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不是音乐

2008-05-30 12:21
新民周刊 2008年34期
关键词:华语唱片音乐

王 倩

面对“听歌不用花钱”的华语市场,始终适应不了的EMI最终选择了放弃。接手的“金牌大风”延续着EMI的主要管理团队和庞大的艺人资源,却摘掉了镣铐,少了很多束缚,郑东汉能否点石成金呢?

国际唱片巨头EMI退出华语市场,是华语乐坛最新的一次地震和洗牌。乐观者称颂着“金牌大风”,第一家由国际大唱片公司转型的华人音乐集团的诞生;悲观者却感受到了唇亡齒寒,娱乐当道,音乐慢慢在死亡。

1995年台湾才子型歌手黄舒骏唱着“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十几年后再回眸,这首《改变1995》仿佛是为华语音乐唱响的墓志铭——

世界不断的改变改变,我的心思却不愿离开从前。时间不停的走远走远,我的记忆却停在,却停在那1995年……

EMI的明智

EMI不再制作中文唱片的小道消息已经传了4个多月,如今尘埃落定。EMI放弃了大中华区市场,拥有EMI中国区50%股份的亚洲区总裁郑东汉以过亿港币的的代价接管了所有的股份。外界乐于看到中国本土音乐力量的雄起,但EMI的退出并不太让业界同行们奇怪。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情理之中”,以EMI为代表的国际传统唱片工业体系已经危机四伏。

网络下载音乐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传统唱片巨头们曾经以为自己能扭转败局,2001年7月11日美国旧金山地方法院法官玛丽莲·霍尔·帕特尔判决热门的MP3交换网站Napster关闭, CD从法律上击败了数字音乐,但法律和道德大棒最终败给了互联网自由、开放和共享的基本准则。唱片店在美国《企业家》杂志去年评出的“未来10年最容易消亡的行业”榜单中排名第一,全球第二大唱片零售商Tower Records也已经因亏损而破产清算。

唱片公司的签约艺人们最近已经多次向多年来赖以生存且成名的传统唱片工业体系提出了抗议,如果说摇滚乐队Radiohead离开EMI还有向刚上任的外行总裁抗议的成分,那麦当娜从华纳跳槽到了演唱会经纪公司“Live Nation”已经在明说:艺人们光靠卖CD已经赚不到钱了,马不停蹄地开演唱会才是“钱”途。

固执的传统唱片巨头们对于数字音乐消费浪潮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它们必须花巨资制作和推销实体唱片,但艺人们的CD销售收入已经不能抵消唱片公司的支出。EMI全球的收入在过去5年里持续下滑,2007年无奈地被私募基金泰丰资本收购,新上任的老板立刻宣布了裁员和重新定位资产(放弃不重要的市场)的计划,其在泰国和新加坡等地区的经营业务陆续被终止,如今又轮到了中国市场。

台湾唱片市场曾经动辄就能卖五六十万张,如今卖过了5万张就可以开庆功会;在香港,唱片能卖个几千张已经算佳绩;而中国内地的传统唱片销售市场压根就没有出现过。“大中华区的特殊性在于,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音乐市场还经历过辉煌的实体唱片零售时代,而内地是直接从盗版时代过渡到了网络时代,中国市场上从来没有产生过真正的唱片巨头。”资深音乐观察家曹峻说。

国际唱片巨头们在内地市场的举步维艰,音乐人范立一直看在眼里,“国际唱片公司在内地的层级太多,以至于唱片市场一线传来的信息要转变成真正的决策,需要一个缓慢的周期。”范立1992年入行,担任过上海艺风音乐北京公司经理,艺风后来和步升合并后归入了EMI旗下。 市场反应慢,是绝大部分在华外企的通病,曹峻的阐释更直接,“老外派驻中国的高官都不懂音乐,他们只在乎销售数字的好坏”。

面对“听歌不用花钱”的华语市场,始终适应不了的EMI最终选择了放弃,以出售变现亚洲地区的资产来维持公司在全球的利润。从公司财务数据上来说,这是明智之举。

点石成金的可能性

这桩生意背后还有一句戏言,郑东汉收购了自己当了10多年宰相的“天后宫”(EMI聚集了张惠妹、蔡依林、孙燕姿和萧亚轩等几乎全部华语一线女歌手)。但外国人在华语乐坛赚不了钱,到了中国人手中就能“点石成金”吗?

