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婉芬
摘要 信息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于美国大学图书馆的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该文简要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并从空间、资源和服务三个方面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包括要强调整合的充分性、实现动态发展、重视评估、扩展其适用范围等等。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 资源整合 一站式服务 大学图书馆オ
1 前言
大约1990年以来,在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出现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即Information Commons(国内一般译为“信息共享空间”)。这是一种有效的整合服务模式。它将传统的基于印本文献的图书馆服务与资源、计算机技术、电子资源整合在一个相对无缝的环境中,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由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顺应了用户在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演变和对于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期待,因此虽然出现时间很短,但已引起了很多关注,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正在北美、澳洲等地的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理论探讨的气氛也日渐浓厚。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规模不等的专题研讨会在各地举行,美国图书馆协会在新奥尔良召开的ALA 2006年年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信息共享空间专题小组[1]。
自2005年吴建中教授将信息共享空间概念介绍到国内以来,国内的图书馆界开始关注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与实践[2]。200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的一般项目中有一个就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2007年信息共享空间又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之一。国内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通过网站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了解了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现状,并分析其在空间、资源和服务等方面的特征,旨在为国内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オ
2 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分析
2.1 关于空间
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前负责人Donald Beagle是信息共享空间较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他曾提出信息共享空间概念的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 二是指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物理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是这两层含义的统一,是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有机整合。Beagle还指出,从实体上看,信息共享空间一般占用图书馆一层或几层的空间[3]。从实际调查看,
信息共享空间的布局分为几种方式:(1)一般建在大学的图书馆,正如Beagle所描述的那样,占用图书馆建筑的一层或几层,这是最普遍的形式。如亚利桑那大学[4]和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都在是主图书馆的一楼[5],占用很大一块区域;南加州大学Leavey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则分布于图书馆大楼的两层[6]。(2)将单独一栋大楼规划为信息共享空间,如: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和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3)建在大学的其他大楼,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设在该校最大的计算机中心Duderstadt Center[7]。
不同的信息共享空间各有自己和规划和设计。William Baer等人组成的一个信息共享空间项目小组曾对亚利桑那大学等8所大学的图书馆的
信息共享空间进行了调查研究,于2003年4月1日提交的调研报告提出,最好的信息共享空间应该拥有以下组成部分:(1)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在此读者不仅可以享受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还能得到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指导。(2)协作学习室。供读者进行合作研究的空间,规模从供2-5人到几十人不等。一般配备工作站、白板和放映机、投影仪等设备,有的还安装了笔记本电脑接口。(3)电子教室。主要用于培训用户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检索技巧。(4)多媒体工作站。向学生提供辅助工具,用以集成信息、技术和知识。一般配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数字输入输出设备以及不同版本的编辑软件。(5)商议站。在用户需要时提供更深层次的一对一的帮助和培训,如信息查询和程序使用技巧等。(6)写作实验室。为用户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提供写作指导,这一设施很受欢迎,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7)延长的服务时间。不少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开放的时间比其他部门要长,甚至实现了24/7开放服务。一般来说,在延长时段会特别安排专门的学生技术助理值班。(8)休闲区。放置舒适的椅子,有的免费提供咖啡饮料,有的摆放自动售货机,一般不设计算机,只有少量报纸或杂志[8]。
能够完全包括这些部分的信息共享空间显然设计合理,功能完善,但是并非每个信息共享空间都包括以上8个部分。规模较小的信息共享空间受条件限制,通常只包括“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有的信息共享空间设有休闲区并提供咖啡或允许自带食品,但也有信息共享空间不允许带食品进入。信息共享空间的结构是围绕功能设计来确定的,相比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的空间规划更强调小组学习和协同工作,但也兼顾了不同的学习和研究方式。个人学习空间的设计比较强调安静,小组学习空间设计得便于交流,休闲区的设计则体现宽松和悠闲。如佐治亚理工学院图书馆在规划信息共享空间时,将空间从静到闹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标注为沉思级、专注级、交流级、协作级和社交级[9]。从各个信息共享空间规划的理念分析,信息共享空间设计都十分重视对于不同学习习惯和研究风格的容纳能力,也重视各区域可能产生的噪音,尽量避免“噪音区”对于“安静区”的干扰,保证各区域的工作效率。
2.2 关于资源。
2.2.1 信息资源
