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志成
话题 爱心
【名人名言】
1.人只应当忘却自己而爱别人,这样,人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
——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家)
2.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雨果(法国作家)
3.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暗。
——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家)
4.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美国科学家)
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中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少年名言】
1.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枝繁叶茂,甚至成为参天大树。
2.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主旋律。
3.在家中,父亲是纸,母亲是笔。父亲用他的平实,爱护着家庭,爱护着我们;母亲用她的智慧,丰富着生活,丰富着未来。
4.妈妈的爱,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得我浑身洋溢着温馨;爸爸的爱,犹如高山里的树木,让我从不受风吹雨打;我的爱,没有惊天动地,只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他们的身边。
5.太阳的生存,为人类提供火与热,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针的生存,为人类引航导航;花儿的生存,化作春泥给果实的成长输送营养。它们的生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把千丝万缕的爱献给人间。
【经典素材】
(一)爱心妈妈王光美
2006年10月13日,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在北京逝世。王光美——这位伟大的爱心妈妈用十年多的时光,为千千万万个妈妈铺上了幸福之路。爱心妈妈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永存!她的慈祥,她的善举,她母爱的灵魂,依然让万众景仰!她的人格魅力将永远影响着我们!
1995年,由王光美发起的旨在帮助贫困母亲治穷、治愚、治病的“幸福工程”在北京启动。那年她已是74岁高龄,且身患癌症已有六个春秋。但她毫不犹豫地担当起这个重任,从此,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妈妈与1500万贫困母亲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为了了解贫困母亲,王光美奔波忙碌,访贫问苦到乡村,在许多的贫困地区都留下了她深深的脚印。为了资助贫困母亲,她倾其所有,甚至把自己母亲留下的传家宝拿去拍卖捐献给了“幸福工程”。为了“幸福工程”,王光美老人倾注了全部心血,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爱心妈妈”。
【学会应用】
为了“幸福工程”,为了帮助贫困母亲,王光美老人把自己的整个后半生,把自己的所有一切全都奉献给了社会。爱心有多大,王光美老人的成就就有多大!运用这则材料,要点明王光美老人年龄之大、身体之差,更要突出老人为慈善事业所作的贡献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把老人的行为与当今社会中的某些人的行径对比,老人在晚年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奉献爱心,我们从中可以反思爱心的力量。
(二)“穷人银行家”尤努斯
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因为创办农村银行,向贫穷农妇贷款27美元,而被称为“穷人银行家”,又因他所倡导的小额信贷业务在全球帮助数百万人口脱贫,而被授予了20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尤努斯创办的农村银行专以穷人为服务对象,并且其中96%是妇女。要知道,孟加拉国基本上是个穆斯林国家,妇女的地位并不高。到他的银行贷款,不用担保,也不用支付利息,就是乞丐也能借出钱来。
尤努斯因为帮助穷人而获奖,表明了当今世界对消除贫困和不公的关注,对关爱穷人、帮助穷人行为的褒扬。尤努斯博士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身为银行家,不是嫌弃穷人,而是关爱和信任穷人,帮助他们获得创业的机会。
【学会应用】
“27美元”对于银行家们来说微不足道,却是许多贫穷家庭的现实需要。运用这则材料,我们要关注银行家与穷人二者间悬殊的身份地位,是什么将他们连在了一起?显然是爱心。我们还可以将尤努斯博士的行为与我们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相比,批判那些乐为富人锦上添花,不为穷人雪中送炭的嫌贫爱富的不良风气。
(三)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香港著名演员成龙是耀眼夺目的国际巨星,他平时除了演戏之外,闲暇时间大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面。为了回报社会,成龙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用来帮助贫苦孩子、残疾人士、老年人,以及那些在科学和艺术领域颇有追求的学生。这些年来,无论是捐钱捐物,还是代言慈善机构,成龙都不遗余力。随着成龙所主演的电影在全世界影响的扩大,成龙的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如今,成龙已在近30个国家、50多座城市做了百余件善事。
