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对笔者曾经提出的用于翻译策略制定和翻译批评的主要语境特征分析框架作了必要的修订和说明,阐述了译者应如何在主要语境特征分析的参照下进行翻译才能避免或减少误译,译评者又该怎样开展以言语语境特征分析为框架的翻译批评以避免或减少误评,并对述及的文学翻译的批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言语语境;语境特征;翻译;翻译批评おお
一、引言
如何才能做好翻译、什么才是好的翻译,这是译者和翻译研究者历来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翻译批评或译文评价的文章或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纵观这些著述,能提供给译者和译评者共同参照的、简繁适中、可以有效减少误译和误评的分析框架似还不多。笔者曾于2003年提出过一个主要语境特征分析框架,张志强,“语境特征分析与汉语古典诗词英译评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并将之运用于诗歌翻译及其评论加以验证。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与研究,笔者拟对此框架作必要的修订,并以It be ... that ...结构句的理解、翻译与译评为例,对其作更深一步的阐发。お
二、It be ... that ...结构句的研究与读解
国内外的语法学家对It be ... that ...结构句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类分,对其中的that从句的归类更是莫衷一是。章振邦在其《新编英语语法》中认为,旨在强调一个句子某一部分的It be ... that ...结构句中的that是关系代词,但引导的却不是定语从句;认为像It was John that bought a cassette radio at the supermarket .这样的句子是分裂句,即cleft sentence。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676页。 “分裂句”是丹麦语言学家Jespersen于1937年在其Analytic Syntax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但后来采用这一说法的夸克等人的论述更为全面也更具影响。在其《英语语法大全》一书中,他们将分裂句又分为真分裂句和假分裂句(cleft sentence 和pseudo瞔left sentence):像It is his callousness that I shall ignore.这样的句子是真分裂句,而像What I shall ignore is his callousness. 或 The thing I shall ignore is his callousness. 则是假分裂句。夸克等,《英语语法大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 1909—1915页。《实用英语语法》没有言明旨在强调句子某一部分的It be ... that ...结构中的that从句是什么从句;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99页。钱歌川将这一结构中的that后面部分称为附句;钱歌川,《英文疑难详解续篇》,中外出版社1976年版,第314页。C.E.Eckersley和J.M.Eckersley称其为形容词性从句;Eckersley, C.E.& J.M.Eckersley,《综合英语语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著名语法学家P. A. Erades 说这一结构看上去像是复合句,但我们一般视其为简单句,因为它们是简单句的意义;但他又讲,当It be后为时间状语时,that后面部分可称为“补足从句”。Erades,《现代英语句法问题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358页。还有一些语法学家将这一结构笼统地称之为强调句或It be ... that ...结构的,而吕叔湘先生则干脆称之为一个“公式”。吕叔湘,《中级英语语法》,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在强调句子某一部分的It be ... that ...结构中,that可以被which(其前是事物)或 who(其前是人)替代,口语中有时也可以省去。
还需要说明的是,关于It be ... that ...结构句,有一点常常被谈论者所忽略,那就是It be ... that ...结构句并非总是强调一个句子的某一部分、特别是It be后边的部分,事实远非这么简单,这一点笔者将在下文语境的介入中再谈。
It be ... that ...结构句的另一主要用法就是将it作形式主语,用以将真正主语移到句子的后部,以便使整个句子显得平衡一些,主要是在that从句显得过长时(但也不尽然),口语中that有时也可省略,如:It is strange (that) he says so.这样的(it作形式主语)It be ... that ...结构句与旨在强调句子某一部分的It be ... that ...结构句的一般辨别方法是:如果将句中的it be 和that去掉,该句在句法和语义上仍然完整通达,则可断定其为强调句,否则即为以it作形式主语的It be ... that ...结构句。也可依韩礼德的主述位结构分析,即在用作强调结构的It be ... that ...句中,只有一个主位、一个述位,“It”只是个“空主语”(emptysubject)。这也仅仅是一般的区分,实际上这一句型的运用情形极为复杂,所以才有上述语法学家的不同意见。