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霞
和平年代的生活似乎太循规蹈矩,平淡无奇了;学生的生活更是这样,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循环往复,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所见都是凡人,所历都是琐事。于是,一遇作文,学生就抱怨无事可写;逼急了,便家长里短、闲言碎语,弄出一箩筐树叶、杂草。
其实,小事并非不可以写,甚至还应该提倡写小事,只是不能把小事写成小事,要善于从小中写出大来。
怎么从小中写出大来呢?
首先,要善于思考。所谓“思考”就是对纷繁芜杂、平淡无奇的生活现象作一番由表入里、由果推因的分析。小事中往往蕴涵着大道理,而这个大道理,只有通过认真思考,才能被发现,被揭示。
孔乙己为什么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呢?或者说,他站着喝酒为什么还穿着长衫呢?经过思考分析,就会明白孔乙己虽是个读书人,却没能考取功名而穷困潦倒;或者说,他虽然穷困潦倒,却不愿与劳动者为伍,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这样,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便被揭示了出来。
如果你发现一个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独自躺在河边的柳阴下,悠然的吹着柳笛,你可以想:柳笛是孩子的玩物,老人怎么会玩这东西呢?他是在追忆逝去的童年,还是在歌颂这盛世之春呢?经过这样由果及因的思考分析,这个不起眼的小事不也很有意义了吗?
第二,要善于联想。所谓“联想”,就是由此及彼,由小事联想到相关的大事。由一叶凋零联想到秋天的到来;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联想到天下士人皆寒;由一家商店开业联想到经济的繁荣、下岗职工第二次就业;由采花酿蜜的小蜜蜂联想到辛勤劳作的人们;由白杨树一律向上的枝条联想到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由对一只小鸟的关爱,联想到环境保护,联想到中非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的庄严承诺……善于联想,我们就能以小见大,把小事做大,从小事中写出大意义来。
第三,要善于艺术设计。一件小事,通过艺术设计,往往可以反映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用来表现重大主题。这里所谓的“艺术设计”,指的是把小事放到大的社会背景中表现,把常见的事放到特殊的环境中表现,把过去的事放到现实中表现,把这个人的事移到那个人身上表现等等。
例如,把陈奂生蹾招待所的沙发,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中,就使这件小事表现出了那个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初步改善后,精神境界有待提高的大主题;一个环卫工人每天清扫街道垃圾也许不足称道,但如果写他在一个寒风凛冽、雪花飘飞的凌晨艰难地清扫大街,恐怕就会令人感到环卫工人的伟大和可敬;如果把上世纪60年代初学雷锋活动中的一件小事,放到现在提倡“八荣”,摒弃“八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这件小事也许就有了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
艺术不是生活的原样照搬,它允许合乎事理的虚构和设计。或者说,正因为这样的虚构和设计,才使粗陋的生活具有了艺术的魅力。
从小事中写出大来,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因为小中的确有大;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为了提高读者的思维和认识品质;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提供美味佳肴,给读者以审美愉悦。
[作者通联:河南获嘉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