对于所做的,成龙感到自己能帮的也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他仍会尽能力所及不断去做。怀着一颗慈爱之心,从香港到内地,从亚洲到非洲,到处都有成龙奔波的身影。为了心中的梦想,这位爱着唐装的爱心使者依然不觉疲惫,要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学会应用】
慈善行为的物质基础是财富,而它的感情基础就是爱心,有爱心才能拿出精力与金钱去帮助别人。中国不乏富豪,但缺少富豪慈善家。你可以将一些富人的“为富不仁”与成龙的行为作一对比,也可以去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
(四)母爱的雕塑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曾经经历了一场森林大火,大火过后,护林员们开始上山察看灾情。
有位护林员在火灾后的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虽然已经死去,但这只鸟像雕塑一般保持着一种姿势。护林员有些惊奇,便用树枝轻轻地拨了拨那只鸟,没想到几只雏鸟从已经死去的母亲翅膀底下钻了出来。
鸟妈妈本来可以展翅飞走,找一个安全的栖身之所逃避这场灭顶之灾,但她不愿把孩子们丢在火海之中。她把孩子们带到了自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然后用自己的翅膀为它们撑起了一个她的生命保护伞。当火苗灼烧她身体的时候,她坚定地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就有了这座母爱的雕塑。
【学会应用】
其实不论动物也罢,人类也罢,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这则材料再次证明了母爱并不是人类的专利。运用这则材料时可与其他相同主题的材料进行组合,以此说明母爱的普遍性。你也可以材料中雏鸟的视角来行文,来表现母爱。
话题回报
【名人名言】
1.当感到很多人都需要你的时候,这种感情就会使你有旺盛的精力。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
2.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德国作家)
3.人就像藤萝,他的生存靠别人的东西支持,他拥抱别人,就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
——蒲柏(英国诗人)
4.谁给我一滴水, 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李华梅(中国第一个到南极考察的女科学家)
5.给予你了,我便不期望回报。如果付出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
——汪国真(中国当代诗人)
【少年名言】
1.要学会回报,先得懂得感恩。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这就是最美好的回报。
2.尊重也会有回报。尊重的回报有时是一副感激的面容,一种慈祥的目光,一个温馨的微笑。虽然这些只是一些细微的表情,但是这比那些虚言假语的奉承要好上千百万倍,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你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尊重回报。
3.优雅地接受是你对给予者的最美好的回报。
4.亲情的定义其实是:虽然你不思回报,但我必须知道感恩。这样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可以抵御一切困苦的亲情。
5.音箱共鸣时,音乐才能震撼人心;付出的爱有回声时,亲情才能折射出美丽的光辉。
【经典素材】
(一)“我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在美国休斯敦火箭队效力的篮球运动员姚明,是NBA历史上第一个非美国本土的选秀状元。在美国,篮球运动是最受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NBA赛场上强手如林,但姚明凭借自己高超的体育技能,在NBA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目前他的身价已高达7600万美元,一场重要的比赛,便能为他赢得数百万元的收入。
姚明是我们最喜爱的体育明星之一,人们喜爱他,除了他在NBA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强烈的爱国心。姚明的爱国体现在:当祖国需要他时,无论什么时候都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回国效力,这是他出国前对祖国的郑重承诺。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祖国培养了我,当祖国需要我,我就要回报她!” 事实证明,这几年每一次国家队的召唤,姚明都义无反顾地回国报效,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正是姚明的出色发挥,让中国男篮取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
姚明在NBA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
【学会应用】
爱国就要回报祖国,姚明的言行就是最好的证明。生活中常有些人言行不一致,他们口头上爱国,行为上却并不爱国,你可以将这种人与姚明作一番对比,以此突出姚明报效祖国的可贵。当然,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测一下,如果姚明只顾自己在NBA的发展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那他还会受到我们如此的拥护吗?
