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村
为了给打工患上白血病的妹妹讨说法,她离了婚,7下广东……
妹妹打工患白血病
苗志英父亲去世早,为减轻母亲的负担,高中只上了一年她就辍学了。21岁,她与同镇一男青年结婚,日子虽不富裕却安稳平静。
2003年,妹妹张志洁高考落榜后,想去外面挣钱。在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的牵线下,和一帮小姐妹到东莞市长安镇一家塑胶制品厂打工。
妹妹的工作主要是印染、丝印,就是将各种文字、图标印到各种电器产品上。这种工作天天接触油漆、白电油、开油水等含苯及苯化合物一类有机溶剂,几乎天天加班,有时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尽管油漆味刺鼻,可她们没想到,更没有人提醒她们要戴口罩或做一些防护。
工作的头两个月,妹妹在电话中跟苗志英抱怨说,每天做工时间太长,油漆味太浓,有点受不了。苗志英很心疼,她跟妹妹说:“实在不行就回来吧。”
“可能时间一长就适应了,你放心。”懂事的妹妹在电话那端安慰她,以后打电话,再也没有提过这事。
7个月后,妹妹突然回来了。苗志英喜滋滋从婆家赶回去看她,一进门吓了一跳!妹妹脸色苍白,走路摇摇晃晃……
妹妹说她经常头晕乏力,掀开衣服给姐姐看皮肤上散布着的大片大片血斑。苗志英吓坏了,赶忙带她去县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贫血,要她抓紧治疗。可由于假期并没有几天,妹妹怕误工,也怕耽误挣钱,又回厂里上班了。
然而,不到一个月,妹妹打电话给苗志英说,她很害怕,因为她经常两眼发黑、全身乏力,经常发烧和便血,有时连站都站不稳。苗志英赶忙让她回来。
苗志英带妹妹去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检查,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苗志英吓坏了,自己家族中从没人得这种病。她又带着妹妹转院检查,诊断结果还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
此时的妹妹已经衰弱得不能起床。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急剧减少,加之她本身造血功能明显减弱,经常大出血。10天之内,医院就下了两次病危通知。
医生告诉苗志英:“你妹妹的病情,常规药已很难奏效,最好做骨髓移植。”
为了挽救妹妹的生命,苗志英和母亲将家里的耕牛、母猪都卖了,但这点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
苗志英去找当初给妹妹介绍工作的职业介绍中心。中心说这种事找到谁头上都不能找他们,让苗志英去跟她妹妹所在的工厂协调。
几经周折,苗志英打电话给那家工厂,工厂负责人还没容她讲完,大骂她“神经病”,一顿辱骂就把她堵了回去。苗志英哭了,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民,一个女人,没钱没门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捱到第二年元月,本来就贫寒的家已举债近5万元,而骨髓移植至少需要30万,这对于种地为生的苗家来说,连想都别想。
3月10日,早晨,肺部严重感染的妹妹突然跟苗志英说:“姐姐,我可能熬不过今天了,我要死了。我的病肯定和那个工厂有关,因为厂里还有一些打工的姐妹,和我一样一样的,可直到现在她们还以为是‘发烧感冒,如果没有人告诉她们,恐怕到死都还不知道咋死的。姐姐,你一定要为我讨个说法啊……”
妹妹那双眼睛一直瞪得大大的,哀怨而不甘地望着天花板。半个小时后,停止了呼吸。
妹妹这是死不瞑目呀!苗志英捶胸顿足地哭得死去活来……想起妹妹临终前的嘱托,她心如刀割,夜不能寐。
苗志英跪在院子里,边哭,边对着浩渺的夜空发誓:不惜一切代价,为妹妹讨个说法!
7次南下万般苦楚不动摇
苗志英是个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不高,见识不广——连省城都没去过。怎么给妹妹讨说法?她只是心里焦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怀揣着医院出具的病历复印件,决意要去东莞找那家工厂索赔。而此时,她已经有了4个多月的身孕。
丈夫不许她走,质问她孩子要紧还是死人要紧。“你妹妹反正已经死了,就凭你一个农村妇女,你能折腾出啥来?要是你铁了心想去,也得等孩子生下来!生罢孩子,你爱上哪儿上哪儿。”
但苗志英觉得她一刻也等不得!她对丈夫说:“我们还年轻,再过几年生孩子也不晚。可妹妹的事情不能等,我没钱给她做骨髓移植,我欠她一条命!她到死都没闭上眼睛啊!”