尽管如此,翻译It be ... that ...结构句之前先作如上区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否则就极易出错,如《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一书中,在讲that 引导真正主语的It be ... that ...结构句的翻译时,就给出了一个不当的例子:I believe equally that it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ld as a whole that Europe should increasingly unite and speak with a common voice.该书编者将其译为:我同样认为,欧洲应该日益团结起来,并且用一个共同的声音说话,这是符合全世界的利益的。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81页。其实,上句的it be ... that ...结构是用来强调in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ld as a whole(即“为了全世界的利益”,in the interests of ...意为“为了……”)的,句中的It be 和that完全可以去掉,只不过那样一来语气有所减弱。所以应当将这句话视为强调结构,译为:我同样认为,正是为了全世界的利益,欧洲应该加强团结,用一个声音说话。在《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中有“The Orange”的三个译文和一个译评,在评论文章中It is well that the commonest fruit should be also the best一句时,译评者给出的译文是:说来也巧(或正好),这种最普通的水果也是最好的水果。并在谈论“well”的意义时,举出It is well that he came一句为例,认为该句既可译为:他来了,这很好;也可译为:他来得正好。很显然,论者没有区分It be ... that ...结构句两种不同的用法,而是将它们混为一谈了。刘士聪、靳梅琳,“结构、修辞、审美志趣”,《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其实,这句话(实际上任何一句、任何一词)究竟该如何译才对,必须首先对它进行句法结构分析,然后再进行上下文近语境和段落篇章远语境及更远的文化语境的分析,只有经过了这些详细分析后方可定夺。以“It is well that the commonest fruit should be also the best”一句为例,在整个语篇中,该句是段首主题句,其上段谈的是橘子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其下所接的句子(整个段落)就是谈橘子如何好: Of the virtues of the orange I have not room fully to speak. It has properties of health瞘iving ...可见“the commonest fruit”实际上就特指“橘子”,“well”是用来说明“that”小句所表达内容的性质的,即“适当的、合理的”。经过分析后,笔者认为这个句子似可作如下翻译:橘子这种最常见的水果应当说也是最好的水果。
此外,一般认为,一个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不能放在It be ... that ...结构中作信息中心(强调)成分,用主语补语作信息中心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当that ...从句是以系动词be结尾时,也就是说,系动词be后的表语(主语补语)也不能放在该句型中作中心(强调)成分,如He is a teacher就不能转换成It is a teacher that he is。 但是,以下几句在爱尔兰非正式英语中却完全可以接受,虽然语法学家认为它们有些拙劣:a) It is a lecturer that I am now. b) It is very tall you are. c) It was teach English in a school that he did at that time. 夸克等,《英语语法大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1—1912页。
另外,以下几个It be ... that ...结构句均不能归入旨在强调句子某一部分的It be ... that ...结构句和it作形式主语、that 引导真正主语的It be ... that ...结构句:a) It is high time that such problems were solved.(这些问题早该解决了。) b) It is time that the children were in bed / went to bed.(孩子们该睡觉了。)c) 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 (英国谚语:再坏的鸟也不会弄脏自己的巢。)d)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英国谚语:路长必有弯,事久必有变。)
It be ... that ...结构句用法多变,英国谚语中的情形更为复杂,准确理解有赖于知悉它们的出处和具体用处,刘云波“英国谚语中一种特殊句型的翻译” 刘云波,“英谚中一种特殊句型的翻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1期。一文提供有一些有益的论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
