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 涌
几十位八九岁的孩子,在一片混乱喧闹中,在没有任何大人的干预下,自己决定投票选举出公共服务人员,既确定了形成秩序的程序,并最后令人信服地奠定了游乐场上的“政治秩序”
这是我八岁半的女儿在美国上学的真实故事。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女儿班上开始学习美国建国前殖民地时代的历史。教学的办法不是背书,而是运用大量实物,比如那个时代的人用的东西。老师也鼓励学生把家里有的相关实物带到学校来。
女儿的教母正好给过她一个那个时代的玩具,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铁环:一个铁圈在地上滚动,孩子用另外一个助推的工具在后面推着跑。只是女儿的这个殖民地时代的玩具仿制品是木制的。
这种玩具在市场上基本已经绝迹,一般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而且推着跑起来飞快,非常过瘾。结果,在课间休息时间的操场上,全年级的孩子都拥上来要玩这个玩具,女儿不得不对付几十号八九岁孩子的你争我夺。没有老师帮助,秩序十分混乱。
不过,她马上想出办法,告诉大家这样下去谁也不可能玩,大家吵一通马上就得回去上课了。要想玩,就要有秩序,必须找出一个人帮助维持秩序。
乱轰轰的孩子们立刻冷静下来,并决定投票选一个人帮助女儿维持秩序。最后一个叫阿瑞安娜的女孩顺利当选。她和女儿商量后马上制定规则:大家排队轮流玩儿,并且进行比赛,看谁把圈子推得最远而不倒。优胜的几位可以有第二次机会。于是大家都秩序井然地排队参与竞争。
但麻烦还是出现了。惹麻烦的是丹尼尔。这个男孩儿。大概有多动症或者什么别的心理疾病(这具体属于个人隐私,我们并不确切地了解),总之非常难对付。他的外号叫“哭孩儿”,功课跟不上,一不顺心就哭就闹。比如有一次课外活动结束,他拒绝进教室,爬到了游乐场的架子上不下来。
老师对他说:“丹尼尔,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跟我们回教室,一是被校长带走。”结果他发明了第三种:大哭起来。另有一次,班里考试,他作不出来,现顿时大哭大闹,把桌子上的东西全掀翻在地。老师弹压不住,只好让全班撤出教室。然后请校长来对付。谁知丹尼尔见了校长就与之扭打起来。
就是这个丹尼尔,这次一定要搅局。他先按顺序出场,推得最远,眼看就拿冠军了。可是,等长手长脚的奥莉维娅出场,局面就变了。她推得又快又稳,眼看要超过丹尼尔创下的纪录。
此时丹尼尔受不了。上来一把就把正在滚动的圈子抓住不放,奥莉维娅自然气得大声抗议。这时“民选”出来的阿瑞安娜不辱使命。她立刻站出来,要求丹尼尔向奥莉维娅道歉。丹尼尔哪里吃这一套,严词拒绝。
阿瑞安娜立刻运用自己的权力:“丹尼尔,如果你道歉,我就让你再玩三轮。“不!不!不!”丹尼尔寸步不让。大家都知道丹尼尔不可理喻。奥莉维娅自己也早就走开了。可阿瑞安娜不肯放弃,逼着丹尼尔:“你可以不说‘对不起,但你只要对我道歉的要求说一声‘好,我就算你道歉了,你就可以再玩三次。”丹尼尔最后终于说了声‘好。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后来女儿告诉我们,同学都不喜欢丹尼尔,经常一起嘲笑他,甚至推搡他。只有阿瑞安娜不断地维护他,常常挺身而出,制止那些欺负他的学生。女儿一向同情弱者,但基本是低调地去帮助;阿瑞安娜则常常敢于公开为了弱者和同学们争执。这样她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这次被选出来也并非偶然。而对付惯于捣乱、校长也管教不了的丹尼尔.她却有相当的权威,实在让人对这个不满九岁的小姑娘肃然起敬。
再回顾一下整个活动的过程,你会看到:几十位八九岁的孩子,在一片混乱喧闹中,在没有任何大人的干预下,自己决定投票选举出公共服务人员,即确定了形成秩序的程序,并最后令人信服地奠定了游乐场上的“政治秩序”。而“民选”的公共服务人员又能有效地执行手中的权力,把整个活动维持得井然有序。这样的素质,最终将决定一个社会的秩序。
改革必须以稳定的政治秩序为前提。而稳定的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政治权力从基层社会的政治领域退出,让基层自治。不过,这种自治,需要建立在公民自组织能力的基础上。必须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