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宣传部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巨大灾难,灾区金融机构也未幸免于难。面对灾难,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坚强的灾区人民积极抗震自救,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抗震救灾中,人民银行四川阿坝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开德置生死于不顾,奔赴震中,镇定指挥,连续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光辉本色。
临危不乱镇定指挥
5月12日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距离震中仅100多公里的阿坝中心支行的办公大楼犹如大海中被风浪掀起的小舟剧烈摇晃,钢筋水泥的撕裂声与垮塌声让从未经历过如此情形的员工们惊慌不已。强震刚一结束,杨开德便迅速组织人员向大楼外草坪地带撤离。为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他顾不上余震的威胁,反复穿梭其中,待到确认最后一名员工安全撤离后,他又立即召集后勤、保卫等部门积极开展人员安置、财产和金库守护等工作。
中心支行的员工都安全转移了,但辖内3个支行的同志们有无伤亡?财产损失有多大?地震后处于混乱中的县级金库的安全更让他担心。而此时由于灾区通讯大面积受损,电话、网络无法接通,杨开德心急如焚。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几小时后,支行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中支:松潘支行的办公楼和宿舍受损,但无人员伤亡;九寨沟支行的办公楼和宿舍受损,也没有人员伤亡;唯有处于震中的汶川支行没有任何信息。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派人前往汶川查看灾情,帮助抗震救灾!杨开德立即召集中支党委成员研究决定:启动中支应急处置预案,一边由中支尽快部署指挥全辖人员坚守职责,开展抗震救灾,并协助全辖金融系统灾后重建,尽快恢复金融业务;一边由中支纪委书记韩先富带队,组织青年员工成立突击队,立即赶赴汶川。救灾应急工作分两条战线同时展开。
这一边,考虑到全辖人民银行和金融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的紧迫性,杨开德结合央行职责果断地担起了中央银行在危难时期对金融系统的领导与牵头职责,通过电话联系和亲自上门,协调指导各金融机构做好对所辖支行的抗震救灾工作。
而另一边的进展却很不顺利。从阿坝中支所在地马尔康到汶川有200多公里的路程,公路沿线山高路险,突击队冒着危险行至理县古尔沟地段时,由于山体大面积崩塌,导致道路损毁严重,短时间内又无法抢通,无奈之下突击队只得返回中支。
以身作则坚守岗位
地震后,应抗震救灾的需要,中央财政随即下拨了抗震救灾资金。为确保抗震救灾资金及时划拨,杨开德深知,人民银行不仅要保证资金划拨渠道畅通,还要指导各金融系统坚持营业,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到位,这是中央银行的职责所决定的,再大的困难也必须迎难而上。
为了指导中支和所辖支行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恪尽职责,杨开德及时部署了确保业务系统运行、金库安全、资金划拨系统通畅等几项工作,并带领中支科技、后勤、保卫、国库等有关科室,搭建临时办公地点、开通通讯网络,确保业务正常进行。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冒着危险,置余震而不顾,多次到摇晃的大楼中去抢救设备、搬运机器,千方百计开通国库业务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网络,确保了央行业务不受影响。
出于指挥全辖抗震救灾工作的需要,杨开德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就24小时坚守在中支昼夜值班。饿了,他就啃口方便面充饥;困了,就在大厅里打个盹;通讯不畅,他就通过短信不断与支行、分行和辖内各金融机构联系,及时将辖内金融系统的受灾情况向上汇报,传达上级行的工作部署。为了让无家可归的职工和家属情绪稳定,他还想方设法和大家交流,鼓励大家战胜灾害,共渡难关,凝聚全行人心。
身先士卒奔赴震中
5月16日,通过卫星电话,焦急等待中的汶川支行的情况终于传了过来:支行职工及家属无伤亡,但办公楼、宿舍全部成了危房,90多人无家可归,停水停电,粮食短缺。汶川告急!杨开德稍放松的心又揪紧了:没有食物、水,他们的生命靠什么延续?再也不能等了!必须尽快把救灾物资送达汶川!他与突击队乘坐两辆装满大米、矿泉水、电池、蜡烛等物品的车急速向汶川赶去。
马尔康至汶川的公路,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岷江,十分危险,加之地震后方圆几百里的山体岩石完全处于疏松状况,随时都可能在余震中垮塌。他们在损毁严重的公路上不断地择路穿行,车上的人分别注视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随时提醒驾驶员。突然,前面浓烟滚滚,随着“有山体塌方,赶快停下”的提醒声,驾驶员紧急刹车,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待山体滑坡停止后,再下车搬开挡路的岩石,让车辆继续前行。走上一段,又听到后面隆隆的响声与“赶快加速,后面又滑坡了”的提醒声,驾驶员猛力加速,又躲过被岩石砸中车辆的劫难。眼前惊心动魄的场景还未结束,头顶上的山体又开始不断地坠下滚石……就这样,边行进、边躲避,时而坐车、时而步行,终于在历经27个小时的艰难险阻后,他们于17日上午11时抵达汶川县城。
地震后,在汶川城内坚持抗灾自救的支行干部职工们看到杨开德和突击队员冒着生命危险赶来时,大家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救灾物资,还有支持和信念。
面对坚持5天抗灾自救、保证了支行财产和金库安全的干部职工们,杨开德内心非常感动。他鼓励大家要团结一致,坚定信念,继续战斗,一定要与这场特大地震灾害作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立足一线连续奋战
为了确保汶川支行金库资金安全,杨开德迅速带领中支人员对汶川支库进行了灾后专项检查,对库内散落的钱捆进行了分类、清理、归位,对发行基金各券别逐一进行核对,并强化轮班守库力量,以确保汶川支库的绝对安全。
特殊时期的汶川,食品极为短缺,为解决支行职工、家属以及突击队等100多人的生存问题,杨开德发动大家积极想办法找食物、找饮水,还带领大家冲进已成危房的职工宿舍寻找食物。支行每日限量供应两餐,为保证老人、妇女、儿童不挨饿,杨开德带头把米饭让出来,自己啃方便面充饥。虽然食物短缺,但大家同甘共苦,没有一点怨言,斗志也十分高昂。
到达汶川后,杨开德想到的不仅仅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还想到了在汶川境内的各家金融机构,他们有无人员伤亡?抗震自救工作怎么样?于是他到达汶川的第一天就挨家挨户地前去看望和慰问。为了确保抗震救灾资金及时到位,为抗震救灾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满足部队和灾民的及时需求,5月18日,在人行汶川支行的临时帐篷内,杨开德组织召开了一场特殊的金融联席会议,他鼓励全县金融机构在抗震救灾的同时要以大局为重,采取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办法,启动流动服务网点,尽快恢复金融服务,及时将救灾资金发放到灾民手中。由于人行汶川支行全力保障了全县金融机构的现金供应,汶川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很快就开设了汽车“流动服务银行”,保证了全辖救灾资金的及时拨付、救灾部队的取现和灾民的存取款,因而灾区金融秩序井然。
在强烈地震发生后不久,杨开德就得知哥哥家的房屋倒塌,全家人无家可归、露宿野外,可忙于抗震救灾工作的他却无暇顾及,甚至没有去问一句、看一眼,为此他深感歉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仅率先捐款,而且身先士卒,深入一线,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同志的深重情意。在抗震救灾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光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