总之,由于It be ... that ...结构句的复杂性,要想准确理解其用法、把握其意义,仅凭句法分析是不够的,语境观照必不可少。
お
三、言语语境的介入与语义调控
上文我们已经谈到It be ... that ...结构句并非总是强调一个句子的某一部分、特别是It be后边的部分,这一点只有将该结构句语境化后才能看清,必须要看该句型所使用的具体环境(特征),即言语语境,也就是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说的言语事件(speech event)的环境,Brown &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pp.38.它不仅仅是语言语境,还有非语言语境。夸克等人认为,多数情况下,该结构使得句子产生了两个重心,说话人主要强调哪一部分,要依语境来决定。如在以下对话中:A: You should criticize his callousness. B: No, it is his callousness that I shall ignore. B给两个词加了重音,一个是callousness,另一个是ignore,而后一个是“新信息”,其重音又更强一些,是说话人要着重强调的部分,他要强调自己不是要去“批评”而是要“不予计较”。夸克等,《英语语法大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9页。人们在说话中要强调某一部分时,除了用特定语法结构外,声调语调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汉语皆然。其实,许多时候单凭句法分析而不考虑语境因素并不能得出一个句子的确切句意。在注重语境这一点上,P.A.Erades关于It be ... that ...结构句的一些论述,颇能给人以启迪。在他所著的Points of Modern English Syntax(《现代英语句法问题集》,孙铢、陆国强、徐烈炯译)一书中,他所举的一个例子是:It was in 1886 that Lewin published the first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cactus.(那是在1886年,列文出版了第一本系统研究仙人掌科植物的书。)他说,在这里我们不给时间状语以重音,“何必重读呢?何必提高音调呢?并没有人对这句话表示怀疑,也没有人提出反对。” Erades,《现代英语句法问题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356页。从他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语境在句子重音的分布上起着重要作用:不给时间状语以重音,是因为没人怀疑这个时间的正确性,所以不需要强调它;我们可以推论出的是,如果这句话是在与人争论中所说,如果说话人要对所讨论的成果的发表时间提出异议或是纠正某人的说法,如说这句话的人要表达“成果发表的年代不是1776年,而是1886年”时,那他无疑会给这一时间以重音以示强调,这时我们就要将这句话译为:正是1886这一年,列文出版了第一本系统研究仙人掌科植物的书。
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It be ... that ...结构句中It be后面的部分是否是言者要强调的部分以及言者要强调的究竟是哪一部分,都要依据具体语境而定,尤其是在It be后面的部分是一个时间状语时更是如此。依据夸克等,像It was at 9.15 this morning that the government proclaimed a state of emergency. 这样的句子,“不大可能是因为叙述者希望突出时间附加状语:这种篇章安排恰恰是为了把高潮置于句末。” 夸克等,《英语语法大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0—2021页。It be后面的重音通常是自然获得的,其意图并不都是在强调时间,句子的较重信息多包含在that后面的部分中的。因此,我们应该力求避免一种误解,认为所有It be ... that ...结构句中It be后面的部分一定是该句强调重点之所在。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强调句或是强调了哪一部分的依据应当是该句的诸多语境特征,该句型的语义要受言语语境特征(语境变量)的调控。お
四、语境特征分析框架与翻译及译评
笔者曾在讨论汉诗英译及其评论时提出,海姆斯(D.Hymes)分析“言语事件”是开列的主要语境特征,应当成为我们翻译和开展翻译批评的主要参照系。张志强,“语境特征分析与汉语古典诗词英译评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海姆斯认为,要想透彻分析某个言语事件(笔者认为,翻译也是言语事件,是跨语际、跨文化的言语事件),必须参照该言语事件发生的语境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1. addressor(发话人);2. addressee(受话人);3. topic(话题〔内容〕);4. setting(场景〔时空〕); 5. channel(渠道〔媒介、交际方式〕);6. code(语码〔所用语言及其风格〕);7. message瞗orm(信息形式); 8. event(交际类属);9. key(交际效果);10. purpose(交际目的)。海姆斯并建议,对于某一特定交际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上10种特征中,抽选出我们认为必需的几个特征加以分析,就像语音学家在分析音素[b]的特性时从该音素总的语音特征中依据所需抽取若干来描述该音素一样。Brown &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pp.38—39.
