请对此略作分析。

3元好问评价这首诗说:“一语天然万《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你认为这样评价有没有道理?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读山海经》(其十)

1托物寄兴2表现了诗人对精卫衔微木以填沧海这种锲而不会的精神与失志不移的决心的歌颂和赞扬,反映了诗人相信终有成功到来的一天的思想感情。3“固”在这里是本来的意思。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这也正是刑天身上那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根源,也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是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的。这样就巧妙地表现了作者的志向。4有道理。这从最后两句“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中就可以看出来,诗人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无法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

(二)答庞参军

1一是陶渊明所处的林岡环境的情趣,陶渊明独立的人格力量、高雅的生活方式,吸引、感染了包括庞参军在内的客人。二是庞参军与陶渊明有相同的生活情趣和追求。2反映了诗人与朋友分别在即,不免感伤、怅惘的思想感情,但诗人在感伤之余,又嘱咐要常通音信,叮咛保重身体,也表现了对朋友的无限关爱之情。3有道理。这是一首送别诗,又是一首表达真挚友情的抒情诗,反映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侧面。同陶诗的其他篇什一样,这首诗也以它的真情真意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读者,按理说,送别诗完全可以写得愁肠百结,缠绵绯恻,令人不忍卒读,但这首诗却以明白如话的诗句,举重若轻,朴实无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它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天然”、“真淳”造成的。

猜你喜欢
精卫沧海参军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沧海爱过的江湖(二首)
精卫的烦恼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那条路,我们早已回不去
英将领批年轻人不愿参军
功能对等理论下Someone Like You两中译本对比
精卫与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