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祺
这是一个隐秘的慈善群,他们投入慈善事业,但从不张扬。他们喜欢“纯粹”的慈善,鄙视附加商业目的的言行,他们说,这样做,求的是“心安”。
低调,再低调
在世界著名富豪比尔•盖茨正式退休前3天,非著名的“投资个体户”邝荣,以盖茨为主题写了一篇博客:
比尔•盖茨的580亿美元裸捐,震惊世界,让全世界的富豪们汗颜。
从佛家精神来看,盖茨的一生,是精进和慈悲的完美组合。上半生勇猛精进,富甲天下;下半生慈悲为怀,普济众生。
从这个意义上,盖茨是一尊活菩萨。
从博客文章上看,邝荣对盖茨的崇拜是不言而喻的。
邝荣曾经是上海一家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近几年改行,变成了“股神”巴菲特的同行,很巧,巴菲特也是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最主要的捐助者之一。如果非要把这些事件联系起来,那么邝荣与他的偶像之间,似乎不至于存在天堑般的距离,他的崇拜变得具象起来——学习巴菲特“富甲天下”,学习盖茨“普济众生”。
前者,邝荣正在努力,而后者,事实上邝荣却已经开始行动。几年前,邝荣跟几位商业圈的知己,聊起做点慈善活动的事,他的想法,立即得到朋友的支持。很容易地,5个人每人拿出2万元,凑成了他们最初的慈善基金。
邝荣的想法是“知识扶贫”,很快,一个叫做“新世纪爱心图书馆”的计划开始启动,计划的目标是每年为一所农村中学建立一个图书馆,争取做到10所以上。经过一年的时间,今年,“新世纪爱心图书馆1号”终于诞生了,“1号”位于江西农村一所中学里,图书馆里配备了2万多册图书,都是他们自己去购买、运输过去的。
建设图书馆、购买书籍和管理软件一共花费了20多万,这些钱由5个人分摊。“2号”在哪里?邝荣说目前还不清楚,他们采取的是一种“务实”的办法,一个一个做,而不是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和目标。“我们不打算让这件事牵扯太多的精力。”
图书馆落成那天,当地地方政府希望邝荣和他的朋友们出席仪式,并要向他们表达谢意,邝荣和朋友们一致表示了谢绝,仪式也就没有办成。“学习雷锋不留名嘛。”邝荣玩笑般地说。
相比之下,向崎的慈善行动已经初具规模。向崎是浙江温州一家以农药生产为主的企业老板,白手起家20年,他的企业在全国同行中也算得上中型,即便是在财富神话频出的温州,向崎也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中产”典型。
向崎不承认自己是个容易心软的人,但事实上,如果看到报纸、电视报道一个贫困孩子上不起学,他就有立即去捐助的冲动。向崎的慈善支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他个人名义的捐赠,一类是企业名义的捐赠。“其实,企业就是我自己的,说起来都是一回事。”
企业的慈善支出,每年在10多万到20多万不等,向崎说,花多少钱出去,主要是以是否需要为标准,而不是事先预算。“比如有一年温州遭受台风,我们捐的钱就超过这个数。”至于个人的捐助,向崎就没办法统计了,只要他听说哪里有贫困的孩子,或者无钱治病的老人,他就会想办法去看一看,然后给一笔自己认为合适的捐助。
“我从来没有让报纸来报道过,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向崎说。
理解王石
不公开,似乎是这群隐秘的慈善热衷者达成的默契。这群人有一些共同点:民营企业所有者,人到中年,事业有成,财富积累到超出自己消费所需的数量,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求记者不要把他们的真实姓名和企业名称公之于众。
事实上,这个隐藏在人群中的群体,已经是中国慈善事业中一支庞大的生力军。国内一家大型的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新民周刊》,他负责的项目,每年筹集上千万的善款,最主要的捐助者就是企业家,有的企业家每年固定捐助大笔善款给基金会。但是,这中间的很多企业家,对基金会明确提出的要求就是,不允许公开他们的身份。“不愿意公开的原因非常复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这位工作人员说。
“人怕出名猪怕壮嘛。”邝荣这样解释,但不愿意仔细分析其中的奥妙。在慈善事业上,“多做少说”这样的中国传统处世哲学,被很多企业家看作最保险的办法,而张扬必定伴随着风险。
“看看王石就知道了,他本来说了一句实话,现在让舆论骂成这样。”采访中,很多人提到万科董事长王石最近的遭遇。讲这句话的是丁升,也在商场拼搏多年,有着自己的一套慈善观念。
丁升从来都只以个人名义捐款,他希望个人的慈善愿望,不要跟企业发展产生瓜葛。王石的“捐款风波”发生以后,丁升更是觉得自己的这个思路相当地正确。丁升曾经资助一名贫困中学生,从中学一直管到大学毕业找工作,每年年初三,丁升都要带着家人去这位受助者家里拜年,做这些,“自己心里很舒服”。四川地震发生后,丁升在外地的宾馆里,每天看着电视流眼泪,除了给地震灾区捐款,他甚至想上前线。丁升曾经是医生,“当时只要有人叫我去灾区救援,我会马上去”。
丁升认为慈善完全是个人自愿的行为,不应该成为企业家的负担。“说实话,我们的钱已经足够我们自己的需要了,为什么还要艰苦地继续创业、奋斗?我觉得,我们的钱是从社会上来的,最后还是要用到社会上去。”但目前的社会舆论,似乎跟丁升的想法有些出入,王石的遭遇就可以看出,大众对“富人”有更高的期待和衡量标准,丁升说,正是因为如此,他个人的慈善行为也从不张扬。
