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浅析我国人才选拔制度

2008-04-30 04:19樊本富
大学教育科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科举制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樊本富

[摘 要]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关于高考制度存废的争论,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荐举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二者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优劣,着重强调了考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认为今后我们还应当推行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的选拔制度。

[关键词]荐举制度; 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2-0111-04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除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等人才选拔模式,甄选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德,二是才,即所谓的“德才兼备”。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依据这两个标准选拔人才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先秦的“乡举里选”,两汉的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以及近现代以来的各种考试制度等等。究其本质,这些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荐举制度,另一类是考试制度。属于前者的有禅让制、“乡举里选”、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等;属于后者的有科举制和近现代以来的各种考试制度。对荐举制度和考试制度孰优孰劣,学术界一直都有争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荐举制度比考试制度更合理,能够综合考察人的各项素质,而考试制度仅凭考试成绩难以考察人的德行,只会做到“以偏取才”;另一种观点认为:考试制度比荐举制度更合理,考试在取才方面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荐举制在这方面则存在巨大漏洞。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荐举制度与考试制度的优劣,不能仅仅比较这两种制度本身,而应当依据这两种制度所依托的社会平台进行判断。因此,我们只要对这两种制度进行历史上的比较考察,就不难看出哪种制度更适合社会的发展。

在这两种选举制度中,荐举制的历史最为悠久。原始社会采用禅让制,各部落贵族“选贤与能”,推举有德有才之士出任部落首领。先秦时期,以西周为代表的奴隶社会的选士制度分两层:大夫以上采用按血缘关系袭职的“世卿世禄”制;大夫以下实行“乡举里选”,文献记载“取士之法,养士于塾与庠序,然后乡老及地方之长,考察其德行道艺,而升诸大学”[1],通过“考其德行,察其道艺”(《周礼·地官·乡大夫》),把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推荐给统治者。春秋时期晋国祁黄羊(即祁奚)同时推举自己的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子午为官,被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公矣”。此典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两汉时期的主要选举方法是察举制。它是朝廷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经过察访人才并举荐给朝廷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源起于汉高祖的《求贤昭》,但当时尚未形成定制。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初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科,汉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汉书·文帝纪》)。汉武帝时,又陆续设置了孝廉(能尽孝道、做事正直)、贤良方正(品性贤良、行为端正)、秀才、明经、明法等科。只要具备孝悌廉吏的品行即可充选孝廉科;而贤良方正、秀才、明经等科,则要求有相当的文学才能,所举之人要求是奇才异能之士,茂才特立(才学出众)之人。汉武帝时,董仲舒著名的“天人三对策”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个范例。在对策中,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二人……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同时强调“毋以日月之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汉书·董仲舒传》)。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空前膨胀,门第等级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九品中正制取代了两汉的察举制。士族地主的代表——大、小中正官,将士人按门第高下分为九等,根据门第高低甄选人才。从本质上来说,九品中正制本身“是一种铨选方法而非贡举方法”[2]。这种甄选人才的方法取才范围更加狭小。

隋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重新实施两汉的察举、辟召等方法,但此时以荐举取士的做法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于是,在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昭设进士科,通过“试策”来定取舍,科举制成为封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但荐举取士也时有进行,在科举考试中先后出现了多种荐举形式。

1905年,在中国存在了整整1 300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革命战争时期,战事不断,政局动荡,大规模的考试有时无法正常组织进行,荐举这种形式作为考试的补充就成为甄选人才的重要手段。十年动乱期间,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考试沦为“培养精神贵族”、“复辟资本主义”的“万恶之源”。废除高考成了教育领域中开展“文化大革命”的突破口。中央号召推荐工农兵子弟上大学,推荐“又红又专”的青年入学读书。荐举制在这一时期又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随着文革的结束以及推荐的人才良莠不齐带来的消极影响,荐举制又从供奉的神坛上走了下来。现在,我们实行的保送生制度也是荐举制度的一种形式,一直作为考试制度的辅助手段而存在着。

