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百岳净山去

2008-04-29 00:44彭郁娟
海外星云 2008年18期
关键词:废电池上山下山

彭郁娟

为保存湖光山色,他经常把垃圾背下山。

连绵开阔的高山草原镶嵌着美丽的天使之眼——嘉明湖,站在台湾中央山脉第一高峰秀姑峦山顶,360度的广阔视野直达东亚第一高峰玉山。这里是台湾登山界通称的“南二段”,若前往该山区健行,远远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背着巨大的背包靠近,那很有可能就是正在运送垃圾下山的丫亮。

2000年,因着对百岳的向往,丫亮加入公司的登山社,开始寻访台湾百岳。他说,生活在都市中,天空常是灰蒙蒙的,景象也不脱高楼林立的混杂拥挤感,只有走在3000多米的绿色屋脊上,才能真正放松,而“南二段”正是丫亮生平第一次长程纵走的路线。“那几天天气很好,每天都可望见蔚蓝的晴空和变化多端的云朵,偶尔还可听见水鹿的鸣叫;有时才刚瞥见它们的身影,却又一闪而逝,但已令我们振奋不已!”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原始环境,仍有大煞风景之处,丫亮说:“到处都有废电池、易拉罐等垃圾;山屋周围多处有焚烧垃圾的痕迹,里面也总可以发现弃置的发霉食物,这样的‘风景和周遭秀丽的山峦。形成强烈对比。”

于是每次上山,丫亮总不忘随手带点垃圾下山;而2003年羊头山的独攀经验,更让他决心开始号召净山活动。“羊头山是台湾鼎鼎有名的‘百岳俱乐部成立大会举行之处,所以当我越接近山顶,心情就越兴奋。然而,在看到三等三角点的刹那,周边满满的垃圾也一并映入眼帘,顿时心情五味杂陈。于是我开始捡拾,但背包塞满了,仍是满地垃圾……”下山后没多久。丫亮就号召20名山友举办一次单日净山活动,将那些触目惊心的垃圾带下山来。

渐渐地,丫亮的净山行动就聚焦在百岳热门纵走路线,他坚持用背负的方式,处理深山中的垃圾。由于这些路线前后距离相当长,中间段落的垃圾需背负很长的距离才能抵达出口,最不容易也最少被清理。为求一次能背负更多垃圾,他花了近万元台币将背包换成100升的大容量型,然后选择该路线的近中点为基地,来回数趟将沿途视线所及的垃圾背至基地,处理打包后再全数背下山。他认为即使是水果皮之类的厨余也应背下山,因为高山特殊的土壤气候,并不利于腐化,而且还可能引发原生动物挖食,改变其食物链。他更不主张以燃烧方式就地处理,因为过程中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其灰尘更可能沉淀在附近水源。

形形色色的垃圾中,丫亮最关注的是含金属的瓦斯罐与废电池。“每次前往塔芬池,周围总是可以拣到许多废电池,不难想像其中所含的重金属会渗入池水中;至于是否有直接丢到湖心的,恐怕更难以计数。登山客可以选择不喝池水,但长期生长在这儿的水鹿呢?”也许人们短期内不会被随手丢弃的垃圾所影响,但高山是这岛上的生态根源,如果我们饮用的水源来自高山、流过山林,那么垃圾问题绝不仅是影响山容而已。

虽然成功号召过单日净山活动,但要针对长程纵走进行净山,召聚人力并非那么容易。丫亮表示纵走对登山客本身就是一大挑战,在尽量减少负重的情况下,光是个人食物、装备就至少20公斤,而多数具有背负能力的青壮山友多为上班族,要请长假并不容易。尽管如此,2007年年中丫亮公开呼吁计划性净山活动,玉山公园立刻给予人力等各项支持,并吸引了一些山友共同参与。

“很钦佩你的净山理念和对维护干净山所做的努力,如有机会亦希望能参与你的活动!”

“你这种无私与爱护大自然的心,潜移默化了每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人,我由衷敬佩。台湾的山林,因有你而更美丽!”

类似这样的留言,在丫亮的博客里比比皆是。但丫亮强调自己不是英雄,净山绝非体力好的人的专利;集合多数人一点一滴的力量,其实远大于少数强者所能达到的效果。

这两年来,丫亮平均每季会上山净山一次,一次6~7天左右。他甚至离开新竹科学园区年薪百万的工作,专心从事名著翻译和健行净山的活动。丫亮说自己并非存够了钱才转换跑道,只是要实践理想,唯有做了才更清楚如何走下去。虽然有理想,卖书、带队的收入却并不足以支撑一家五口的生计,仍得面对财源的压力。丫亮说,他之前多半一个人独自摸索,未来会更用心想办法结合社会各界的资源。

丫亮多年的山友Anton表示,以前上山即使不丢垃圾,也很少将他人的垃圾背下山来,但看丫亮总是专程上山捡垃圾,他也跟着尽量多捡些垃圾下来。也许短期内还看不到净山的成效,但丫亮那份对自然的崇敬及爱心,正在这简单重复的动作中,传递意想不到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废电池上山下山
上山走“之”字
即将上山的驱熊犬
双下山
下山记
请为废电池安好家
小猴下山
一二三 去上山
为什么不能乱丢废电池
上山的路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解读