上世纪90年代港台音乐在内地市场战无不胜,但最近两三年来内地选秀偶像们的批量崛起、港台音乐新人的后继乏力以及音乐领域糟糕的媒体生态环境,导致内地音乐市场处于停顿状态。

范立刚进入音乐圈的时候,大量的港台和新加坡高管嘴上挂着的总是“按照我们在那边的经验”。从文案、行销理念到音乐制作,年轻的内地音乐人曾经深深地膜拜过他们,但后来的中国唱片发展史证明,他们的经验可能并不适应内地。“那时的国际唱片公司都是以新加坡和香港为总部,派驻内地的高管也大多来自新加坡和港台地区,他们缺乏对内地文化、消费习惯和媒体生态等各方环境的了解,很容易走入误区。”

当时在台湾,一张唱片的行销费用通常能达到制作费用的6倍,唱片公司会在台北、高雄和台中这3个媒体发达的中心城市拼命砸钱,用来投放广告、市场推销和举办歌友会。但内地市场有将近30个口味完全不同的省份,这些“国际”高管们的经验显得狭隘了些,更何况内地的唱片业从来也没有1:6这样的计算方法。范立举例,“内地唱片即使达到了100万的制作费(连MV拍摄和造型设计都并入),宣传费用也就30万左右。在上海Music Radio电台打一个月的榜就要花上6万元,新人们更没有大打广告的可能。”

从香港起家的郑东汉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从音乐角度来说,这桩生意的价值是中国的本土力量改变了以往我们只能俯首听命的历史。”范立说,未来要看他是否能整合两岸三地的艺人资源,也就是艺人们的经纪合约归属。为了今天的这个局面,郑东汉10多年前就已经在资本层面进行布局,EMI在亚洲的运作也一直由他操控。

更多业外人期待郑东汉的原因是怀旧的心理因素。这位早年和泰迪罗宾组成乐队的香港第一主音吉他手,24岁就当上香港宝丽金唱片总经理,凭借其出色的经营能力,一路攀升成为宝丽金亚洲地区总裁。环球唱片收购宝丽金后,郑东汉继续留任,担任环球泛亚太区主席。后又被EMI百代唱片挖去成为百代中国区的合伙人并担任亚洲区总裁一职,3年时间内,把原来排名第五的中国百代做到市场销售第一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娱乐大鳄。在1990年代辉煌的华语乐坛鼎盛时期,郑东汉曾经栽培出了童安格、谭咏麟、张学友和王菲等人,于是大家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华语音乐新盛世。但这也是郑东汉的雄心壮志吗?目前这是个疑问。

殊途同归。两岸的音乐市场如今走到了同一个困局,华语歌手们都只能依靠商演、广告和接拍影视剧赚钱,一张专辑中能多几首广告主题曲是唱片公司最幸福的事情了。如今唱片公司的主流收入是艺人经纪(并非很多人想象的以彩铃为代表的无线音乐服务),公司靠商演和个唱的收入来维持收支平衡,再给歌手出新的唱片。

大大小小的本土唱片公司(如太合麦田、华谊和英皇)迅速地转为了经纪公司,依靠掌握艺人的经济合约来进行公司运营。国际唱片巨头们很难想象自己转型为经纪公司,或者说它们的转变也不可能这么快。“郑东汉的优势就在于他浸润业界多年,他了解艺人的能力,也知道如何去利用大中华地区的丰厚资源”,曹峻说。曹峻看好他的前提是,“金牌大风”未来不可能只做唱片公司,而是在唱片、演出和影视领域打包经营,“必须做在所有领域里赚钱的演艺公司,未来新签的艺人可能就不是纯歌手方向的了”。

交易完成后,郑东汉一直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倒是一直跟随他的原EMI中国区副总裁黄伟菁的表态证实了曹峻的推断,整合行销将是公司未来的营收方向所在,“如果只做实体专辑的话,那真的是非常悲惨。”他们已经在创作型歌手陶喆身上进行了试验,陶喆的专辑能取得好成绩,他也为广告写歌,正在进行的巡回演唱会也是叫好又叫座。“金牌大风”延续着EMI的主要管理团队和庞大的艺人资源,却摘掉了镣铐,少了很多束缚。照这个趋势发展,“金牌大风”在华语市场续写辉煌的可能性不小。

但辉煌可能仅限于公司经营层面,大家期待的华语音乐新盛世很可能也只存在于云端和永久的渴望中。“如今的市场里只容得下偶像型和搞笑型歌手。再好听的音乐,都没有渠道被介绍给大众。新人们只能靠绯闻,靠露点,或者上综艺节目当个受折磨的人。” 这个年代,只有流行,没有音乐,范立的担心不是危言耸听。

猜你喜欢
华语唱片音乐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大自然的唱片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坏唱片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音乐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
心灵幽暗处的悬疑风景——2013年华语惊悚片述语
音乐
寻找树叶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