信息共享空间中的计算机提供各种接口,可访问馆藏或远程书目资源、电子资源及网络资源,实现用户与信息资源的无障碍联通。同时还配备必要的图书、期刊及音像资料,以方便读者查询,也便于参考馆员提供连续的咨询服务。丰富的资源是保证服务的基础和前提,由于电子存储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目前图书馆馆藏资源中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比重不断增加。网络资源以整合资源、实现链接、提供导航为主,而电子资源的购置费用一般达到总购书经费的15—20%。因此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资源建设也呈现出与此趋势一致的特征。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在于更加关注学术资源的购置,包括期刊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报刊文献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还包括地图、高空照片、多媒体资源等更专业的电子资源,努力实现信息共享空间信息资源建设向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方向发展。如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主图书馆在开始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时,投入的225万美元除了用于改善和购置基础设施,大量的经费专门用于增加新的学术数据和重新规划文献传递系统以提升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资源服务能力[10]。
有人说信息共享空间体现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完美整合。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 Nancy Kranich 在她的《信息共享空间——一份公开的政策报告》[11]中曾对未来作过描绘:在信息共享空间,信息资源成为公有财产,人们可以免费地、自由地获取信息资源。不过目前,由于学术资源的版权大多掌握在少量出版商手中,商业公司明确的营利目的性和日益严格的版权法规都限制了学术信息的自由传播和交流,信息共享空间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经费用于购置学术数据。
2.2.2 设施资源
信息共享空间提供的首要的硬件资源是计算机,目前亚历桑那大学[4]、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5]及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10]都配备有250台以上的电脑(分PC机和Mac机),这些电脑根据不同的学习和研究需要被布置于个人学习室、小组学习室、协同工作间、培训教室等区域。其他主要设备还包括打印机、复印机、刻录机、扫描仪、通讯设备、视频播放设备等等。如南加州大学Leavey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还专门设有一个视听室和一个打印中心[6];卡尔加里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有6个打印站,为学生提供激光打印服务,学生使用校园一卡通即可享受打印服务[10]。亚利桑那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设有一个很受读者欢迎的区域“多媒体地带”,提供各种多媒体制作需要的软硬件设施,而且还有相应的学习指导软件,读者可以制作多媒体作品、数字动画作品、3D作品等等[4]。
计算机上安装有各种软件并及时维护和更新,不仅有操作系统,还包括教学用软件、生产性软件、网络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如SPSS、GIS等,南加州大学Leavey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电脑上安装的软件有上百种[6]。信息共享空间丰富的软件资源鼓励用户学习使用,完成信息的识别、检索、获取、组织、分析、创造、记录和传递,并将该过程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从而促进综合信息素养的提高。此外,专业学科软件的安装适应了小专业用户的学习和研究需求,提高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普遍性、实用性和公共性。
2.2.3 人力资源
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图书馆员、IT技术人员和学科专家。图书馆员主要提供基于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如书刊流通、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网络资源导航等。IT技术人员主要提供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使用方面的帮助。IT技术人员分为IT专家和辅助人员,辅助人员多是经过培训的学生,在信息共享空间开放的时间段提供一般性问题的咨询与解答,IT专家专门处理辅助人员无法解决而转交来的问题。学科专家一般不在现场办公,但如有相关专业问题可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图书馆员和IT人员分别有不同的层级,一般性问题在前台即时得到解决,如果遇到难度较大或耗时较长的问题,一般前台会根据工作流程将读者引到合适的人员或部门分析解决。大多数信息共享空间中,图书馆员与IT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解决本专业的咨询问题,也有个别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如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特别设计了经过专门整合的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台,对于读者来说,要咨询信息共享空间使用中的任何问题,可以求助信息台的任何人员。
2.3 关于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初衷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用户学习和研究的新特点,将图书馆的资源、功能和服务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服务,信息共享空间更关注用户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潜在和现实的信息需求,建立善于捕捉用户信息行为特征的服务模式,重视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识别、整理、吸收和有效利用,总而言之,尤其重视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信息共享空间中的服务以传统图书馆服务和信息技术指导为基础,进行了全面扩容。可分为四类:一是基于图书馆的服务。主要包括阅览流通、本馆及远程OPAC查询、信息检索、参考咨询、资源导航等。二是基于IT设施使用的服务。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施的使用与指导;软件系统的正确安装、维护、操作,完成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文件制作与播放、网页制作、电子邮件使用、软件下载等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工作室一般都设在一个单独的空间,因为该区域电脑上安装的软件有一定特殊性,而且使用该室的用户一般会得到信息共享空间人员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提醒。三是培训。培训是信息共享空间实践的重要内容,全面地说,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培训包括对用户的培训,也包括对员工的培训。用户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资源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在形式上越来越多变,信息服务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培训成为一种必须。培训内容除了前述一、二项中关于图书馆资源和软硬件资源的使用外,一般还包括系统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写作培训、学术交流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培训形式包括集中授课和一对一帮助形式。四是其他。包括提供休闲区域、咖啡厅等休息或社交场所。信息共享空间不仅在服务内容方面,而且在服务时间方面也非常重视用户的需要,不少信息共享空间开放的时间比图书馆正常开放时间长,而且在延长时间专门安排辅助人员值班,目前有不少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实现了24/7开放。オ
