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从职业到事业

2008-05-30 10:48李泽旭
新民周刊 2008年35期
关键词:刘浩智联

李泽旭

智联招聘,他曾经接触并花费最多时间的投资项目,最终成了令他完成了从职业到事业的转变。

一副轻巧简洁的眼镜,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一身朴素的休闲服装……第一面的智联招聘CEO刘浩浑身透出一种普通而不失活跃的自然气息。

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套普通的老板桌椅,一组沙发,一个休闲椅,一个茶几……坐在休闲椅上的刘浩熟练地摆弄着茶几上一套茶具,泡着功夫茶,脸上显出一副忙中偷闲的恬淡神情。

就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刘浩谈起他从职业到事业的征程,以及被列为国内网络招聘巨头之一的智联招聘。

前路无极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子•第二十八章》“无极”本来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指道是不可穷尽的。)聽着刘浩娓娓道来的个人经历,记者的脑海中不禁浮现起这句出自《老子》的话,前路无极似乎很符合刘浩不囿于一片天地的追求。

出生于1969年的刘浩,中学阶段是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度过的。那个时代的青少年,大都希望成为一名科学家,刘浩也不例外。中学毕业后刘浩以当年北京高考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

1992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刘浩前往美国,在华盛顿大学继续学习物理学。到美国求学,成为刘浩生活中的一大转折,一段时间之后,刘浩放弃了物理改学法律。“出国开拓了视野,也使得我深入思考我的未来。”刘浩说。身边有大量来自中国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他们的才华却被另一个国家所使用,刘浩分析个中原因,认为在于支持一个社会运转的经济和法律体制。一番考量之后,刘浩毅然转入耶鲁法学院。耶鲁法学院无疑是美国最好的法学院。20世纪20年代,耶鲁法学院成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锋,认为不能把法律仅仅定义为条文和规定,而应该更把它看作是改良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这些无疑切合了刘浩当时的想法。

获得耶鲁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后,刘浩又通过了美国纽约和加州的律师资格考试。进入Davis Polk & Wardwell(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工作。这家律师事务所同中国保持着长期的联系,远到当年李鸿章发行湖广铁路债券,近到搜索引擎百度的上市。

刘浩选择的方向是税法,他的解释是:“美国社会非常复杂,政府财政收入就靠税收来维持,我觉得税法拥有更多的内容,相比之下证券业就简单多了。另外,我潜意识里觉得这个可能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为有用。”

与经济挂上钩的刘浩没有将令人羡慕的律师行业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两年后再次转向,从美国东部搬迁到加利福尼亚,进入Orchid Asia Holdings(兰馨亚洲投资)公司。这份工作把他带回了国内,2000年开始,负责Orchid Asia Holdings公司在中国的许多投资项目,诸如葆婴/摇篮集团(Babycare)、携程(Ctrip)、易趣(Eachnet)等,这里面也包括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一个他接触并花费最多时间的项目,一个令他完成从职业到事业转变的工作,2002年11月,刘浩开始担任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

智联招聘的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智联(Alliance)猎头,由几位英国猎头顾问创办。最初时仅有4名员工,服务于中国刚刚兴起的外资企业高端人力资源市场。在刘浩决定担任CEO之前,智联招聘正在经历一段困难时期。2002年10月,互联网大环境已经沉入谷底,公司盈利仍然遥遥无期,管理层则对业务有不同的认识。

“我的投资公司合伙人开始很反对,他后来跟我讲,我最多也就有10%的可能做成。”刘浩回忆起那个糟糕的时期时,脸上的笑容仍带有一丝苦涩。

不过状况还是逐渐好了起来,在刘浩担任CEO并且解除了原有管理团队合约之后,到2003年3月,智联招聘第一次触及了盈亏平衡点。而此时,国内网络招聘市场也逐步形成了前程无忧、中华英才和智联招聘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2007—2008中国网络招聘发展报告》,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第一梯队被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瓜分,此3家公司占据了市场八成以上份额。

以新代旧

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人才市场发布通告:奥运期间,全市所有招聘会将全部暂停,直至9月20日恢复正常运作。这时,许多人选择了网络招聘。

几乎与中国的互联网同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网络招聘已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和运用。城市白领已经习惯了网络招聘、在线投递简历的方式。近两三年内新增毕业生数量增加,求职人数也在增加,市场增量相当可观。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求职人数接近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60%。

根据iResearch艾瑞的调研数据,2008年中国网络招聘个人用户规模将达到4500万人,而同期网络招聘企业雇主数预计为60万家。

就业,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时时处处都烙刻着历史的痕迹。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存在,决定了就业时个人意志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需要。那时频繁出现的词汇是“安排工作”、“包分配”、“安置”……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现象是:祖孙几代人在同一单位的同一职位“接班”工作。

80年代之后,中国人数十年来积累起来的职业观念和这个社会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改革的年代,人人都有刷新一个新世界的冲动,不少人不再安于现状,毅然“下海”。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大锅饭”被打破,“分配”、“安置”这类词语走进了历史,门类齐全的现场招聘会此起彼伏,一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始涌现,在呼唤个性的社会氛围中崭露头角。他们的工作不再如从前稳定,开始学会如何去应对竞争,开始带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去寻找工作,开始对工作抱着“开心就干,不开心就走”的态度。

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求职方式被逐渐颠覆。网络招聘以其成本低、效率高、无地域限制等特点,吸引了大批中高级人才和企业,甚至有人认为网络招聘取代传统招聘是迟早的事。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智联招聘飞速发展起来。1999年,智联招聘获得美国兰馨600万美元投资;2004年,智联招聘获得欧洲某公司200多万美元投资;2005年6月,智联招聘获得联想与宏碁旗下的风投1000万美元投资;2006年10月,智联招聘获得SEEK的 2000万美元的投资;直到最近的2008年7月9日,智联招聘获得SEEK及麦格理银行1.1亿美元投资。覆盖城市从最初的3个到现在的23个,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最近两年膨胀式的扩充令人惊叹。

刘浩的从外部角度看似乎有些过时的“圈地运动”,实际上包含了他对网络招聘这一行业的预期。他认为,通过人际关系找工作确实是个比较重要的渠道,但根据我们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其所占的比例其实只有20%,而一些与之有相同模式的人际关系网自身的发展可以说将会很艰难,这种形式必须要架构在有一定规模的IT企业身上才可行。

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势头刚过,智联招聘又引进了1.1亿美元的投资,许多人对于这笔巨资的流向非常关注。刘浩则早有打算,他把目光盯在了理顺急速扩张带来的人员增加、管理不顺等后遗症上。至于公司还未盈利和上市计划的问题,刘浩告诉记者,网络招聘市场发展初期需要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行原始积累,这段时间规模快速扩张需要很大的投入,盈利并非唯一目的,同时,过早入市也会为公司在快速发展时期制定诸多计划带来掣肘。不过,刘浩预计,目前的智联招聘很快将迎来盈利时代,上市也将不远。

猜你喜欢
刘浩智联
多重映射芽的Gq,k一决定性
铁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No.1 智联招聘求职者简历被售卖
THE EXTENSION OPERATORS ON Bn+1 AND BOUNDED COMPLETE REINHARDT DOMAINS*
引领智联新时代 WICV2020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H5 智联韵动版
上汽通用2019款别克GL6 谁说MPV不需要智联科技?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ROPER-SUFFRIDGE EXTENSION OPERATORS ON REINHARDT DOMAINS∗
刘浩艺术作品欣赏
消除“钝”感肌就是这样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