任她苦苦哀求,丈夫就是不放她走。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有延续香火的责任。他觉得苗志英太自私了。
去意已决的苗志英,悄悄去做了人流。从医院回来,她知道自己的婚姻完了。
丈夫得知孩子没了,暴跳如雷,一脚把她踹倒在地,将她轰出家门。
苗志英在娘家休息了两天,拖着虚弱的身体登上了南去的列车。
当她在东莞下了火车,当她被淹没在人群里,她一下子蒙了,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
她费了很多周折找到工厂,本以为凭着手里的病历肯定能拿到赔偿,哪料到保安连大门都不让她进。
她哀哀乞求,坐在大门口,边哭边说,围观的人听了无不落泪。最终,保安可怜她,请来了厂里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厂长扫了一眼形单影只的苗志英,说:“我的厂里有好几百个女工,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偏偏你妹妹才干了半年就得病死了呢?恐怕她本来有病吧,还想讹诈厂里!滚!”
苗志英嗓子哭哑了,天黑了,没有一个人搭理她,万般无奈的她只好住进了最便宜的小旅馆。
接连一周,她天天堵在大门口找工厂负责人,但屡屡被打,身上的钱也花光了,她不得不回到河南老家。
当她疲惫不堪地回到家,却发现丈夫和别的女人同居了。见她回来,丈夫二话不说,操起茶杯就砸了过去,苗志英躲闪不及,额头上顿时鲜血横飞。
苗志英离婚了,失落的同时,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因为她从此无牵无挂,总算可以全心全意为妹妹讨说法了!
7月,苗志英再次孤身南下。她像疯了一样强行闯进厂长办公室,被一帮人打了出来。又饥又渴浑身疼痛的她,强撑着走了不到300米,就昏倒在一家饭店门前。
饭店老板是个好心人,将她救醒后得知她的遭遇,请她吃了一顿饭。她没有钱住旅馆,老板就指点她去收容所,并且告诉她说:“你这样乱跑乱闯太危险了,而且也不解决问题!难道你不知道应该求助法律吗?找律师去打官司,让法律给你撑腰!”
苗志英说:“法律?我这么穷,法律会帮我?我也没钱请律师,只能拿自己的命拼一把!实在不行,我就杀了他们,死一个,抵一命,死两个,我赚一个!”
好心的饭店老板耐心劝说了她整整一下午。终于,苗志英又回到了家乡,她直接找到了县妇联。在法援中心的帮助下, 9月,苗志英把职业介绍中心和塑胶制品厂同时告上了法庭。县法院受理了这个案子,中心又派了两名资深律师帮助苗志英。
苗志英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下来。如果早一天求助法律,可以少走多少弯路啊!
打官司最重要的是取证,尤其是像这样的职业病的案件,没有确凿的证据,极有可能拖个5年、8年。为了得到强有力的证据,在律师的陪同下,苗志英又接连四下广东。
前三次都被老板提前做了手脚,不是“恰巧”厂里停产检修,就是对生产场所进行了暂时的整理,最终,在当地警方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配合下,对工厂的生产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测:车间所用油胶的苯浓度严重超标45倍!
