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想在日本坚强打拼

2008-05-15 10:16
21世纪 2008年5期
关键词:奖学金日语研讨

荣 郁

肖萍,日本一桥大学法学博士,从1999年开始在日本读硕士,一读就是七、八年。她一直梦想当老师,甚至曾经想过做幼教,无论如何也要体验一下自己梦想的教师工作是什么样的。2006年回国后,终于圆了教师梦,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教师。

第一年:希望与压力并存

到日本第一天的情形到现在我还记忆忧新,从成田机场坐电车到我住的地方,从车窗向外看到沿途的景色就像到了农村一样,满眼都是农田、山丘、小房子,当时我就想:原来日本也不过如此嘛!到达东京后,在新宿车站停了一下,看到对面站台的车里挤得惨不忍睹,人们的脸都贴在车门上,里面看不到一丝缝隙,我当时心里想:以后我每天就要坐这样的车上下学!

我是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到大学的研究生院边学日语边上专业课,以便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样一来压力就很大。最初的半年主要是学习日语,当时我被分在A班,是语言基础最低的班,班里的六个同学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开始大家都不会说日语,我们就用英语交流,慢慢地英语夹着日语。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的不同,不论课上还是课下都会发生许多新鲜而有趣的事情。每天的日子总是充满了希望。后来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直到今天还会和他们保持联系。通过半年的语言学习,日常生活的日语我已经可以应付了。半年后变为上专业课的同时兼修日语课。刚开始上专业课的时候我很茫然,完全听不懂日本老师和同学在说什么,每个人在发言的时候会发给大家一个提纲,他念到哪里我都搞不清楚,除了应付课堂上的内容,还要准备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那半年对于我来说压力很大,学习的也很辛苦,也是我最想家的时期。

努力总是没有白费,通过一年的学习,我如愿通过了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第二年就进入了研究生课程。也是当时一起学习日语的同学中唯一一个一年考上研究生的。

丰富多样的校园生活

日本学生上课的时间很短,而放假的时间却很长,就会组织很多活动。我们学校每年五、六月有一次以本科生为主的庆典活动,为期两天。十一月还有一次规模更大的“一桥祭”,学校所在的国立市的大学街整整一天全部变成步行街,道路两边摆满了各种商铺和小摊,我每年都会参加这个活动,像我们法学部会举办一个模拟法庭,让大家来旁听。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以本国学生会为组织摆摊卖东西,韩国留学生会做一些泡菜,印度留学生就做咖喱饭,像中国学生会出来卖饺子、茶鸡蛋、炸春卷,一边包一边叫卖。整个学校向公众开放,不仅是学生来买,包括住在附近的居民都会来,他们觉得能吃到中国人现场做的货真价实的饺子很开心!有些日本人还会凑过来询问饺子的做法,站在旁边看我们做饺子的流程。

留学期间,我每年都得到奖学金。一些奖学金的财团也会组织一些见学旅游等活动。我曾经获得过生产Kitty猫的Sanrio公司的奖学金.每个月公司会组织一次奖学金颁发仪式,由理事长亲自将奖学金颁发到每个奖学生的手里。奖学金财团一般都是公司或者个人拿钱资助我们完成学业,所以我每次收到奖学金都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

打工留下了后遗症

日本在吃住方面消费很高,虽然能得到奖学金,学费也可以申请一些减免,但是一般还是要出去打工。上研究生以后,我就开始在超市里打工,负责早晨上货。我负责搬运饮料,一箱12盒的,后来搬豆腐,都是很沉的东西。超市10点开门营业,我从7点做到10点,然后赶到学校上10点半的课。遇到下午三、四点下课早的日子,就再到另外一个超市收银。早上的工从周一做到周六,周日休息。下午的工一周不固定的打3、4天。我知道这样很累,可是时间很合适,我不能耽误上课,而当时课程很多,我要在两年内修够学分,还要完成毕业论文,这个时候就不是工挑我,而是我挑工。而且刚开始我的日语说得不是很好,有些如做中文教师的工作就不容易找到。

搬货还是给我留下了后遗症,右手腕不幸得了腱鞘炎。记得当时去医院看手腕,我问那个日本大夫,这个病好得了好不了?他回答说,好不了,也就是打封闭暂时缓解疼痛。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个中医,他说怎么好不了呢?你只要别太累,慢慢就好了。当时在医院打完封闭,就去打工,因为真的遇到过把学费交完后下个月生活就困难的情况。但是我从来没有和家里说过,我总觉得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一样可以做到,都那么大了怎么还能和家里要钱呢?那两年是我最辛苦的时期,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早上起来打一份工,然后去上课,下午打另外一份工,到晚上八点关门结束。我现在觉得如果当时可以少打工,学习的时间会更多,可能会学得更好,但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情。有时候八点到家后,疲惫地躺在床上,连晚饭都没吃,就一觉睡到第二天早晨了。随着语言说得越来越好,逐渐就开始找一些教中文的工作,念博士后还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过,境况就好了很多,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泡在图书馆和研究室学习和搞研究。

负担很重的研讨课

在日本培养学者(称为研究者课程)和一般的研究生(称为专修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研究者课程从入学考试开始就会非常严格。在我们学校如果想上刑事法专业博士,就要从硕士开始进入研究者课程,选修的课程内容和要求都会与专修课程不一样。因为我打算在日本读博士,所以就选择了研究者课程。

在研究生阶段,日本和中国在上课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更多的是组织一些研讨课。首先,由一位主讲同学先对自己的研究题目做一个完整的介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然后,便进入教授指导和大家共同探讨的阶段,此时,主讲的同学要回答教授和同学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那时候这种研讨课经常从下午4点一直上到晚上8点多才结束。这种研讨课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压力,特别是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更是压力很大。

每到开学初,教授就会把整个一学期的课程安排都制定好,每个人都会提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发表。对于在别人主讲后的提问题或者进行其它交流还可以应付,只要提前预习一下讲解内容就行。可是轮到自己主讲,先不说讲得好坏,单说应付下这一堂课就需要花费很大功夫。从选题到查阅资料,再到上课要发给老师和同学的提纲,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虽说是提纲,其实都要写十几页,讲的时候还要从中临场发挥,不可能把要讲的所有内容都事先写进提纲里。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还要保证教授、同学向我提的问题,能够应对自如,尽量少让教授和同学找出漏洞。

通过这种研讨课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同时还可以集思广益,通过讨论擦出火花,开阔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但是研讨课是基于学生具备相当程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和课前充分的准备的基础上的。国内目前有些老师也会组织同学分组讨论,但我认为有时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尚不足以应付这种上课形式。往往前面的同学讲得粗糙,后面的同学鲜有提问,从而导致缺少互动,难以达到效果。

当然,我觉得这种研讨课也同样存在弊端。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别人发表主题的学习和讨论中的话,就会导致学生会对自己研究的某一方面理解深入,甚至可能在上学阶段在这个方面就已经是专家了,但其它方面就会相对薄弱。

从表面看上去,肖萍绝对是一个柔弱文静的女性,可是谁能想到在日本度过的这几年中,她曾经做过沉重的体力劳动,来负担自己的花费呢?其实她骨子里是很坚韧的。肖萍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自己在打工搬货的时候认识了老公,他搬牛奶,自己搬饮料,有时候两人互相帮忙搬。在异国他乡有一个人陪伴,和完全靠自己打拼大不一样。现在他们已经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她凭借自己坚强内敛的性格实现了教师的梦想。

猜你喜欢
奖学金日语研讨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获取额外生活费 不妨尝试奖学金
赢在耐心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