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老房子情结

2008-08-03 08:50庄晓蓉
走向世界 2008年3期
关键词:老房子青岛市青岛

庄晓蓉

2005年,青岛房产置业集团承诺利用3年时间,自筹资金4000万元,对市区70处125栋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国有直管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使其重新焕发历史风采。如今,3年过去了,随着广西路37号(侯爵饭店旧址)、中山路1号(德国青岛俱乐部旧址)、沂水路11号(德国总督府旧址)等老房子修缮工作的完成,这一承诺也已经变成了现实。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再次当选为青岛市人大代表的青岛房产置业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姜岱积。其间,姜岱积提交了《关于建立我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议》等三四个关于老房子的建议。看来,对姜岱积来说,老房子真是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

老房子见证城市沧桑

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青岛,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殖民地正式开埠建城的范例。

说起青岛“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结构,姜岱积如数家珍。他说,青岛“中西合璧”式的城市建筑结构,不仅仅是指整个城市中,老城区有八大关的“万国建筑”、大学路附近的名人故居,新城区又极具浓郁的现代气息,而且还体现在一个个的建筑单体中,而青岛的这种建筑特色与青岛的历史密不可分。从1897年开始,直到青岛解放,每个历史时期,青岛的建筑都有变化。

德占时代,青岛的城市设计提倡“中世纪欧洲城市的自由活泼风格”与如画的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规划,多利用地形勾划城市空间,利用起伏、曲折的道路精心设计建筑物,使之产生造景生趣和移步换景的效果。建筑风格以德意志民族传统形式为主调,同时受19世纪初欧洲复古思潮和“新艺术运动”即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提倡色彩纷呈、造型迥异的风格:而建筑材料则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公共建筑多用石料,如花岗岩、闪绿岩、墨灰色石等青岛地区特有的石料资源,加以严格的建筑施工规范,使建筑质量普遍优良。

同时,房屋设计在格调上保持一致性,这表现在很多建筑采用红瓦、黄墙、石基风格,屋顶富有变化,屋瓦样式多变。建筑细部的装饰明显受当时流行欧洲大陆“新艺术运动”的熏陶,建筑造型新颖别致,加以普遍绿化,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从而产生和谐的建筑艺术效果。

日占时期,青岛的市区规模扩大了,完全向工业性质的城市发展,市区建筑工厂、商店占多数,除为数不多的公共建筑质量较高外,大量的建筑质量较低,明显地表现出城市建设的商业性质。在建筑思潮方面,青岛在1914至1922年间的城市建筑除受德国影响之外,基本与日本国内的建筑思潮同步,公共建筑平面布置大都很规整,立面对称,主次关系明确,不同于德占时期建筑的自由活泼风格:在建筑结构方面,公共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的住宅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布局趋于规整实用。

北洋政府时期,青岛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到欧美学成归来的中国建筑师参加了青岛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侨居青岛的日、德、俄等国的建筑师也空前活跃,这一时期,青岛的建筑式样斑斓多姿。大型公共建筑除仍采用西方折衷主义形式外,开始出现了运用几何形图案构图的装饰艺术风格,同时,也出现了中国传统式建筑的复兴。

青岛解放后,围绕人民生活需要,青岛市进行了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建设,新建了学校、医院、商店、文化场所等,工业建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有了较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住宅、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规模均逐年扩大,东部新城区一座座极具现代大都市气息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拔地而起。

经过长期积累,青岛的建筑结合山海景观与人文特色,形成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丰富多彩的青岛建筑,形象地展示着青岛的历史,构成青岛成长进程的生动记录,构成城市文化风貌的鲜明特征,成为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内涵和标志。

保护老房子义不容辞

青岛的老房子历经百年沧桑,大多已经到了该修复的时候。作为一名老青岛人,又身为从事着维护修缮历史建筑职能单位的领头人,姜岱积对所有的老房子都充满感情。他说,城市建筑体形、环境风貌是物质文化的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城市格局特点、城市轮廓景观、城市建筑风格、城市环境风貌,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文脉,展示了城市外在的个性特征,都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财富,应“存其形、贵其神、得其益”。青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万国建筑的一本经典,其诸多造型迥异、风格独特的建筑群体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是青岛近代历史发展的实证,是青岛这座城市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这些特色建筑就是要留住一段历史,传承建筑文明,而保护这些特色建筑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是基于这种社会责任感和这种割舍不断的老房子情结,姜岱积与房产置业集团的领导班子在3年前作出了自筹资金4000万元,对市区70处125栋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国有直管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性的修缮,使其重新焕发历史风采的郑重承诺。