此案经过一年多的审理调查,2005年12月21日,法院一审判决,赔偿苗家12万元。判决书下达的当晚,苗志英梦见了妹妹,醒来后,她发现自己的眼泪已打湿了枕巾。
为了妹妹的官司,一年多来,在律师准备案头资料的同时,苗志英也在刻苦学习法律知识。她的住处堆满了法律和医学书籍,每一本书里,只要和妹妹的官司有关的知识点,都用红笔重重勾起来,整理的读书笔记足足有50多本。
苦学成律师
妹妹的官司打赢之后,苗志英选择了留在东莞。之所以选择东莞,是因为她喜欢南方快节奏的生活,更因为那里还有千千万万和妹妹一样的打工姐妹。这些年来的漫漫维权路,她学了不少法律知识,经过严格的入学水平测试,她成为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法学系的一名学生。
读书期间,为了挣生活费,苗志英每天天不亮,就蹬着三轮车去批发市场批菜,然后运到出租房附近的集市上卖。
别人卖菜都大声吆喝,可她却常常因为看书看得入神,吆喝着就没了声响。但因为她的菜都是她洗过的,不仅干净而且也不比别人的贵,所以卖得很快。
她的“另类”引起了一位中年男子的注意,那男子发现她读的书与她卖菜的身份很不相符,就好奇地和她攀谈起来。
听完苗志英的讲述,男子关切地问:“你要读四年大学啊,你就这样一直卖菜?想没想过做与学法律有关的事?”
苗志英说:“怎么不想啊,将来,我肯定是要参加全国司法考试的,我要当律师,为更多的穷人伸张正义。”
中年男子笑笑,给了她一张名片。他叫徐祥林,是一家律师所的主任。“如果你愿意,就来我这里兼职吧,做我的助手。”
苗志英感激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向徐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您的知遇之恩,我会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一年一度的全国司法资格考试开始了,苗志英想报名。当她兴冲冲地把想法告诉徐主任时,徐主任担忧地说:“司法考试很难考,每年的通过率只有10%,好些本科生都过不了呢!何况你才读了一年大学。”
苗志英不服气,她一定要去试试,校领导破例给她开了学历证明。6月份报名,10月份考试,在3个月的准备时间里,苗志英痴狂得像着了魔,书包里、宿舍的墙上、床头、甚至吃饭的桌子上,都贴满了学习的小卡片。走路背,吃饭背,洗着衣服背,上厕所也背,就连做梦都在复习,嘴里念念有词。《宪法学》、《刑事法学》、《民事法学》、《行政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等,在别人看来枯燥晦涩的条款,被她背的滚瓜烂熟,琢磨得通畅透彻。
全心投入志在必得,怀着对法律的酷爱和高远的志向,以及前所未有的努力,苗志英在考场上信心满满。考试结果公布,她成功了!
拿到司法资格证书后,2007年,她乘胜追击,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她开始了新一轮的刻苦学习,再次顺利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两个证书拿到手,前后只用了两年时间。
今年3月10日,是妹妹病逝5周年的祭日。那一天,同往年一样,她在妹妹曾经打工的那家工厂墙外,放上一束鲜花,摆上妹妹最爱吃的家乡米果,所不同的是,这一年,她手里捧着两张法律资格证书。
“妹妹啊,姐姐应该感谢你,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你带给我的。从此以后,姐姐可以实现你的愿望,为姐妹们维权了。妹妹,你就安息吧,如果有来世,我们仍然做姐妹……”
苗志英成为律师后,办的第一件案子,是督促一家制鞋厂组织工人去体检。那家工厂生产条件相当恶劣,懂得用法律维权的工人,集体把工厂告上法庭。作为代理律师的苗志英,据理力争,终于在相关劳动合同中,促成厂方增加“每半年必须让劳动者体检一次”的规定。
珠宝加工厂女工莉莉,专门负责珠宝的粘合。由于长期与含有苯的胶水“亲密接触”,工厂又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引起慢性苯中毒,口腔、鼻腔常常出血,上班时突然晕倒,送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接到案子,苗志英立刻去工厂调查取证。仿佛是对当年无力挽救妹妹的一种补偿,苗志英对这个案子尽心尽力。在铁证面前,厂方只得先期支付莉莉医疗费7万元。经过治疗,莉莉的病情已逐渐好转。
回忆一路走过的艰难困苦、成熟与收获,苗志英感慨万千。仍在读大学的她,下一个目标是考法学硕士,再次出发,再次跨越。曾经,山一般沉重的嘱托,她用柔弱的肩膀扛了起来,如今,自助者天助,她成就了自己的今天。
sdznxf@126.com
(编辑: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