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管理教育的参照模式

2008-05-26 07:31

吴 岩 沈 立

〔摘要〕狭义的管理教育就是以MBA为代表的工商管理教育,我国当前的管理教育是在参照美国管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但是美国管理模式存在脱离管理实际与缺乏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弊病,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为此,分析更多的管理教育模式将给中国管理教育的改革提供有力帮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欧洲管理模式和日本管理模式都具有可借鉴的价值,并期望中国管理教育在分析这些模式的基础上,找到本土化的新的方向。

〔关键词〕管理教育;MBA教育;中国管理教育;日本管理教育; 欧洲管理教育;管理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8)04-0136-05

一、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轨迹

在管理与教育的交叉领域,有两个交叉学科——教育管理与管理教育。教育管理已经发展成一个十分重要而成熟的学科,在我国也有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教育管理学院,但是与其相比,管理教育在我国管理界与教育界还只是一个新兴学科,中国管理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中国管理教育今后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采用那一种发展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管理教育(management education)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为盈利性机构与非盈利性机构培养管理者的教育称为广义的管理教育,为政府机构、学校与医院等非盈利的公共与慈善机构培养管理者的教育都属于管理教育。在西方,一般把为盈利性机构——企业与公司培养管理者的教育称为狭义的管理教育,也称为商业教育或工商管理教育(business education)。本文涉及的中国管理教育是狭义的管理教育,主要是指中国的商业教育或工商管理教育。

在国外,有关中国管理教育的研究在中国经济地位增强的状况下逐渐引起了关注。例如,澳大利亚《劳力与管理发展》杂志就在2002年发表过Lau & Roffey的文章《中国的管理教育及其发展:一项研究笔记》,该文详细论及了中国管理教育的历史,并从东西方文化维度差异上分析了当前中国管理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1]在国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纯均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也对“中国管理教育”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于2003年出版了专著《中国管理教育报告》,是当前第一份全面分析(现代)中国管理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报告。[2]《中国管理教育报告》对“中国管理教育”给予了明确的界定:“本文研究的范围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学科的管理教育,简称管理教育或工商管理教育,在英文中常称business education或management education。”

虽然很少有文章探索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过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基本信息中发现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轨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管理教育主要在计划经济人才培养体制下完成,管理学被放置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之内,管理教育主要阐述计划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在那个时代,中国没有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位。改革开放、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开始之后,中国的管理教育才逐渐产生。由于中国文化和现行体制的限制,各院校重视对管理学理论的教学,对管理理论进入实践、进行实操的关注不够。为了真正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教育体系,对管理教育模式的寻求在进入90年代之后逐渐展开。各学校分析学习了国外的模式,改进自己的管理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方法,产生了相对成熟的当代中国管理教育模式。

《中国管理教育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参照模式是以美国为主的北美模式:“不难看出,在多维空间中,我们所推荐的模式,相对而言距北美的管理教育模式更近些。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方面、高等教育制度与北美更具有相融性;同时也考虑了世界各国管理教育近年来的发展动向。事实上,我国的管理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北美的管理教育模式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2)美国是管理教育的发祥地,第一个管理教育的本科项目诞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案例教学法的发明是管理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哈佛大学商学院又是案例教学法的诞生地,直到现在,美国仍在世界管理教育中处于领军地位,但是美国管理与美国管理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了。由于赵纯均教授在《中国管理教育报告》中所阐述的中国管理教育的主要内容——MBA教育就是美国管理教育的主体与象征,而加拿大在管理教育中的地位与影响远远不能与美国管理教育相提并论,因此《中国管理教育报告》所推荐的北美模式其实就是以MBA为代表的美国管理教育模式。

当前我们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战略的确也是参照美国管理教育模式而制定的,在同样是赵成均教授主持的“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出版的专著《工商管理研究备要——现状、趋势与发展思路》中,该课题组在参照美国商学院联盟(AACSB)所规定的十三个学科基础上,制定了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学科的九个发展重点——会计、财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营销、运作管理、组织行为、战略与技术管理。[4]