但是,对老房子的修复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的复杂工程,尤其是要做到“修旧如旧”,还原老房子的历史风貌,更是难上加难。在广西路37号(侯爵饭店旧址)与浙江路交界的拐角处原有一座塔楼,但不知何时被拆掉,而且该塔楼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供修缮者参考模仿。修缮前,施工人员多次去青岛市档案馆详细查阅资料,都没有发现有关该建筑的任何图纸。后来,他们又花费大量精力,几经努力,终于找到一张该建筑的老照片,为修缮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

许多老建筑当初建造时使用的材料、工艺都与现在大相径庭,施工中就要费时费力地尽量做到恢复原貌。如施工人员在一座老建筑中发现的牛舌瓦,就早已流失在时光的隧道里。单就这种牛舌瓦的复原,施工人员就先后到淄博、临淄、栖霞、胶州等地考察了6家陶瓷厂、26家砖瓦厂,专门订做,终使失传已久的传统土窑瓦片得到重新制造使用。这种瓦片的使用不仅能使优秀建筑保持原汁原味,而且能够延长建筑寿命。而与牛舌瓦一样,享受“专门订做”待遇的异性材料,还有铁皮落水管、挑水流子等。

在这种严谨认真的施工原则下,青岛房产置业集团负责修缮的市区70处125栋国有直管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一一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保护老房子需要社会总动员

由于产权多元,管理者、使用者错位,青岛市历史风貌建筑的“实体”管理主体至今“缺位”,存在“多头管

理”等弊端,这使得有些老房子在修缮过程中遭到破坏性改造,出现了让文史专家和市民痛心的“变色、变样、变质、变味”现象。因此,对老房子的法制化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姜岱积认为,应进一步加快青岛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专项地方立法,按照“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利用服从保护”的要求,明确青岛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总体思路,从全面普查、划定范围、建立档案、编制规划、资金筹集、实施保护等方面做好工作,将历史风貌建筑和文化街区的规划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针对“多头管理”等弊端,可参照天津等城市的有关做法,进一步明确和发挥青岛市已有专业化国有房产管理公司的职能,充分发挥其经营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负责青岛市保护利用规划和整理计划范围内的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养护、腾迁、收购、租赁、转让等经营活动,确保历史风貌建筑得到持续保护与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本着“谁的房子谁出资谁维修”的总原则,积极探讨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可学习外地关于设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财政专项资金的做法,解决历史风貌建筑面临的“无钱可修”的困窘局面。

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还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如可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改善市民住房条件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住房为历史风貌建筑且不需搬迁(独门独院)的家庭,相关部门可帮助其制订修缮方案,安排专家指导修缮工作,并按照修缮所需资金总额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项资金中予以一定额度的补贴。另一方面,对住房为历史风貌建筑且需搬迁的家庭(分割使用),可按照青岛市有关规定,通过从宽安置住房面积、给予购房资金补贴、提供限价商品房、安排廉租住房或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妥善解决其住房问题。

另外,要强化历史风貌建筑的可持续保护理念,坚持整体保护,防止大拆大建,坚持全面保护,既保护有形的历史建筑,又坚持保护无形的文化脉络,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以保护为前提、利用为关键,在保护青岛历史风貌建筑、文化街区的同时,通过功能转换,使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相得益彰,使得青岛历史风貌建筑的这张“名片”更加亮丽,在2008年奥帆赛期间向世人展现青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风采。

相关链接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主要做法

1、专项地方立法

制定《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的规划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2、成立领导机构

成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的机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市长亲任委员会主任),以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

3、设立办事机构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日常工作。

4、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决定重要事项的咨询机构。

5、明确运营主体

为保护和利用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资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公司(由国有直管房产经营公司人员组建)。这是天津市政府依据《条例》出资(注入1亿元资金并划拨50.6万平方米国有历史风貌建筑房屋产权)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天津市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整理的惟一特设公司。

该公司的职责是:依据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综合整理计划,制订公司历史风貌建筑中、长期整理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对纳入保护利用规划和整理计划的历史风貌建筑,进行策划、腾迁、整修、收购、租赁、转让等经营活动。

该公司成立后,开始实施天津“五大道”原租界区的风貌保护建筑。总投资3亿元,正在腾迁40栋计3D-多平方米房屋的700多住(用)户,现已基本完成末代皇帝居住过的“静园”的整修复原,并拟引入旅游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老房子青岛市青岛
一间老房子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老房子
老房子饿了
美丽的青岛
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