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鼓是力量的象征,舞是精神的表现,鼓舞结合构成人类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备受鼓舞”这个成语可以看出鼓与舞的紧密关系。击鼓助战用于战争,预示战争的开始;鼓又是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和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安塞腰鼓队集中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头儿(领舞者)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前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腰鼓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会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儿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面。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几百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塞县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