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者应对粮库无粮作“最坏的想象”

2008-05-14 13:37
杂文选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储备粮虚报粮库

曹 林

政协委员袁隆平“两会”期间严厉警告“很多地方国家粮库存在严重虚报现象”,“两会”后媒体调查果然发现,安徽当涂的粮食储备严重亏空,国家储备粮遭人倒卖牟利——在舆论追问下,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称,已派出调查组赴安徽当涂调查粮库问题。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和监管部门。国家粮食局早该接受袁隆平的建议,“微服私访”地对国家粮库的虚报现象进行调查。媒体曝光后才不紧不慢地派出调查组,这显示出监管的严重滞后——更让人感到惊诧的是这位副局长对粮库亏空的一段解释,他说,粮库常态是应该有粮食的,但粮库没粮食本身不能说明问题。他进而解释说,因为粮库的储备粮得轮换,如果轮换时刚好有人去看了,就据此判断粮库没粮食,这种说法其实不全面。(2008年4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显然,这位粮食局副局长是以“某种可能的特殊情况”为粮库亏空辩护,以“可能刚好轮换”解释媒体调查发现的亏空——从现实看,确实可能存在这种巧合和误会状态,媒体调查粮库时储备粮恰好赶上轮换,重新储粮需要一个运输周期。于是粮库就出现瞬间的无粮状态。但很明显,这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是一种最好的可能,是对粮食亏空最美好的猜测和想象,也是对人性最善良的假设和对公权力最善良的想象。可现实有这么简单和巧合吗。人性和公权力有这么善良吗,又有多少可能出现是这“最好的可能”?一个负责任的粮食安全监管部门。绝不应该以“最好的可能”猜度媒体曝光的粮食亏空现象。而应该时刻保持着对人性幽暗的防备和权力滥用的警惕,以“最坏的可能”想象和防范有人滥用权力倒卖国家储备粮。

套用预防腐败学上的“无赖假定原则”:人性本恶。人的道德是靠不住的,贪欲左右和利益诱惑下人人都可能成为无赖。所以设计制度时必然把每个人都假想为无赖之徒,并尽可能以制度预防和约束这种无赖倾向,而不能假想为天使——只有制度上充分的“无赖假设”,才能遏制住人的贪欲和预防腐败:只有以不信任和“最坏可能的想象”为制度起点,才能在制度上保障一个好的结果。

这种“无赖假定”用在粮食储备制度上就应该是,对各地粮库负责粮食储备的人作“最坏的猜测”。把他们设想为无赖,防止他们滥用手中的权力虚报储备粮数量——实际上这很有可能发生。因为这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媒体暗访已揭露出其中的利益空间:一来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保护价的价格出售存粮获取购买者大量的回扣;二来由于国家对粮库有补贴,所以虚报后可以冒领这部分补贴;还有,空的粮库还可以转作他用,比如出租给企业存粮用以谋利。

利益诱惑越大,腐败可能越大,作为监管者,应该对此作“最坏的想象”——即使粮库亏空真有可能是源于“储备轮换”这种“最好的可能”,跟虚报倒卖和权力滥用没有关系,监管者也不能先入为主地想象这种好的可能,而应该首先往最坏的方面想:粮库空了,是不是有人把储备粮卖掉和骗取国家补贴了。即使被媒体曝光出现亏空的粮库解释说是轮换,监管部门也要警惕“轮换”是不是有人掩人耳目制造出的一种假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轮换”为名倒卖国家储备粮牟取私利,在权力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太有可能发生了,“转换”太容易成为中国粮食储备的一道制度后门。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权力滥用的可能,远比人们“最坏的想象”更坏而不是更好。

还没有开始调查,就先入为主地设想“最好的可能”,就假定“转换”这种最好可能的存在。而不是带着“无赖假定”去调查,这样的监管逻辑怎能让公众放心。只有在制度上以“有问题推定”看待“粮库里没粮食”,而不是“粮库没粮食本身不能说明问题”。中国的粮食储备安全才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原载2008年4月8日《中国保险报·评论》)

猜你喜欢
储备粮虚报粮库
雪夜聊吟
多思才会有多解
试论政府统计中虚报与整治的博弈分析
辽宁省地方储备粮存储模式及优化对策
关于地方储备粮轮换业务会计核算处理办法的探讨
财经微天下
官仓老鼠大如斗
衡阳三塘粮库储粮质量管理初探
虚报注册资本罪探微
盗亦有道,非常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