考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管理学院网页,从其教育方案中不难看出,它们大多沿袭了美国管理教育的基本课程体系、基本教学模式。即便诸如“案例教学”这样美国课堂教学方式在多数中国大学中并非运转良好,但在课程设置、教法、教学管理、学生考核等多个方面,我国管理教育的美国风格已经凸现出来。

然而,美国风格是否就是一个最优的管理教育模式?如果不是,是否有更多管理教育模式可以借鉴?本文将针对管理教育的各类风格进行探讨并为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提出可能的借鉴模式。

二、美国管理教育模式的优势和缺陷

美国风格并非一个不良的管理教育风格,但是,如果不考虑美国风格对美国经济、文化与历史的依存性,就无法认识到中国管理教育沿袭美国风格的优势和弱点。

美国对经济的引领导致我们的确不应该小视美国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份额的三分之一,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引领世界经济成长,而且,在学术的领域,美国管理热点一直是世界管理热点的代名词。进入八十年代之后,组织文化、质量管理、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一轮一轮的理论热潮直接引领了国际管理学的走向。对于这样的国家,其管理教育模式的诸多方面,确实值得深思。

我们认为,美国管理模式的要点有如下几个。首先是注重效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管理教育象美国的管理教育这样注重管理效果的产生。在美国工商管理课程中,纯粹的理论课程相当稀少,而与管理现实接轨的课程却相当繁多。美国管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打下了深深的注重管理绩效的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只要对绩效有用的内容,就会成为管理课程的一个部分,不论这部分内容多么不成熟,多么肤浅和有待开发。象“如何管理你的上级”、“西点军校的管理学”这样的标题,也只有在美国高校中才可能出现。传达注重效果的最佳方式,就是考试的导向。笔者之一曾经在美国一所大学教授过管理学,发现该学校工商管理学院所有课程的考试,几乎都以如何产生现实绩效为主题,这样的考核方式,也给美国管理学学生带去了可观的、注重效果的信息。

第二,与注重效果的理念相配套的,便是注重实操。管理学是一种关于技能的学问,它不能、也不可能仅仅从理论上进行阐明和探讨。即便一个人清晰地掌握理论,也会对使用理论进入实践具有担心。为此,美国管理教育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从林林总总的美国管理教育的课程上看,案例教学、现场实习是一个相当明确的重点。学生只有在案例的讨论、现场的操作中,才能逐渐熟悉分析问题和管理操作的方法。就连如何制作幻灯片、如何在小组会议上进行分析展示,也要练习。正是这样的实操训练,使美国管理学毕业生能尽快进入正规的公司运作。

第三是在注重训练的程序化同时,也积极鼓励创造性。美国管理学教育一方面训练学生管理的程序,另一方面,也关照创造性的产生。这不但表现在开设诸如管理创新、创新管理、企业家行为等课程方面,也表现在指导案例分析中不求标准答案,而要求学生尽量多空间多方向地进行思考。在笔者的观察中,大脑风暴法的运用在各个课堂上都有,而学生也以拿出不同凡响的方案和管理方式为荣。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方式,都具有本身特殊的弱点。这其中首先是美国管理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道德与价值观教育。虽然美国管理教育中都开设有商业伦理课程,但这种课程的基本设想是将伦理道德实用化,认为不遵从伦理道德会导致业绩的失效。这种对伦理道德的认识,就显得相当实用主义和美国趣味。管理学中的道德伦理,应该是一种人类核心道德伦理的延续,而不是单独的某种商业上的实用道德。一些著名管理学家早就对此进行过批评和批判。例如,明茨伯格就指出,现在的美国MBA教育,过份强调一些与管理核心不相关的因素——全球化、技能与技术等,培养了一些不会对他人与社会负责任的人。“然而管理却与之(全球化)恰恰相反——那就是担当责任。所以MBA项目或许盲目鼓励了一种独立的态度,而它与负责任的管理实践南辕北辙。”[5](15)也恰恰是因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实用主义道德观的影响,美国出现了象安然公司与世通公司的惨痛教训,这些公司的失败,对投资者与民众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社会各界强烈要求一定要加强管理教育中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美国管理教育模式的第二个缺陷,是它严重地受到地域、文化与人种等方面都的限制,使它无法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模仿的对象。美国的基本商业模式与它的移民性起源、种族矛盾与融合、国际扩张等方面的历史直接相关。它崇尚简单性法则,崇尚竞争与强权优势,崇尚尊重法律同时也寻找法律的空隙生存。所有这些,都使许多管理学原理和操作方式只能在美国显现出效果。美国培养的管理学人才,来到世界其他地区就显得手足无措,其原因就在这里。难怪欧洲管理学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Fredmund Malik)[10]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美国之外,美式管理就不灵了。MBA课程的流行传播了一个幻觉——美国的管理就是好的管理——这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一个美国人管理欧洲公司超过两年的时间,因为他们大多数都不成功。”[6]

