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京生
编者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到今天,在消除区域间、学校间硬件环境不均衡的基础上,怎样实现各学校之间软环境的优质均衡是一个重要课题。西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有着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因此,怎样让那些普通的学校也成为优质的学校?西城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内在的活力和特色,提升教育内涵,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本期,西城区教委主任给我们介绍西城区在推进各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思路和措施,与此同时,让我们走进西城区的几所学校,看看这些学校是怎样打“文化”这张牌的。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自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要素。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任务。
多年来,西城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教育的载体,充分发挥西城教育的资源优势,满足社会不断提升的优质教育需求。
1.建设校园硬件文化,彰显环境育人功能
西城区不断巩固和发展教育优势,区财政每年教育投入实现了“三个增长”(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全面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依托西城区政府的有力支撑,西城区教委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力争以高标准打造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
西城区内有一些近百年的老校舍一直沿用至今,现已被列为文物单位给予保护。这些百年老校久经风雨,历经变迁,有些校舍已经破旧,但其积淀的人文理念和办学思想却具有持久的稳定性,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一代代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们以“优化环境、办出特色”为校园环境建设原则,在保存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布实施,改造清贝勒府、郡王府、教会学堂、传统四合院、戏园,变昔日王府为现代学府、变旧时学堂为新型课堂、变古代戏园为快乐学园,对鲁迅中学等6所老校进行了修缮、改扩建,使这些有着百年文化积淀的老校更显风采,再展特色,彰显出鲜活的生命力。
2.实践百年老校、现代名校的教育理念,构筑学校精神文化内涵
学校精神文化蕴含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现代教育的诉求,它构筑成学校文化内涵的核心价值。我区学校文化建设注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有机结合,注重发挥百年老校、现代名校的辐射作用,努力将历史之厚博与理念之先行完美结合,让百年老校之理念日久弥新,让现代名校之作用引领全局,从而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
西城区的基础教育是与中国近代新教育制度一同产生并发展的。作为教育大区,西城区共有82所中小学,其中34所为百年老校,占总数的40%左右。这些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为西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经验支持、质量保证。北京市第四中学在百年发展中,为祖国培养了冯至、凌青等几十位两院院士,在时代的今天,学校正在为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而不断地付出努力;北京市第八中学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提出了“存性、存学、存志、存仁”的办学主张,发展到今天,“少儿班”又在为培养年轻英才不断进行着大胆的尝试;北京市西城区皇城根小学作为最早的公立小学之一,“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实践研究已在今天的校园初显成效。北京市第三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师大实验中学等一批学校也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寓意,有着鲜明的学校特色。
西城区重点扶植9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理念新、设施全、质量高、社会知名度大的高中示范校,这些学校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兴趣等,确定办学思想,明确学校理念,在学校发展和建设中追求品位、追求修养、追求境界,为实现西城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以9所市级高中示范校为龙头,将37所学校组建成9个学校发展联合体。联合体囊括了全区所有学校,最大范围地实现了软件资源共享、经验互借。各校交流管理经验,开展校际集体备课及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西城区教委定期进行监督评价。我们实施名校助普校工程,重点扶持纯初中校建设,制定相关扶持制度,在教师交流、资源共享、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3.推进课程改革,开发校本教材,着力加大课程文化建设力度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要素,独特的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支撑和载体,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区的学校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工作的自觉意识,不断丰富和扩展课程文化建设内涵。
西城区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北京市中心城区,挖掘好、利用好、传承好这笔可贵的文化资源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聘请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以及本校教师开设选修课、讲座或讲堂。“专家讲堂”囊括了古今中外、人文科技,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及大学校长和教授,他们走进我区多所学校。北大钱理群教授、台湾作家刘墉开设的“活出精彩的人生”、“美国高等教育一二三”、“走进鲁迅”等专题,开阔了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了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增强了人文修养,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引起热烈的反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与化学奖获得者鲁道夫·马库斯先生与我区学生共同进行了“能源与环境”的研讨,学生在参与中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了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了解了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各学校在不断挖掘自身资源的前提下,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讲座课程和环境课程等多元课程模式,大力构建现代课程体系。必修课各学科的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来构建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成为可能;《数学建模》、《网页设计》、《生物实验》等选修课拓宽了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环境社、话剧社、合唱团等各种学生社团的组建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和组织能力。学生们在参与“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研讨”、“能源问题研讨”、“生命科学专题研究”等活动中,写出了《对北京露天餐饮和谐发展问题的探索》、《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学校》、《公共汽车调度表的合理设定》等论文,并获国家级奖项。此外,水的循环利用、雷锋教育读本、礼仪教育读本、世界文化遗产读本等一批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推进我区课程文化建设给予了有力的支撑。
我们对课题领衔、师徒挂钩、顾问听课、教学沙龙、中心备课组活动、教科研一体化均进行着细致有力的监控指导,使我区的校本研究呈系列化、制度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态势,真正实现了在确保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让优等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普通生得到最合理的规划,暂差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课堂教学文化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我们将按照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对课堂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