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小档案:孔凡艳,北京市顺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顺义区首席教师、顺义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小学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被评为2000—2005年度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系统先进工作者。
她叫孔凡艳。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我丝毫没有犹豫就把中间那个字写成了“繁”——姓孔,不是这个“繁”还能是哪个?谁知,孔凡艳竟然告诉我,应当是“平凡”的“凡”。这让我颇感意外。
但是,随着对孔凡艳的了解,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凡”字用得“不凡”。虽然这个字只有寥寥几笔,笔画简单,结构简单,字义也简单。但它用自己的简单去简化世界,任世间万物千奇百怪,千变万化,它看到的永远只是一个简单的“点”。 因此,它不受世事烦扰,安详、端庄,单纯却大度。
孔凡艳的为人,就和这个“凡”字一样。
“不唯书”、“不唯上”——因简单而坚持
1992年4月,北京市教研部等单位的专家来顺义区(当时还称为顺义县)视导,孔凡艳讲《飞夺泸定桥》。当时的教学参考书中说:课文的第二段突出一个“飞”字,第三段突出一个“夺”字。可是孔凡艳讲的是“飞一样的夺”。她认为,“飞”和“夺”不能截然分开,“飞夺”本身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飞一样的速度”,突出敌人援兵将到,形势紧迫,红军必须争分夺秒;其二是指“像飞一样”,突出地势险要,敌人固守,红军夺桥异常艰难。专家们听课后在反馈会上大加赞赏,说孔凡艳创造性地解读了教材。那时,孔凡艳才25岁,是东风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孔凡艳不仅不“唯书”,而且不“唯专家”。1998年,孔凡艳作为北京市第一批市级骨干教师的代表,要在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上作展示课。有个专家建议她采用全文质疑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被她婉言拒绝了。因为那是一节三年级的课,她感觉全文质疑的形式学生还没有能力接受。当然,那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听课的专家认为她对学生循循善诱,还能随机应变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一起来培训的另一位骨干教师夸她是“郊区一枝花”,说她给郊区县的老师争了一口气。
孔凡艳也不唯“领导”。就说现在吧,孔凡艳正在带领她工作室的成员编辑一套丛书。她也知道,如果自己多改一些,编书的速度就能加快很多,她也不用一遍又一遍看老师改过的稿子,再一遍又一遍指导他们修改。但是,出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孔凡艳希望老师们能借这个机会锻炼成长。所以,她总是尽可能提出意见请老师们自己修改。这样一来,每篇文章、每个章节都反复了多次,进展很慢。出版社的编辑已经催了好几次,她的领导也批评了她,让她抓紧时间尽快做完这件事。孔凡艳有点无奈。老师需要尊重、需要提高,出书需要质量。两方面她都不想将就。
事实上,不唯书、不唯上的孔凡艳是一个胆子很小的人。在学校当了10年教师,她认真、努力、肯钻研、成绩好、被学生喜欢、被领导欣赏,按理说她应该充满自信吧。可是孔凡艳几乎从来不主动进校长的办公室。她说:“我不敢去。”
这看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其实这巨大的反差里蕴含的道理非常简单。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教研员,孔凡艳心目中最重要的永远是学生和教师,她的坚持和执着都是为了学生,因此,她无私,也无畏。
“下水” 、“煮书”、 “捞针”——因简单而执着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孔凡艳一直保持着“下水”的习惯,当教师时她“下水”写作文,当了教研员以后,她既“下水”写作文,又“下水”备课。她说,教研员既要超前发展,为领跑蓄力,又要先行示范,做共研的首席。只有自己亲口品尝到了梨子,才能胸有成竹地告诉教师梨子的滋味。