3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要重视资源、服务和功能的充分整合。
资源整合不充分首先可能表现在信息资源整合不充分。如过分强调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配备,而忽视文献信息资源的布置,造成“有计算机可用而无书可读,有电子资源可检而无百科全书可查”的局面。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信息共享空间之一,印刷本参考文献并不和计算机在同一楼层[4]。设施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分离、印本资源和虚拟资源的割裂,都容易导致服务不连贯,使参考馆员不能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而信息共享空间则有沦为计算机实验室或电子阅览室的危险。其次,表现在人力资源整合不充分。信息共享空间最主要的服务人员包括图书馆员和IT技术人员,他们只对各自的部门负责。在解决读者的咨询问题时,图书馆员和IT服务人员也是各司其职,缺少沟通与合作,融合不充分,此种情形好比两个不同部门在一处办公而已。事实上,也有美国大学图书馆在介绍经验时提到了该方面的顾虑,有人形象地说不同部门的员工在信息共享空间工作就好比“苹果和桔子”放在一起。
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整合不充分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息共享空间功能与服务的割裂和不完整。整合不充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图书馆中部门之间传统的各自独立的工作方式有关,二是与信息共享空间中各专业人员对于对方的工作性质、工作文化的认同度有关。有一些参考馆员并不信奉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他们想把参考咨询工作作为单独的部分予以保留。实现整合的充分性不仅要在实践层面进行协调,而且还需要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从文化层面提倡融合,以组织层面的整合引出资源的整合,并最终实现功能的整合和服务的统一。总信息台在功能整合中具有特殊的意义,Beagle早在1998—1999年期间带领任务组在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进行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时,就已经意识到设立总信息台的重要性,并把此视为信息共享空间功能整合的首要和最重要措施之一[3]。
3.2 信息共享空间必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信息共享空间从建立之初就是由用户需求驱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要为用户营造一个支持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必须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监测,对用户需求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做出敏锐反映,从资源构成、服务方式及空间规划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来适应用户需求。Beagle曾强调,要通过整合的、动态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服务。将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纳入一个整体中,创造一种全力支持整个学习和研究过程的环境,推动知识的发展。ALA 2006年会Information Commons 专题小组就是把“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动态学习空间的图书馆” 作为主题的。信息共享空间的动态性和发展性首先体现在因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带来的设施的更新、资源的丰富和服务的完善。爱默里大学图书馆在1997年对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重大举措仅是用装有Windows NT、网络浏览器、办公软件的计算机替换用DOS操作系统的检索用计算机;而目前,设施的更新成为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如亚利桑那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每年要更新三分之一的电脑,不少大学纷纷建设第二甚至第三个信息共享空间,有的还专门建设一栋楼作为信息共享空间所在地。以印地安那大学图书馆为例,该大学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建成第一、第二个信息共享空间之后,目前又在筹建研究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作为信息共享空间的补充,以适应研究生和教职员工等研究者的需要[12]。虽然信息共享空间的动态发展体现在设施的更新、服务的完善等方面,真正核心的问题在于随时保持对于用户需求的灵敏感知和正确把握,以保证信息共享空间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资源、提供服务。
3.3 要重视评估
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目标,因此,重视读者满意度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十分重要。事实上,对信息共享空间使用效果的评估也引起了一些重视。在亚历桑那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读者可以通过电子或手写方式完成一个包含24个问题的调查表;北卡罗莱纳大学的Charlotte分校已建立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每个工作台都有工作统计并进行经常性讨论。利用名叫SAILS的项目工具来测试学生的进步,它测试新生与高年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差异,不足是没法明确知道哪个部门在学生的进步中提供了重要帮助;还通过与教工交谈进行评估。但是,因为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和研究的历史还不长,经验还不丰富,评估手段也不成熟,评估体系的建立还得假以时日,因此目前一些信息共享空间还没有建立评估体系,有的信息共享空间有一些笼统或表面的统计,如根据佐治亚理工学院图书馆的统计,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后,学校图书馆24小时读者到馆率提高了90%,但缺少更深入的读者满意度和读者利用信息共享空间的效率等方面的调查。预计随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服务经验的积累,信息共享空间的评估将引起更多的重视,并会有更多更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依据。
3.4 1C不一定局限于大学图书馆
虽然信息共享空间起源于大学图书馆,而且目前的实践也主要在大学图书馆,但事实上信息共享空间并非只适合于大学图书馆。其他类型的图书馆也需要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特别是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用户的需求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动因,公共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虽说面对的读者对象和大学图书馆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呈现出某些相似的时代特征。 Beagle 的《信息共享空间指南》(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Handbook)[13]是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早期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该书强调指出,虽然现在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多在大学图书馆,但并不局限于此。该书有一章专门论述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提出公共图书馆由于读者的多样性,需要满足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成功的关键和大学图书馆一样,需要将资源、功能和服务进行充分整合,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该书还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基本框架、实施指南和效果评估。依阿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信息走廊”是最早的信息共享空间之一,其在实践中注意到不仅高校学生,而且社区居民对信息共享空间这种模式颇感兴趣且有切实需求,因此信息共享空间的所有服务一直对附近的居民开放(教室除外)。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与实践扩展到包括大中型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在内的各种类型图书馆,让更多的读者享受更新颖、更完善的信息服务。
