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与“次贷”阴云同行

2008-05-30 10:48:04李国旺
新民周刊 2008年2期
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

李国旺

中国经济无法在“次贷危机”中超然物外,策略只能是如何利用这一危机借力打力,制衡国际垄断资本将危机外推的动作。

美国“次贷危机”似乎正向着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演变。西方各国央行陆续向市场注入资金,却无法抑制投资者信心下降。

正如2007年9月中旬美国财长保尔森警告说,“次贷危机”在信贷市场引发的信心危机,持续时间会长于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双重影响

根据以往经验,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相关损失“粗略”估计将达4000亿美元,杠杆投资者承担2000亿美元,那么他们预计将被迫削减放贷额度2万亿美元,这对美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危机持续一年,美国经济将出现“显著衰退”;如果持续2至4年,经济将长期处于增长缓慢状态。这样可能会强化美联储向市场的注资行为,向全球倾销美元,加剧市场动荡,美元进一步贬值,油价上升,物价上涨,诸多因素对中国经济形成包围形势,加大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

在中国,当“次贷危机”刚开始爆发时,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所谓的“股评家”,连次级债券为何物还没搞清,就在媒体上断言“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特别是股市没有影响。笔者则连续撰文向大家示警:“次贷危机”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国际间的货币战争,“次贷危机”将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SARS。国际金融资本将金融SARS病毒播放全世界,大规模地对全世界进行货币倾销,将全球的流动性泛滥推向高潮,从而在洗劫全球的剩余价值的同时,冲销美国双赤字下对全世界的负债。

美国“次贷危机”是2001年“9•11”事件的后遗症。“9•11”迫使美国利率大幅下调,开始对外大幅倾销美元,对内刺激美国居民消费欲望的升级,其中表现为汽车、房子的需求迅速上升,从而出现了美国进口的迅速上升和贸易赤字的扩大。美国进口上升为中国大量出口创造了条件。此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原先的出口障碍基本消除,出口上升又带动了投资上升,从而为解决因消费不振带来的经济疲软创造了条件。但经过大规模的货币倾销后,美国实施连续提高利率的紧缩政策,将美国人打个措手不及,“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但此时,中国经济仍然按惯性通过出口和投资拉动迅速发展,对有色、能源、原材料需求的迅速增加,中国因素成为国际垄断资本炒作国际宏观商品价格的主要理由,商品期货出现大牛市的“中国理由”,形成了这样的经济格局:中国加工品因为生产力提高而不断降价,中国进口的原材料价格却迅速上升,侵蚀了企业的利润。企业通过压缩工人的工资增长保持利润,工资增长率大大低于企业利润增长,造成国内需求不振,强化了对出口的依赖。结果,中国经济不得不越来越看世界经济增长的“眼色”。

对此,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却大灌迷魂汤,说什么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极,想让中国放松对国际垄断资本侵蚀的警惕。我们认为,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候,当中国经济增长还需要世界经济的助力的时候,一旦西方国际经济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而加剧动荡的话,其反作用力通过“蝴蝶效应”扩大后,可能使中国经济出现意想不到的增长拐点。

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如果引起美国经济进入萧条,中国出口势必降温,投资冲动随之下降,如果实施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在通货膨胀预期最强的2008年夏天出现通货紧缩,这是我们不能不预防的。因此,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可以看出,美国次债危机正在双重影响中国经济:美国经济萧条导致中国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变,而美元过度贬值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又加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程度,导致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美国放大“次贷危机”就是为了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美元贬值是美国国家政策,而不完全是美国核心竞争力下降所致。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化,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仍然是最难以有效解决的难题。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十分庞大,2005年年中以来美元已经贬值10%以上,相当于中国人民创造的1.3万多亿人民币的财富“人间蒸发”。目前中国将外汇储备投资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在美元贬值速度大于其利率时,这种投资的结果也是外汇资产的继续缩水,这是美国政府的赖账行为,直接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力量。

关注心理参考点

“次贷危机”对A股市场的影响同样深远。

2008年“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的业绩将产生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海外资产的损失,对银行股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将超过前期的估计。另一方面,美元贬值造成了中资银行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提升,从紧的货币政策又缩减了信贷增长规模,压缩利润增长空间。因此,“次贷危机”下的银行行业的业绩只能曲折增长,从而冲消了银行股对大盘的护盘作用。

能源行业因“次贷危机”而喜忧交集。危机使得国际政治更为动荡,国际石油价格上升直接侵蚀了石化企业的利润,但国内为了控制CPI的过度上升,又需要对石油销售价格进行控制,垄断利润仍然可观。高企的国际油价上半年还不可能下降,只有夏天后才可能在心理上和技术上出现能源行业的大行情。

资源类行业因为国际市场行情的反转而受益,但中国可以定价的资源品价格无法与国际大行定价的大商品价格相比。出口形势如果在下半年无法乐观,此类股票价格将有可能在冲高后回落。

不过,中国证券投资者通过群体的力量正在“抵消”“次贷危机”的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参考点已经从2001年的2245点和2005年的1000点,变成了2007年秋的5000点。心理参考点的变化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当前中国的股市已经出现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作用,当5000点以下成为投资者认可的“价值区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将会为直接融资创造条件,从而在不改变从紧货币政策条件下,保证优质企业的资金需求。优质企业的正常运行,将会维护中国宏观经济活力,成为抵抗美国“次贷危机”的强大力量。核心资产的不断上市、上市公司业绩的不断提升、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力的不断增长,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反作用于国际垄断资本侵蚀的有力杠杆。

中国经济无法在“次贷危机”中超然物外,策略只能是如何利用这一危机借力打力,制衡国际垄断资本将危机外推的动作。(作者为华宝证券高级经济师)

猜你喜欢
次贷危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
经济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消费导刊(2009年10期)2009-06-16 08:11:10
《资本论》对当前金融风暴的解读
中国经贸(2009年8期)2009-05-25 02:20:14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经济与管理(2009年4期)2009-04-28 07: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