担任教研员十几年了,孔凡艳自己也数不清总共指导过多少节课,她只记得,每指导教师上课,她自己都会“下水”备课,有时候,还会针对同一内容做出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除此之外,她自己也主动上课给老师们做示范,她把这样的课叫“下水课”。
当然,孔凡艳明白,她更重要的工作是研究、指导、服务,在教师们“做不来”时及时地“雪中送炭”。比如,有个教师要指导学生写作文《春天来了》,但作文教学设计写得比较“空”,她就动手写一份作为示范,同时写一篇《春天来了》作为讲课时的例文; 2006年,北京市征集教学设计,有些项目是教师们没接触过的,她就披挂上阵,先撰写一篇,帮教师加深理解并开拓思路。她的“学案导学”开题论证报告是“北京中语名师培训网”上传的第一篇文章,后来被作为“示范模板”供全市教师参考。
孔凡艳的另一个制胜法宝是“煮书”,即反复诵读文本。她自己讲课时这样做,指导教师讲课时这样做,就连到学校去听课也要这样做。不久前她到一所学校去听一个教师讲《珍珠泉》,听课前的那天晚上,她把那篇课文翻来覆去诵读了15遍,直到读出了自己的感觉才停下来。她说,多年前对“飞夺”独特而深刻的解读,也是这样“煮”出来的。
教研员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出考题。孔凡艳出好试题的诀窍是“大海捞针”。当教研员后第一次出全区的考题,她把连续十年的考卷都拿出来研究了一遍。她的儿子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有一次为了选一篇短文,妈妈从早晨就开始忙碌,先把家里的一大摞书翻了个遍,又专门到书店里去买了几本书。一直忙到第二天清晨,她才出好了试题,不过不是一份,而是三份。她说,这三份题还要拿给同事们再去甄选一下,挑出其中最适合学生的一份。
“泪花” 、“热线”、 “好儿媳”——因简单而真诚
孔凡艳待人很真。因此,她的记忆中珍藏着许多感人的画面。
她经常念起老教研员李树棠老师对自己的好。李老师指导她讲课,指导她走上教研之路;李老师把夜里想到的教学思路写在一张32开纸上,早早给她送到学校……李老师的敬业和对年轻教师的关怀,化作她前进中不竭的动力。
她常常念起刚工作时的校长和教学主任。是他们的推门课和他们真诚的评价,鞭策着她、激励着她,使她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成绩。
她还记得应邀到内蒙古讲学时的情景:老人、孩子、妇女、学生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形成一个长长的通道,一眼望不到边。原定只有三四十人来听课,到上课时,六间房子那么大的听课室却挤坐得满满的,很多人听说北京的专家来讲课,主动跑过来观摩。有人住得远,交通又不方便,几天之前就动身了。她更忘不了那里的孩子。下课铃响了,她看出一个小女孩眼里的不安,就鼓励她大胆发言。小女孩羞涩地说:“老师,我没有问题,我就是想让您喝口水。”那女孩真诚的目光、那有着些许污渍的水杯,让孔凡艳每一次的回忆都沾着湿淋淋的泪水。
孔凡艳永远只记得别人的好。所以,她的心里永远阳光普照,云淡风轻;所以,她总是用更大的好来回报别人。
孔凡艳的徒弟顾雪莲讲了这样一件往事:
“明天就是市级教材培训观摩课的录课时间了,而今天我的试讲却还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夜晚11点左右,电话那头传来了孔老师亲切而又温柔的声音:‘课备得怎么样了,要是累了就先睡吧,我再帮你想一想……凌晨六点,清脆的短信铃声把我叫醒,原来是孔老师让我查收邮件。打开邮箱,我收到的不仅是邮件,更多的是感动:邮箱里有两封邮件,一封发自凌晨两点,一封发自凌晨五点。她用两种思路写了两篇教学设计供我参考。那一晚,她在灯下备课,她在灯下钻研,她在灯下为我明天一节课几乎彻夜未眠。”
这样的夜晚,对孔凡艳来说,绝不只是一个。
孔凡艳不只对学生好,对老师们好,对家里人也好。在自己的小家,她是好妻子、好母亲;在娘家,她是好女儿;在婆家,她是“千里挑一”的好媳妇。两年前,孔凡艳婆婆病重住院,4宿6天,晚上她一直陪在医院,白天抽时间去单位帮其他老师备课,期间只回过一次自己的家,睡了四五个小时。后来婆婆去世了,老家只剩下公公一个人,孔凡艳和先生劝老人来和他们一起住,可是公公喜欢村里的环境。于是孔凡艳就和先生经常抽空回家去看老人,实在没空,就打车去看看再回来。
孔凡艳说:“常常有一些领导、老师找我帮忙做事,我觉得那真是幸福的事情。如果我能干,一定会尽力的。”
可是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时候她也会忙不过来。这让她多少有点苦恼。她说:“那天张海鹏让我看教案,我正急着赶《小学语文》的约稿,挤不出时间看。那天,我真急得快哭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学习,但是,真的没有时间看些该看的名著、杂书什么的。有时真觉得孤陋寡闻。”
这就是孔凡艳。因为真而简单,因为简单而格外美丽。
编辑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