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瑞睿
上政治课时,坐在我前面一排的两个同学中有一位没带书,另一位便主动将自己的书放到中间来与她共看。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课堂场景,可我却发现:那本书的四分之三都在带书的那位同学的一边,没带书的同学只能伸长了脖子,把身子侧过去看。老师走过来,刚想开口问是怎么回事,带了书的同学忙不迭地向老师解释:“这是我的书,她没有带书。”而忘记带书的同学早已将头低了下来,脸都红了。老师未加责备,只是说了句:“哦,下次记得带来就可以了。”我的思想却像疾驰的列车往远处奔去。
为什么带书的同学不把书放在桌子正中?为什么有书的同学忙不迭地解释而不顾及他人的尴尬?乐于助人的精神大家都有,但是如何选择得体的助人方式却常被人忽略。比如有人借书给别人时,总是再三叮咛:不要弄皱了,不要在上面写字,不要……这无疑会加重别人的紧张感。记得有一次,同学借给我一本《化学达标》,叮嘱我不要把书弄湿了,不能折页,书角不能弄翘……我小心翼翼地使用,送还给他时,还将《化学达标》夹在自己的两本书中间加以保护,直到把书完好地交到他手里,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通过借书这件事推想开去,还能看出许多别的问题。如果借东西给你的人,向你提出种种要求,那么不是他对你不够信任,就是他可能不想借给你。要是前一种,你需要多多加强与他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彼此间的信任。若是后一种,那最好下次不要再向他借了,免得人家担心自己东西的“安危”,心中老不乐意。如果借给你书的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书是他借给你的,那说明这个人虽然能帮助别人,但有些自私,关键时刻不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会成为与你肝胆相照的知己。当然,我们也不能仅凭一事就武断论评他人,那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敬,也显得我们忒小气了些。不过,对人的性格品德的立体化发掘,有时确实是通过对一点一滴的小事观察完成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实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日常所为,肯定也有不妥当的地方,用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去比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很多人和事就容易理解和原谅了。就像我们不会轻易借东西给别人一样,别人也不会轻易把东西借给我们。我们能责怪别人吗?能说别人不乐于助人吗?正因为常人心里有对他人的吝啬,所以“感动中国”的评选才那么有意义,“感动中国”里的人物才那样叫人感动。听“感动中国”的故事,我常会流泪,而“感动中国”里的人物也许会认为他们的事迹很平凡,因为他们每天都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别人,在他们看来,那是一种习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如果下一次,遇上同桌没带书,需要跟你共用一本书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指导老师:李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