这里需要对“key”作一解释:笔者将它译为“交际效果”是依据了Brown & Yule的解释:“key—the evaluation of a discourse or text”,同上。直译就是“话语或语篇评估”,但是,在海姆斯(2004年8月21日)给笔者的电子邮件里,他对“key”的解释是:My use of ‘key in terms of speech events has to do with the use of ‘key in music.Such things as ‘loud or ‘soft, or ‘harsh or ‘pleasant.Things which in English are often indicated by intonation. 在回答笔者关于是否可以在分析、翻译书面语篇时省掉“key”这一语境特征时,海姆斯(2004年8月22日)说:...I doubt that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omit it.Suppose that what is being translated is formal throughout.Still, that would be different from writing that is not formal throughout. Or that is informal throughout a personal letter between friends, perhaps.Different forms of address might be used.Choice of vocabulary might sometimes be different. 从海姆斯本人的解释中可以看出,“key”既指言语交际中的语音层面的特征,又指交际者的话语风格,故还是将其译为“音调”的好,但实际上也不妨将其归入“语码”特征一项,因为“语码”也主要是指交际所用语言及语言风格;然而,“音调”在口语交际中或在分析书面语中人物会话时,则的确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这在上节夸克和Erades等的讨论中就能看出。
如果我们将“key”作为一个语境特征并将其译为“音调”,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海姆斯开列的主要语境特征中再增加“交际效果”一项,因为缺了这一项我们的分析框架就很不完整了,就缺少了衡量评判翻译成败的重要参数。至此,我们已基本确定了翻译和翻译批评分析框架中的主要语境特征,它们是:1. addressor and his / her cognitive status(发话人及其认知状态);2. addressee and his / her cognitive status(受话人及其认知状态);3. topic(话题〔内容〕);4. setting(场景〔时空〕); 5. channel(渠道〔媒介、交际方式〕);6. code(语码〔所用语言及其风格〕);7. message瞗orm(信息形式); 8. event(交际类属);9. key(音调);10. purpose(交际目的);11. effect(交际效果)。我们所需做的就是将各项特征的涵盖面加以扩充,即在翻译及翻译评论中既要考虑原语(域)的上述语境特征,又要考虑译语(域)的这些语境特征,同时切记在分析“发话人”(原语作者和译者。译者既是原语的受话人,又是译入语的发话人)和“受话人”(原语接收者和译入语接收者)时,都要加上对他们的认知语境的分析,尤其是在进行翻译评论时。因为在译者翻译一个文本时,他/她实际上就参与了这个言语事件,而当译评者来评论一个译本时,他/她事实上也同样参与了文本、译者和读者间的对话,而这个对话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认知过程。所以,笔者所倡导的语境特征分析,是囊括了语言语境、物理语境和心理/认知语境的言语语境,它涉及到的是参与一次言语事件的主要因素:作者(言者)、文本(话语)、译者、读者、评论者以及他们的理解、决策、阅读和评论等。言语事件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语境特征的变化,都会引起翻译和翻译评论的变化。
下面仍以It be ... that ...结构句的翻译为例,来说明上述语境特征分析框架在翻译批评中的运用。
前几年《中国翻译》曾经多次载文争论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一句的翻译,人们对该句究竟应该怎样译最终似乎并未达成共识。朱生豪的译文是:只有聪明的父亲才会知道他自己的儿子。刘云波认为朱先生译错了,给出的译文是:再聪明的父亲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孩子。刘云波,“英谚中一种特殊句型的翻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1期。方平先生认为朱生豪没有译错,方平,“朱生豪并未误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6期。劳陇先生也认为朱译没有错,该句属歧义句,但梁实秋的翻译似乎更为妥当: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他自己的儿子呢。劳陇,“关于‘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句的翻译”,《中国翻译》,1995年第1期。在多个评论中,刘军平的分析较为全面,因之也更有说服力,刘文也认为梁译较之其他稍胜一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刘文一读)。刘军平,“也谈‘It is a wise father ... 