第三,也是相当重要的,美国的管理教育注重效果和实际操作,可能只是表面特征,因为任何一种管理行为,都是在复杂的现场中展开的,简单的教室分析或实习,无法真正体验现实的复杂性。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对此相当反感,他就曾公开声明自己宁愿降低工资也不愿意再讲授MBA课程,因为在他看来,以MBA为核心的美国管理教育其实是“错误的人”——几乎没有管理经验的年轻学生,通过“错误的方式”——分析与技术,接受完MBA教育之后,给组织与社会带来了堕落的后果——“错误的结

果”。[7](13)

正是因为美国管理教育模式的诸多缺陷,因此,一种以模仿美国管理教育模式所创建的中国管理教育体系,就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管理教育模式应该在分析更多不同国家地区管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更多地触及本国文化后才能产生。

三、向非美国模式学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由于美国管理教育模式本身的弊端,中国管理教育模式如果完全承接美国模式,将会给中国管理学人才的未来培养带去负面影响。为此,从更多不同地区提取管理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欧洲,英国管理学家霍尔曼(Holman,2000)曾经撰文指出,管理教育存在着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分别为学术自由主义(academic liberalism)、经验自由主义(experiential liberalism)、经验职业教育主义(experiential vocationalism)和经验/批评学派(experiental/critical school)。[8]所谓学术自由主义,指管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讲解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客观知识方面,这种流派认为管理的概化原理或理论非常重要,学习了这些原理,可以保证知识的迁移。很显然,这一派理论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大,它将管理学也当成一种学问进行探索,但这种学问仍然是象牙塔中的学问,在今天,使用该方式进行管理教育的国家并不多见。所谓经验自由主义,看似一种缓和了的学术自由主义,它更多关心学术原理在现实中的展现。经验自由主义的管理教育仍然以原理教学为中心,但考虑到原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这类管理教育愿意考虑经验的作用,愿意涉及不同环境状态中的基本原理。所谓经验职业教育主义,是起源于新职业教育主义的一种观点,它将管理教育看成是提供组织角色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最后,经验/批评学派指的是管理教育应该将自己的目标放在拯救管理过程,将组织中的管理者和雇员从压迫与孤立的状态解放出来。笔者发现,这一流派特别具有欧洲特色,它严重受到后现代理论对权力解构问题认识的影响。

欧洲虽然面积跟中国差不多,但其种族和国家众多,管理教育呈现出多元生态,上述对欧洲四种管理教育模式分析,对中国管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分析框架。到底应该沿袭哪一个思路发展中国的管理教育?哪一种风格更加适合中国文化?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和思索。

