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与开放的新境界

2008-09-16 06:07朱学东
南风窗 2008年17期
关键词:国际奥委会中国政府改革开放

朱学东

伴随着奥运会,中国正前所未有地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了这一刻,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努力。我们真诚祝愿北京奥运顺利成功!祝福所有参与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观众和志愿者快乐!

从100年前天津南开学校的师生们在《天津青年》上发出“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的著名的“奥运三问”,到现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个中之味,也只有中国人自己能够真正体会。

不管是否承认,在中国,奥运会被赋予了诸多意义。中国人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程,其实与中国社会向一个开放的现代国家转型有着某种微妙的逻辑关联。

并非巧合的是,在当代中国,与奥运会相关的重大事件均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联系在一起: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中国与极左路线决裂,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就在第二年,中国即通过谈判,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席位,并以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妥善地解决了台湾地区参与奥运会的问题。从此之后,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体育运动,收获的不仅仅是参与和交流的权利以及对体育运动精神的新阐释,还通过电视和其它媒体,将新世界的影像以及背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呈现给了更多的中国人。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国家转型,再次掀起了改革开放的一个高潮。1993年,北京代表中国首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

2001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迈着坚定的步伐加入了世贸组织。也就在当年,北京获得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格。

正是通过坚定不移地参加类似奥运会、世贸组织等各种各样开放的姿态和努力,中国社会和民众一步步从封闭的传统国度中走出,并逐渐确立起了现代国际视野和新的价值坐标。

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新历史的起点”。适逢这个新历史起点上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既是中国前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应该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进入新境界的一个坐标。

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对申办城市在包括气象条件、环境保护、安全保卫、住宿、交通、比赛场地、新闻媒介等20多个项目上提出了严格要求。北京递交的申办报告保证,通过积极筹备来达到这些要求。

这种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一方面显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与国际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通过努力改变这些状况的决心。至为重要的是,这种承诺将在今后更漫长的时间里在中国社会和民众中生根发芽。

当初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政府为了履行人世的承诺,不顾重重阻力,在法律、政策和现行体制上根据世贸规则进行了巨大的调整。这种调整的结果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在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的改革步伐,使中国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受益者。

我们丝毫不怀疑,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同样将加速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的步伐。这些年中国政府为筹备奥运会,在环境、交通、法治、外交、人权、媒体、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开始了相当的努力和调整,许多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以信息开放为例,中国承诺要在奥运会期间开放媒体报道。为此,中国已经放宽了对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的限制,去年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采访服务指南》,涵盖了外国记者采访和后勤保障的诸多事项。国家主席胡锦涛承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无论奥运前还是后,都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外国记者来华采访。此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了北京奥运会三大新闻中心时也已表示,不担心负面报道,中国这么大,负面(新闻)在所难免,中国将以透明开放的心态迎接国际舆论,也希望媒体把真实的中国传递给世界。

事实上,今年5月1日,面向国内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已正式实施,并接受了初步考验。民众已经开始分享信息公开和透明政治的权利,尽管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开放仅仅是利益输送或者只是权宜之计,而不能带来民众权利的提升和本国社会的进步,这种开放不可能有未来。对于中国而言,更为重要的不仅仅是对国际社会的践诺,也是自我革命的契机:让对外的承诺同样变成对自己民众承诺,让民众也能够平等分享这种承诺下的变革成果,把民众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未来改革开放的新目标,并成为一种主动的常态的追求。

没有人再愿意回到从前的生活。奥运之后,中国人将会认真思考,为奥运会而进行的改变,哪些只是权宜之计,哪些应该留存,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奥运会会结束,而大家还要长期生活在这里,要让居民成为奥运会最大的受益者。”温家宝总理的话,就是最好的印证。

猜你喜欢
国际奥委会中国政府改革开放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十大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