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改素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而根据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衍生的试题更是中考题的宠儿,这类题信息量大,取材广泛,联系面广,综合性强,既能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现就常见联系实际的化学试题进行归类并举例分析.
一、生活常识试题
这类题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般试题情景源于日常生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道理.
【例1】做馒头时,往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即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可口.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NaOHB.Na2CO3
C.CaOD.NaCl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Na2CO3与酸反应生成中性盐和CO2,CO2气体使馒头变松软这一实质.选B.
二、环保类试题
【例2】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释放SO2造成的.现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某份雨水样品的pH,则雨水的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当SO2污染严重时,有效的治理方法是用直升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其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实验证明石灰浆在空气中也可吸收SO2生成CaSO4和其他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分析:SO2与H2O作用生成较弱的酸H2SO3,而随着时间推移pH呈下降趋势,表明酸性在逐渐增强,因空气中有较多的氧气.其氧化性较强,所以pH变小的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被空气的中氧气氧化成强酸H2SO4.
根据用碳酸钙粉末脱硫的化学反应,则可推理出用石灰浆脱硫的化学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
三、工业生产应用类试题
这是一类关于工业生产中利用有关原料制取物质的应用题.这类问题往往涉及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并具有综合分析的能力.
【例3】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
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
2.以饱和的Na2CO3溶液吸收第1步中产生的CO2,生成NaHCO3;
3.使第1步中得到的CaO与H2O反应;
4.再使澄清的石灰水跟Na2CO3溶液反应.
根据上述步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厂的原料是煤和石灰石
B.该厂最终的产物是烧碱和碳酸氢钠
c.该厂排放的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D.该厂生产过程涉及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
分析:由煤作燃料,会产生SO2、CO烟尘等污染物,因而选项C是错误的.由1、2两个步骤可知,该厂的燃料是煤,石灰石是用来制取NaHCO3,故选项A是错误的.高温加热
是复分解反应.上述四个过程没有出现置换反应,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由2可知产物是NaHCO3,由4可知产物是CaCO3和NaOH.而CaCO3可经过滤回收利用,因此该厂的最终产物是烧碱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B.
四、设计性应用试题
这是根据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方法和步骤的应用题.设计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设计的能力.难度较高.
【例4】怎样用实验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试简述操作步骤.
分析:要鉴别氯元素,自然想到用AgNO3,看有无白色的AgCl沉淀生成.但KClO3溶于水后不能电离出Cl-,而是电离出C;O-3,无法用AgNO3去鉴别.考虑到KClO3可加热分解生成KCl和O2,将KCl溶于水,再与AgNO3反应,便可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