的翻译”,《中国翻译》,1995年第4期。其实,如果评论者都能对该句的语境作一较为详尽的分析,肯定会对这句话的句义有更准确地把握:原语语篇的“发话人”是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莎士比亚,剧本中该句的“发话人”是亲生父亲没能认出来、想要跟父亲开开玩笑的儿子,其身份是放高利贷的夏洛克的仆人,在剧中扮演的是小丑的角色;原语语篇的目的受众(“受话人”)是置身原语文化、熟悉其习语典故的英语读者,在剧中则是眼睛几乎看不见的父亲,“话题”是父亲在向人(他自己儿子)打听到夏洛克府上去的路以及他儿子的情况;“语码”是早期现代英语(写成于16世纪末),语言“风格”/“音调”是谐谑幽默,作者在借剧中人之口套用、活用英语谚语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该形式(结构)在脱离语言语境的单纯分析上不具句法歧义,是只有一个主述位结构的强调句,但在原文文化语境分析中,因为它是一个英语谚语的形式套用,故又可不将其作为一般强调句理解。在词汇层面上,该句中的“know”语义双关,既可指一般的“知道”,又含有“了解”之意,而梁实秋选用的“认识”一词,则较好地涵盖了这两个意思。“交际目的”是作者想要达到一定的喜剧效果等。如果译者和译评者都能对上述语境特征作较为详尽分析的话,笔者相信他们无疑会在该句的翻译上取得更多共识。但是笔者认为,要想让所有译者、读者(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恐怕仍不可能,原因就是各个译者和读者、论者的认知语境(或曰认知形态,指交际参与者交际当下大脑中与交际相关的百科知识呈现的状况以及为了理解对方而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系列假设,这种知识呈现和这些假设因人、因时、因地随交际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它只在某一个时间段里暂时固定下来)不完全相同。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较为全面的语境特征分析对于译者和译评者都至关重要。最近又看到一篇谈It be ... that ...结构句翻译的文章,文章一是将莎士比亚的“his own child”错写成了“his own son”,其次是认为朱译摆在上下文中“不十分融洽、儿子当着父亲的面说父亲不聪明也显得唐突”。李树德,“也谈‘It is ... that ... 谚语的翻译”,《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2004—2005学年度第26期。如果译评者对“发话人”、“受话人”和“风格”等语境特征都加以考虑的话,也许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了。可见,在翻译和翻译评论中,译者和论者的言语语境知识和他的认知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我们对所译语句的各个语境特征知之甚少,那就很难将它翻译准确;如果我们不能全面分析所译词句的语境特征,那就很难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如果译者的认知语境不能给译者提供足够的信息,那他就很难避免误解误译;而如果评论者不能综合考虑语境的方方面面,也就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论。お
五、余论
综上所述,对It be ... that ...结构句及其他任何语句的正确理解与翻译,都有赖于译者对所译文本语境特征的充分分析,充分的语境特征分析可以帮助译者形成准确理解文本所需的认知语境,而翻译评论者要想写出有益于译者、读者的佳评来,也必须开展比译者所做更为精细的语境特征分析。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文本类型的不同、社会文化因素和评论者的认知及情感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翻译和译评产生很大影响。对于文学翻译而言,由于文学符号的多义性带来的文学语篇的多解性以及译者、译评者认知语境的差异,对同一语句(文本),应当允许有不同的读解和翻译,但读解和翻译必须建立在对言语语境特征的翔实分析上,必须符合吕俊先生提出的三个方面的标准:一、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二、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普遍有效性;三、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吕俊,“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标准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文学翻译批评在求真维度上的读解标准,至于文学翻译的美学、社会学评判,其标准远比读解标准要复杂得多,笔者将在另文中详加讨论,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批评,译评者都要在对言语语境特征的详细分析下,才能作出较为科学的评判。
(张志强: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博士生, 邮编:210097;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邮编: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