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君
昌平区是北京市远郊区县,著名的十三陵水库和明十三陵坐落在昌平境内。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把昌平区定位为首都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发展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
针对这一发展定位,昌平的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求发展、创新服务争一流。2001年5月8日,昌平区档案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行政规范性文件阅览室,引起了广泛影响,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在全国普遍开展,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开展率达到了100%。为了进一步深化这项工作,更好地为基层、为百姓服务,2005年,区档案局在全区农村、社区建立了632个行政规范性文件阅览点,编印《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发到镇、村、社区、民营企业、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中。在全国再次率先将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将“红头文件”送到老百姓手中。
一、领导重视,确保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原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先后两次到昌平专题调研,他指出:“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是档案部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具体体现,一项创新举措,它为政府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区,加强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昌平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将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纳入到了政务公开重要内容之一,连续四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列入“昌平区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
二、明确各自职责,规范文件管理
区档案馆行政规范性文件阅览室负责收集、整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并编辑成《已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每季度一期,季度初发放到镇阅览点,镇阅览点负责向村和社区发放。
镇行政规范性文件阅览点设在全程办事代理室,村设在村委会,社区设在居委会,阅览点有专人管理。
各阅览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学习、宣传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是将《文件汇编》中与百姓利益相关的内容复印下来,张贴到公示栏中;二是公众到阅览点查阅;三是召开会议学习,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学习。
在行政规范性文件阅览点的运作过程中,区档案局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对硬件不做过多要求,只要求各镇、村、社区将行政规范性文件摆放在醒目的地方,能让老百姓方便查阅。
三、拓宽文件来源,丰富服务内容
文件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在收集工作中,区档案局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收集工作制度,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抓文件报送。认真落实昌政办发(2002)17号《关于昌平区档案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要求各单位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已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收集、整理、鉴定和报送工作,从源头确保了各职能部门向中心报送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齐全完整。
二抓党和政府刊物、报纸、信息的采集。凡是最新的、涉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文件和相关信息全部整理纳入《汇编》中。
三抓文件内容。《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重点收集公众非常关心的涉及土地确权、房屋拆迁、劳动保障、农业政策、科技知识等内容的文件,并对其进行了采集整合、分门别类、整理编撰,使之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期的文件内容,区档案局都送交区法制办审查、把关,确保了公开文件的合法性。
四抓利用需求。区档案局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用需求,制作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专刊。如:根据民营企业的要求,我们编辑了民营经济专刊,收集的文件全部是国家、北京市和昌平区出台的有关民营企业相关政策。
四、宣传舆论造势,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在编印《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的同时,将每期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目录》单独印制,张贴到全区632个阅览点公告栏内。老百姓在各社区、农村的公告栏上就可以了解到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的所有条目,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阅详细内容,此举既方便了群众,又扩大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受众面。
二是印制查阅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办法、程序等便民小册子向社会发放。针对农村、农民关心的问题,编成服务手册,深入到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和发放。
三是通过《昌平周刊》、昌平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介绍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
四是充分发挥档案馆网站的宣传、服务功能,在网站上设立已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专栏,为百姓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效果明显
昌平区档案局在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摸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的顺利运行,并显现出了一些成效。
一是丰富了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内容,真正变“三下乡”为“三在乡”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昌平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在为“三农”提供及时有效地服务,为促进社会稳定、城乡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在广场、社区举办展览,发放已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局馆网站上开辟“三农服务专栏”,使农民在网上就可以查阅到行政规范性文件内容; 与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三下乡”活动,送文件、送政策到老百姓手中。这些活动的开展虽然很受欢迎, 但由于它的短期性和条件所限,不能保证百姓长期、全面受益。行政规范性文件阅览点的成立,赋予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更广泛的内涵,真正做到了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到“红头文件”,是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又一具体体现。
二是《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成为农村和社区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教材《文件汇编》发到各村、社区后,受到了农村和社区干部的欢迎。小汤山镇尚信村党支部书记薛金春的话道出了干部们的心声:“作为农村、社区干部知识面、文化水平都有限,学习的渠道也不多。现在做老百姓的工作靠行政命令不行,他信的就是‘红头文件。有了《文件汇编》,我们和老百姓说话也有了根据,很容易使百姓信服。”南口镇龙虎台村党支部不但在支委会上学习《文件汇编》的有关章节,而且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党员、村民代表再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 南厂西社区在组织居委会干部学习《文件汇编》的同时,组织居民组长学习有关房屋租赁、居民更换第二代身份证等具体规定。
三是为公众答疑解惑,为政府保驾护航。行政规范性文件阅览点成立后,广大群众纷纷查阅文件,有因财产纠纷来的;有为解决家庭矛盾来的;还有为经济合同来的,更多的人是来增长知识的。它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了知情权,也解决了人民群众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南邵镇景文屯村村民门继茹向村委会提出收养两个孤儿,村干部找出《文件汇编》编辑的《收养法》,与当事人一起学习。依据《收养法》第六条规定:收养人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收养子女的疾病。门继茹已有两个孩子,本人腿部有严重残疾,不符合《收养法》的规定,当事人在看了政策后,立即打消了收养孤儿的念头; 南邵镇营坊村村民李成泉、纪淑珍夫妇的独生女于1991年因病去世,夫妇俩未再生育或领养子女,最近他们在村委会提供的《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对其父母一次性经济帮助标准的通知》中了解到: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致使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其父母未再生育或领养子女,女方年满55周岁,男方年满60周岁的,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每人不少于5000元的一次性经济帮助。依据上述规定,夫妇俩领到2万元的补偿款;住在南口镇南厂西社区的胡少勇在社区开了小买卖谋生,租了一套楼房居住。前不久,楼房下水道堵了,多次找物业公司,都没有得到解决。后来在看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中的有关房屋租赁的政策后明白了:“原来应该先找房主,由房主去找物业公司”,关系理顺了,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南口镇辛力庄村民对土地确权工作存在疑虑,在看到昌平区政府关于土地补偿的红头文件后,理解了国家的政策,配合政府很快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兴寿镇兴寿村干部在看到《文件汇编》中关于《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关于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展户口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后,主动到每家每户通知、统计,提前做好基础性工作,保证了换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为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提供了便利,对于提高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指定场所之一,它确保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具备更加稳定、更为丰富的文件来源,为其长效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行政规范性文件服务工作的开展也为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昌平区档案局将继续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