总之,荐举制度实施虽历时久远,但实施结果并不很成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终被科举考试制度所取代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首先,在阶级社会里,能够出公心推荐人才的人,可谓是寥若晨星;而“亲其党类,用其私人”的则比比皆是。其次,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难通过其表面的言行觉察出来,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人就会掩盖自己的真相,荐举人才就很容易出偏差。再次,以荐举选拔人才,若非旧交,无以知其才能,肯定会有徇私之嫌;且取人范围狭小,不足以尽天下人才。最后,荐举制存在的外部环境由于缺乏明确的法规制度、诚信等方面的保障,因而必然偏离其实施的本意,最终为考试制度所代替。春秋时期祁奚(祁黄羊)推举他的仇人解狐为官,表面上“外举不避仇”,但其实质上是给仇人安排一个小官的同时,内举儿子做大官,可谓以权谋私,聪明至极。两汉时期的察举权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久而久之,就产生“选举不实,奸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后汉书·明帝纪》)等种种弊端。《抱朴子·审举篇》中记载当时民谣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推荐人才的权力不属于地方政府,而由中央政府设在地方上的中正官负责。在实行初期,九品中正制推荐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但随着门阀势力的膨胀,中正官几乎都由士族担任,他们品评人才的标准,只凭门第出身,不顾品德与才能,结果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纨绔居高位,贤俊沉下僚”的局面。

在当今社会,推荐、保送在许多国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手段。在美国,这种推荐制受明确的法律约束,推荐的正确与否直接涉及饭碗问题。中学推荐给大学的学生入学后被发现有问题,这所中学在这所大学从此就再也难以站住脚了。推荐制度在美国之所以实施得比较成功,与社会政策、制度、诚信的环境关联极大。而在我们中国,这种环境还没有被确立起来。从保送生制度实际操作过程来看,由于从保送条件到保送体制的弹性极大,故极易被以权谋私者利用,结果是一项本意很好的政策逐渐蜕变为有权势的特权制[3]。通过考察荐举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到荐举制时兴时衰,一直断断续续持续到今天,这说明有其存在合理的一面,但在中国这个讲人情、重面子、论关系的国度里,要想真正实施好荐举制实非一件易事。如何找到一种好的选士用人制度呢?从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考虑,那只有通过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和公正录取的选士方法。由此,考试制度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浮出水面。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国家,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已出现了考试活动,而制度化的考试则产生于汉代[4](前言)。西汉,汉文帝时举贤良方正,须试策才能授官。《汉书·文帝纪》记载,“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帝策之,傅纳以言”。汉武帝创立太学,“设科射策,劝以官禄”(《文献通考·学校考一》)。那时的试策就是一种考试形式。但是,在察举制中,因试策不合格而遭黜落的人数极少,太学里射策成绩的好坏,只是授官大小的依据而已。因此,在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制中,考试还未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三国时,曹魏嘉平初年(约249年),王昶在建议采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时,提出了“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三国志·魏书·王昶传》)的著名论断。

隋文帝杨坚建立统一的新王朝之后,在选拔巩固其统治所需要的人才方面,起初仍沿用九品中正之法,但九品中正制在此前早已积弊深厚,南北朝时就加强了考试。延至开皇中,隋文帝不得不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之后又借鉴前代实行过的多种选举之法。开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使用了“二科举人”的办法,这对以后科举制的开创具有特殊意义。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建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所谓科举制,乃是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征,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以试艺优劣为录取标准的一种选官制度。考试在科举中的作用大为加强,与以往主要依靠荐举而中选的察举制截然不同。经过几朝代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糊名、誊录、锁院制度等方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铲除了科举考试中的人情因素,体现了“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原则。另外,在考试制度下,允许士人自由报考,不受家庭出身的限制,只问成绩不讲门第,其公平性是无可指摘的。许多人将科举考试看成是一种“至公”的制度。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为了有效地制衡人情与关系的困扰,使社会不至于无序和失衡,科举考试的出现应是一个必然现象,考试制度最终取代荐举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举制度在明末清初以后成为历史前进的障碍并最终被废止,其原因并不在考试制度本身,而在于科举考试内容的陈腐及考试形式的僵化。

不少人对科举考试制度颇有微词,认为以科举制为代表的考试制度有不少弊病:其一,以考试选才只讲成绩,不问德行,因此它不符合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其二,科举考试的制度尽管严密,但场屋弊病仍然不少,以考试选才难以达到公平、公正。最后,参加考试的考生,成绩好坏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不能有效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真实才能。