4 结语
信息共享空间自从出现以来,一直显现出鲜明的特征。用户需求驱动是其发展的动因,为用户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站式”服务是其目标,整合资源和功能是其手段。对于国内图书馆界来说,充分了解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及其特征,深刻理解其核心理念,有利于开展国内对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可以以参考咨询、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为基础,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功能整合,充分拓展和延伸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逐步探索国内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新思路。
注释
1 [2007-06-08].http://library.uncc.edu/infocommons/conference/neworleans2006/
2 吴建中.开放获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3 Beagle D. 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1999, 25(2): 82-89
4 亚历桑那大学信息共享空间网站. [2007-06-08].http://www.ilc.arizona.edu/features/infocom.htm.
5 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信息共享空间网站. [2007-06-08].http://library.uncc.edu/infocommons/
6 南加州大学Leavey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网站. [2007-06-08]. http://www.usc.edu/isd/locations/undergrad/leavey/IC.html.
7 张冬荣,戴利华,陈朝晖等. 图书馆Information Commons建设实践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2006(10):6-10
8 杨广锋. Information Commons的理性审视. 图书馆杂志,2006(10):4-7
9 [2007-06-08].http://www.usc.edu/libraries/locations/leavey/news/conference/presentations/presentations_9-16/Roundtable/GIT_Stuart.pdf.
10 卡尔加里大学信息共享空间网站. [2007-06-08].http://www.ucalgary.ca/InformationCommons/.
11 Green M.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a public policy report by Nancy Kranich.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5, 6(4)409-413
12 印地安娜大学信息共享空间网站. [2007-06-08].http://www.libraries.iub.edu/index.php?pageId=310.
13 Beagle D, Bailey R, Tierney B. Information Commons Handbook. New York: Neal睸chuman, 2006.お
参考文献
1 施强. 信息共享空间:意蕴、构成与保障.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53-57
2 孙瑾. 国内外Information Commons 的理论研究综述. 图书馆杂志, 2006(10):11-15, 74
3 李平. Information Commons:一种新的研究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情报工作,2005(4):40-43
4 Bailey R, Tierney B. 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evolution,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2, 28(5):277-286
5 Cowgill A, Beam J, Wess L. Implement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 in a university library.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1, 27(6): 432-439
6 Beagle D. Extending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from instructional testbed to internet2.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2, 28(5): 287-296
7 [2007-05-22]. http://jhenning.law.uvic.ca/.
8 [2007-05-22]. http://www.brookdale.cc.nj.us/library/infocommons/ic_home.htmlお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3
收稿时间:2007年7月2日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Thoughts on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on Abroad
Zou Wanfen
Abstract:
Information Commons (IC) is a kind of new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l which first appeared in academic libraries in America during 1990. Follow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IC餾 development history,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status quo from the aspects of loca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s. The paper also lays stress on several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se problems include fully integration, dynamic development, emphasis on evaluation, the call for a broader scope, and etc.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ons (IC); Resource Integration; One瞫top Service; Academic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