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自2002年5月~2007年5月,我应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并浅淡诊治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86例病人中,男130例,女56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发病部位L4~5椎间盘突出98例,占52.68%;L5~S1椎间盘突出32例。合并有不同程度外伤者106例,占56.99%。病程3个月以内者132例,6个月者36例,6个月以上者18例。均根据详细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腰椎CT检查报告而确诊。
2治疗方法
2.1骨盆牵引俯卧位牵引,重量20~40kg,时间半小时,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在牵引的同时,行后伸扳腰和下肢牵抖及脊柱按压法。
2.2按摩手法先采用滚推按揉弹拨等理筋手法,促使腰部肌肉松解。再施后伸扳腰脊柱按压及屈膝屈髋直腿斜搬或坐位旋转复位法。施行手法时切忌用力粗暴或过猛,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加重病情。手法治疗2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2.3哈磁五行针疗法对病程长,缠绵难愈者予哈磁五行针疗法:取命门、肾俞、腰阳关、八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分两组交替使用。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2.4周林频普仪疗法在腰部暴露皮肤,用周林频普仪治疗2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并适当使用消炎镇痛膏涂擦痛点。
2.5病初期宜卧床休息,牵引或手法后予腰围固定,病恢复期应进行腹肌,腰背肌及下肢肌肉的功能锻炼,以加强肌力,增加脊柱的外在平衡,以稳定脊柱,巩固疗效。
3典型病例
沈某,干部,男,35岁。于2005年6月骑车不慎摔伤,就诊时直腿抬高Ps300,足大(足母)趾背曲阳性,4字征检查阳性,经县医院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上述方法治疗两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随访3年未发现病症复发。
3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本组病例治疗1个月者138例,2个月者36例,3个月以上者12例。一般连续治疗1个月即可收到满意疗效0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135例,占72.58%;好转37例,占19.89%;末愈14例,占7.53%;总有效率92.47%。
4体会
本文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总的有效率是92.47%,治愈率72.58%,同时还体会到,病程短早治疗者,疗效较佳,功能锻炼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和低估的作用。综合治疗较单一种疗法可提高疗效。究其治疗机理:一是机械受压,腰椎问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膨出或疝出,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故首先减轻机械性负荷,采用卧床休息方法以解除大部分疼痛,在控制下进行牵引、按摩及整骨手法,使椎间隙加大,突出的髓核与相应的神经根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纠正椎间关节的错缝,恢复脊柱的内在平衡。二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引起化学性神经根周围充血、水肿、无菌性炎症而致痛。Crook发现坐骨神经痛是因神经根受压后引起静脉丛充血,所以其痛觉实质上是神经的缺血性疼痛。通过按摩手法,局部使用周林频普仪治疗,外用消炎镇痛药等综合治疗手法,消除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症,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而消除疼痛,同时,恢复期通过锻炼腰背肌腹肌,增加脊柱的外在平衡,起到稳定脊椎、预防复发和巩固疗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