更应该提到的是日本。日本跟中国具有同样的文化渊源,却比中国更早开放,探索日本管理教育模式,更能给中国管理教育模式的改进提供帮助。一般认为,日本众多管理者在学习欧美管理科学与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把中国文化经典与欧美管理进行融合来解决日本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管理模式。日本现代管理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安冈正笃,他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王阳明研究权威与著名管理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用中国文化经典去教育日本的管理者。他于1949年成立了旨在弘扬中国文化经典与儒家教育的日本“全国师友协会”,协会成员多达一万多人,主要是日本政治、军事与财经界的高层管理人员,他终生从事以中国文化经典为主的管理教育事业,是日本战后四任首相的导师。后来被誉为“日本管理之圣”的稻盛和夫就是安冈正笃的学生,他随安冈正笃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把自己所创建的两家公司——日本京瓷集团与KDDI都发展成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的北尾吉孝是世界投资银行的精英人物及日本软银集团的核心管理者,因精通中国文化而被誉为日本管理界的“诸葛亮”,他撰写了专著《从中国古籍获取不可思议的力量》来呼吁日本的管理者与日本大众学习中国文化经典:“和众多接触并学习中国古籍的日本先人们一样,中国古籍也陶冶了我的人格情操,使我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我坚信,学习中国古籍对我今后学习新的知识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古籍是所有日本人的教养之源。”[9](4-5)

在研究日本管理模式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他们加强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以本土文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等方式。日本管理教育专家浜口直太在批判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时指出,“最近有一种趋势,就是修完MBA课程的人,马上就被列为经营管理干部的候选人。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MBA项目里,提高人们道德观念和锻炼人综合能力的机会实在太少了。”[10](1)“我非常恳切地希望在MBA教育中,‘人本主义经营和‘创造价值的经营能与专业技能教育得到同等的重视。”[10](196)

由上述对欧洲和日本管理教育模式的浅论可以看到,在美国管理教育模式之外,的确存在着多种可能的选择。欧洲管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日本管理教育模式更加注重道德价值,注重中华文明的提取等都可以看出,沿袭美国模式并不能使中国的管理教育走上良性轨道。就连美国本土的管理教育工作者也看到综合多种管理教育模式的重要性。明兹伯格就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它将大量的技巧(经验)、一定程度的艺术(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11](2)由他所创建的所谓新型管理教育模式“国际实践管理硕士”IMPM,号称“第三代管理教育模式”,欧洲管理教育学院、印度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多个国家的管理教育机构都共同参与了这个教育项目,由此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管理教育联盟。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中国大学已经认识到中国管理教育一定要走多元化、本土化的发展道路。例如,更多大学现在开始与欧洲管理学院合作探索共同培养MBA。又例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还尝试与历史系进行合作,创办了“从历史看管理”的本土化管理教育项目。这些项目都受到了广大管理者的欢迎。但是,所有这些尝试如果不和多元化、本土化的思考方式相互结合,就将可能流于尝试,而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单一美国管理教育模式的缺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状况。

〔参考文献〕

[1]LAU A. and ROFFEY B.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a research note[J].Labour and Management in Development, 2002, 2 (10):1-18.

[2]赵纯均,雷曜,杨斌. 中国管理教育报告[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赵纯均,雷曜,杨斌. 中国管理教育报告[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

[4]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工商管理研究备要: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亨利·明茨伯格. 管理者非MBA[M]. 杨斌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弗雷德蒙德·马利克. 横扫欧洲的马利克管理[M]. 丁力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7]亨利·明茨伯格. 管理者非MBA[M]. 杨斌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Holman, D.Contemporary Models of Management in the UK[J].Management Learning, 2000, 2Vol.31:197-217.

[9 ]北尾吉孝. 从中国古籍获取不可思议的力量[M]. 李政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 浜口直太. 冷看MBA:发现成功经营的秘诀[M]. 王京译.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11]亨利·明茨伯格. 管理者非MBA[M]. 杨斌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郭德侠)

The Reference Models of Chinese Management Education

WU Yan SHEN L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its narrow sense, refers to business management education represented by MBA. The pres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China develops by referring to its American model, which is not applicable to China because of its defects. Therefore, it's helpful to analyze more management education models. Pased on this, the European model and Japanese model are referential.

Key words:management education; MBA; Chinese management education; Japanese management education; Europmean managem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