笔者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尚找不出一种选拔制度,能够完全兼顾德、才两个方面。况且科举考试制度并非完全不问德行,士人在“投牒自进”时需什伍相保,就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应举者的基本政治要求。一个人的德行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因此,要真正全面考察应试者的德行,在现阶段还不容易做到。科举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试制度所存在的,因此,分析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也反映出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考试舞弊,历代皆有,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通过改革后的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舞弊行为的发生,但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利之所趋,考试舞弊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但我们对其严重性也不可估计过高,它是可控的。今天,在高中、大学的升学考试中,采用的对有关人员的隔离、回避制度和试卷的密封之法,实际上就是继承了科举制中行之有效的“锁院”、“别试”、“弥封”而来。无论是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或是今天的各种考试,应试者临场发挥如何,确实有偶然性,但概率并不大。特别是科举,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几轮筛选,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侥幸及第或误遭黜落的可能性就更小。目前的高考也是这样,正在进行的 “二次高考”的试点工作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完善考试制度,减少取才不公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从历史比较的角度,全面地考察、比较了荐举制度和考试制度的优劣,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理论上来说,荐举制度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举制度,但在唯利益至上的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讲人情、重关系的中国实行起来却有一定难度。正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说,他认为兴德行固然很好,可以弥补考试带来的重文辞轻德行之不足。但“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弊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无所不至矣”(《苏轼文集·议学校贡举状》)。正是由于人的道德品质较难客观评定,以德行取士无法做到公正客观,因此,科举每次旋罢旋复,最后仍不得不回到考试的老路上来[5]。以考试选拔人才,虽说也有不少弊病,但它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今天,我们抛弃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并非要抛弃其方式,而是其陈腐的内容和僵化的形式。作为科举制的方式——以严密的考试形式选拔人才,不仅不能废弃,而且仍有批判地继承的必要。

近来(包括现在)一些文章、论点,把科举考试说得一无是处;有的人抨击现代高考,联系到古代科举考试,似乎自古以来考试就是万恶之源,这使人感到缺乏根据。科举考试是在总结了荐举制的弊端,经过几百年的探索才逐步建立起来的[6]。英、法、美、日、加等资本主义国家,模仿中国科举考试的形式创立了招考文官的制度,取得了很大成功。当前,许多人士呼吁取消高考,认为高考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考试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要解决或减少高考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只有不断改革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但不应幻想取消高考制度。如果在现阶段推行以荐举制作为甄选人才的主要手段,有史可鉴,在现实中必然会出现比高考制度更多、更严重的弊病。在以分取人与舞弊不公这对矛盾之间,人们往往宁愿公平竞争而接受艰苦的考试,而不愿接受理论上全面考核实际上容易为特权把持的推荐。中国的文化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相当倚重考试。如果说考试在某些方面是一种“罪恶”,那么也是一种“必须的罪恶”[4](结语)。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不要荐举制度,我们要建立特殊人才荐举制,即给予升学优惠的不应是与主流教育相一致的那种优秀生,而应是一些属于偏才、怪才的特殊人才。与现行保送制的软指标不同的是,荐举制要求有硬指标,如明文规定对全国性正式学科竞赛的优胜者、国际大赛获奖者等。荐举制在我国将以何种形式存在,在选拔人才时如何发挥它所特有的作用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荐举制作为考试制度的辅助手段和有力补充的地位是应该明确的。今后,在我国推行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的选拔制度,是势所必行的。

[参考文献]

[1]邓嗣禹. 中国考试制度史[M].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1936.5.

[2]刘海峰. 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4.

[3]易杳. 保送生制度:存乎?废乎?[J].瞭望新闻周刊,2000,(42):43-46.

[4]刘海峰,等. 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郑若玲. 保送生制度:异化与革新 [J] 教育发展研究,2002,(6):20-22.

[6]廖平胜. 新世纪考试科学丛书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总序.

(责任编辑 刘 平)

An Analysis of the Talent-selecting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FAN Ben.fu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Abstract:In view of the social dispute that whether the syste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hould be abolished at present, this paper explicat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recommend system and 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systems, and emphasizes the great function of examination in social development. It thinks that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selecting system which takes the examination as the primary and the recommend system as the complement.

Key words:recommend system; examination system

猜你喜欢
科举制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古代的考试
“科举考试”
基于理论获取和实践提高基础上的考试制度改革创新
“科举”
考试制度历程之高考改革路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