向崎把这种低调的做法,同样解释成慈善是完全个人的心愿。向崎出身贫苦,少年参军,现在,他深深体会到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教育多么重要,所以,他的个人捐助和公司捐助,除了赈灾,主要集中在助学和帮助老人。“我们这些人,都要感谢邓小平,现在我看到还有比我差的人,就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向崎也看到很多企业利用慈善换得名利的做法,对此他很不屑。“温州大老板、企业家很多,我也看到,一些企业家你出500万,我就出1000万。我觉得这样比高低,就是思想不纯洁。”
他说了一个例子:他跟儿子走在街上,碰到乞丐,向崎叫儿子给乞丐1块钱,孩子说,不给,因为这些乞丐都是假的。向崎对孩子的教育是:你不要管他是不是假的,你给他1块钱,就算是对一个老人的尊重,也值得。
向崎提到的一个名人不是王石而是马云,地震后,马云曾蒙受“1元捐赠”乌龙之冤,但向崎认为,“1元”概念才是慈善本身的核心,只要不求回报地帮助了别人,捐多少、怎样捐,都不重要。
欣赏盖茨,不学盖茨
对于盖茨的善举,所有接受采访的企业主都表达了自己的欣赏。丁升说,再过五六年,他也打算提前退休,“钱够了,想去做慈善”。不过,除了丁升的这个“远景规划”以外,在受访企业家里,多数都没有打算效仿比尔•盖茨成立基金会的做法,也不计划在自己的企业里将慈善制度化。
企业主们拒绝制度化,最主要是认为自己的慈善资金规模比较小,还没有到必须制度化的时候,也不希望形成制度后给企业和个人造成压力。
吉新是江苏一家电子类企业的董事长,在他的企业里,有一个“准基金”的制度。每年,员工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捐赠到企业内部的一个账户上,这笔钱,一部分用于企业职工之间的互助,一部分用于社会捐赠,社会捐赠的目标主要是学校和贫困病人。
这个“准基金”,每年大约要捐赠出上百万的资金,但在企业内部,并没有专人管理,只是属于企业办公室的业务范畴。吉新认为,如果专门成立部门管理这100多万的支出,在成本上不合算。而向崎不准备建立慈善制度,有他自己的特殊原因。“我企业的员工,文化素质不是非常高,如果我把每年的捐赠变成制度,职工会想: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捐给别人?”
如果企业建立专门的慈善机构比较困难,向非营利的慈善机构捐赠,委托慈善机构使用善款,应该是一种“省事”的方法,但受访的企业家们,似乎更愿意亲力亲为。
吉新企业的捐助对象,是根据员工、朋友、供应商提供的线索,公司自己出人去调查,然后确定。类似的是,2006年湖南洪水,丁升和一些朋友每人捐了几万元,他们把钱买成大米,委托一位热爱户外旅游的朋友,亲自把米押运到灾区,分发到灾民手中。很多企业主都表示,像这样自己去寻找捐助者,并监督善款的使用,更加放心。
吉新过去也尝试向慈善机构捐赠,但事后发现,他的善款没有如愿落实,让他很失望。更多的受访者,并没有尝试与慈善机构合作,但根据常常看到的新闻报道和坊间的传言,他们对国内的慈善机构总是抱有怀疑。
从冲动到行动的距离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西方发达国家,有更浓的全民慈善氛围,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不具备全民慈善的能力,也缺少相应的宗教和文化基础。一位受访者,把自己尚未介入慈善的原因,就归结为“慈善能力”的不足。“我还处于创业阶段,企业的良性发展是我最重要的任务。等我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能有一些自由支配的资金,并且花费这些钱不至于影响我企业的运转的时候,我肯定会加入到慈善行动中。”
这位企业主的说法,也许代表了多数还没有行动的企业家的真实想法,正像杜甫的诗中所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毕竟,拥有广厦千万间是前提。
但向崎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很多人缺少不是愿望、也不是从事慈善的条件,而仅仅是付诸行动的动力。
严峻的故事也许能够支持向崎的观点。3年以前,严峻的公司制定了一个建100所希望小学的计划,这个目标需要在2010年以前完成,到目前,已经有38所希望小学建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成立了一个给专用于希望小学的慈善基金,挂靠在上海慈善总会下。公司每年把利润的10%,大约500万划拨给慈善基金,公司内部有一个2人组成的部门,专门管理慈善基金的使用。在记者采访的近十位企业主中,严峻公司的做法是最规范和制度化的。
严峻告诉记者,这个慈善项目之所以能够从理想变成现实,要归功于公司的一位股东。这位日籍的“海龟”股东,是行业里的领军人物。这位股东倡议建立慈善计划,他的倡议立即得到其他股东的支持,慈善基金项目也很快得到实现。严峻说,他也曾犹豫从事慈善会影响会企业发展,但真正参与以后,他发现慈善项目对企业盈利影响不大,相反,慈善活动对于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有很明显的效果。
如果没有这位股东的振臂一呼,严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把自己的慈善心愿付诸行动,毕竟,在中国内地,可供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并不多。
而丁升也曾受到过“先行者”的影响。丁升访问台湾的时候,接触了台湾“慈济基金会”。“好多很有身份的人,换了社工的衣服,就去社区里当义工。”台湾人的举动给丁升很大的触动,他说,他准备利用EMBA的同学圈子,联络热心公益的企业界朋友,也建立起自己的慈善组织。
冲动也好,行动也好,这个在慈善领域充当领跑者的群体,已经开始制造内地全民慈善的“气场”。不过,这群追求慈善纯洁性的企业家,选择了躲闪公众的目光,他们能感受到,要让更多的人信任“富人”慈善的善意,还需要时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