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贤友
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得意门生,师生二人之间的相识相遇颇具戏剧色彩。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珠的主考官。这位幸运的考生就是臧克家,而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这三句杂感虽然短小却饱含哲理,闻一多对此极为欣赏,一向判分极严的他竟给了98分的高分,将数学考试吃了“鸭蛋”的臧克家破格录入了青大。
臧克家开始读的是外文系,后转到闻一多先生的国文系。臧克家非常珍惜自己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
臧克家自读了闻一多的诗,便把自己一本过去的习作付之一炬,并向闻先生和其诗学习怎样想象、怎样造句、怎样去安放一个字,不时登门造访。这期间,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好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臧克家在闻先生的指导下创作了不少好诗。在诗《烙印》里,他道出了心灵中不尽的苦涩:
我嚼着苦汁营生
像一条吃巴豆的虫
把个心提在半空
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不久,便结集出版了处女集《烙印》。后来忆及于此,臧克家深情地说:“可以说,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一多先生也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心爱的学生,后来,他离开青岛去清华教书时,给臧克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