(二)回报的利息
著名学者陈之藩年轻时,胡适先生给了他一张400美元的支票资助他到美国留学。陈之藩后来有了钱马上就还给胡适先生,还写了一封信致谢。胡适接到信后给陈之藩写了回信:“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和支票,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美元,我借出去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去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胡适先生的这段话,证明了我们做人的成本是善,是不断地去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总有一种快乐盈满心间,因此你将收获快乐的利息;帮助别人,总有一种感恩寄存在别人的心田,因此你将收获感恩的利息;帮助别人,总有一种善念以循环的形式出现,让别人再去帮助别人,因此你将收获回报的利息。
【学会应用】
当我们无私地帮助了别人,我们得到的回报也是无限的。运用这则材料时,要重点揣摩胡适话中“利息”的含义,尤其是要注意文中“回报”的内涵,这里的回报不仅是对施与者而言的,也是对他人而言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做到这种“回报”,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多么美好。
(三)善意的回报
有一回,日本著名的歌舞大师勘弥要扮演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有个学徒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松了。”
他回了一声“谢谢你”,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走到学徒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他把刚才系紧的鞋带又弄松了。显然,勘弥是想以草鞋带子的松散来表现这个长途旅行者的疲惫。
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亲眼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表演结束以后,记者采访勘弥时说:“您可以当场教导那位学徒,说他还不懂演戏的真谛啊。”
勘弥答道:“别人的善意提醒必须认真接受,要教导学徒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报。”
【学会应用】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证明“你给予别人善意,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善意回报给你”这样的观点。运用时既要注意勘弥大师系紧鞋带与弄松鞋带的细节对比,也要注意他在做这两个动作时所在场所的不同。如果当时勘弥大师确如记者所说的那样去做,那结局会怎样?你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印证你的观点。
(四) 默默耕耘,不问回报
2002年2月,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一位物理学家——黄昆。在这一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惊人地相似:黄昆是谁?这是一个远离大众视线,沉静而低调的名字,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知道黄昆。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说:自己的研究方法就是与黄昆同住一室时争论出来的。
黄昆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和固体物理的奠基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在大半个世纪的人生中,却始终以一种沉默的姿态,孜孜不倦地追寻科学的真谛。2002年,黄昆在获得国家奖励给他的500万奖金后坦言,得奖对自己生活的唯一影响是换了一辆新汽车。“高兴的是司机,对我来说,就是有个车把我从家里运到研究所,再从研究所运回家。”老人依旧淡然。他把大部分奖金又都投到了科学研究中。
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杂志《读者》的主编彭长城由衷地感慨:默默耕耘,不问回报。这似乎已很久不再被大家宣扬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在新时期的今天,依然能让我们长久感动。
【学会应用】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证明“付出并不总是为了回报”这样的观点。运用时既要点明黄昆作为一位科学家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更要点明他那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你也可以对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默默耕耘,不问回报”的精神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值不值得提倡?
(五)“羊羔跪乳”和“乌鸦反哺”
《增广贤文》是一本在中国民间影响极大的启蒙读本,在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妇孺皆知,那就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这句话里所提及的两种自然界中的现象就是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两个著名的故事:“羊羔跪乳”和“乌鸦反哺”。前一个故事说的是每当小羊羔要吸吮母亲的乳汁时,它总要跪在母亲的肚皮底下,以此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后一个故事说的是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就四处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它的母亲,以此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学会应用】
故事中的羊羔和乌鸦在尊老养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动物尚能如此,那么人类呢?你可以将二者进行对比,以此突出“回报母爱”的主题。当然,你也可以将主题寄寓在这些动物身上,通过描绘动物的生活来反射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民间一直把“羊羔跪乳”和“乌鸦反哺”当作是对爱的回报的模范,果真如此吗?你可以大胆予以质疑。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泰县清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